参考消息网4月16日报道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4月7日发表了彼得·沃尔爵士上将的题为《廓尔喀兵200年——凶悍、忠诚而勇敢,英国必须感谢他们的服务》的文章,编译如下:
今年是廓尔喀兵为英国效力200周年。数以十万计的这些杰出军人为英国作出了值得尊敬的突出贡献,其中许多人为此付出了生命。
1814年的英尼战争中,英属东印度公司首次遭遇来自喜马拉雅山脚下廓尔喀王国的敌军士兵。在随后的僵持过程中,两军士兵开始惺惺相惜。英国设法在停火协议中使这些拥有顽强战斗精神的廓尔喀人得以被招募为“约翰公司”(东印度公司的别称——译者注)服务。
后来组建的第2廓尔喀步枪团刚刚在距离原廓尔喀王国首都不远的博克拉英军营地庆祝了成立200周年纪念日。这个兵团大家庭的3000名成员参加了庆祝活动。阅兵队伍中年纪最大的拉尔巴哈杜尔·古隆下士在1940年加入第2廓尔喀步枪团,现在已是101岁高龄。这些廓尔喀兵已成为尼泊尔与英国之间亲密关系的标志。
如今,每年秋天,当地征兵人员都会到尼泊尔的山村里为英军廓尔喀兵团寻找新鲜血液。通常每年会有6000人提出申请,其中200到300人最终会被带到位于约克郡的卡特里克军营。经过为期一年的新兵训练后,他们将成为廓尔喀旅的战士。廓尔喀旅占整个英国陆军的3%。虽然加入印度陆军和尼泊尔陆军的廓尔喀人数量更多,但英国陆军提供的军旅生涯是廓尔喀人在应征入伍时的首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艺术家笔下的英尼战争。
成为一名英军廓尔喀新兵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需要通过极为严格的文化和体育考试。最后胜出的少数人会给他们的家族和村落带来巨大荣耀。他们也将拥有改变命运的机遇:他们将确定在英国陆军服役至少12年,其中一些人将晋升为军士乃至军官,服役期最长可达30年。和英国军人一样,他们将学习陆军的价值观和准则,获得宝贵的专业技能,逐渐培养自己的指挥和领导能力。他们将在所选择的兵团融入一个新的大家庭,从英国陆军提供的机遇、挑战、成就感和战友情谊中获益匪浅。
这都不是新鲜事。2个世纪以来,我们的廓尔喀兵团提供了可靠的服务,他们极其忠诚和勇敢,也得到了巨大的奖赏。在1947年以前,他们主要驻扎在印度境内,在1857年“印度兵变”(即印度民族起义——译者注)和西北边境省的作战中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他们还曾在中国、西藏和马耳他境内作战。
更多的廓尔喀人被招募参加了2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们曾被派往法国西线以及加利波利和美索不达米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们曾与第8军一起出现在北非、西西里和意大利,也曾与斯利姆元帅率领的第14军一起出现在新加坡和缅甸,把在新加坡面对日军时的败局变成了在缅甸和马来亚(马来西亚的一部分,在马来半岛南部,也叫西马来西亚——本报注)的胜利。斯利姆本人就是一名廓尔喀军官。
在1947年印巴分治后,廓尔喀兵团也一分为二,分别编入印度陆军和英国陆军。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英军廓尔喀兵团(包括第2、6、7和10廓尔喀步枪团)主要部署在远东地区,在新加坡、香港、婆罗洲、文莱以及紧急状态下的马来亚服役。廓尔喀兵团成立了工程团、通信团和后勤团以补充和支援步兵团。再后来,廓尔喀兵团还曾参加福克兰群岛战争(即马岛战争——译者注)、科索沃战争和2次海湾战争。
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的获得者包括第5廓尔喀团的荣誉中尉阿甘·辛格·拉伊、第6团的荣誉中尉图尔巴哈杜尔·本以及荣誉中尉甘朱·拉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图为描绘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期间,英军廓尔喀雇佣兵屠杀起义者的画作。
英勇善战是廓尔喀人的标志。到目前为止,廓尔喀兵团中的廓尔喀兵和英国军官所获得的荣誉奖章数量是一样的,均为13枚维多利亚十字勋章。此外,第3代廓尔喀兵迪普拉萨德·本中士在2010年荣获了仅次于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的特殊勇敢十字勋章。在阿富汗,他独自一人击退了塔利班对其岗哨发动的一次大规模攻势。子弹用光后,他用机枪的枪托打跑了最后一名进攻的敌人。
如今,廓尔喀旅的各个团分布在文莱和英国境内的英军驻地。他们继续在英国陆军的作战与维和行动中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当年被招募参加2次世界大战的廓尔喀兵幸存者在服役数年后重返家乡尼泊尔。和当时英国以及英联邦的军人一样,他们退伍返乡时都没有养老金。除了经历战争的恐怖之外,他们也曾目睹现代世界的各种机遇。事实证明,适应偏远乡村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并非易事,对有些人来说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许多廓尔喀退伍老兵生活艰难,一贫如洗。
1955年尼泊尔对外国人开放边境后,这些人所处的困境引起了他们的前英军上司的注意。与此同时,英国陆军中的廓尔喀兵力在婆罗洲战役后大幅削减。这2件事促使廓尔喀福利信托基金于1969年成立。这个主要依靠英国公众捐款的慈善基金开始向他们支付养老金。至今仍有6700名平均年龄78岁的廓尔喀退伍军人或遗孀依靠这笔养老金安度晚年,其中许多人是参加过从卡西诺山到曼德勒的各地战役的二战老兵。他们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我们理应对他们给予全力支持。
现在,在英军服役的廓尔喀兵的待遇与英国军人完全一样。退役后他们可以选择加入英国国籍。这是在认可这些乐观、坚定、顽强的廓尔喀人为英国陆军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将继续在我们需要他们的任何地方服役,并完成我们交给他们的任何任务。(编译/王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图为伊拉克战场上的英军廓尔喀士兵。
【延伸阅读】廓尔喀兵天下无敌?历史上曾被清军痛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以3万兵力入侵尼泊尔,而后者只有1.2万人。但令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没想到的是,他们苦战2年、付出了重大伤亡后才最终实现和平,这就是著名的1814年英尼战争。图为描绘这场战争的画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此战期间,英属东印度公司首次遭遇来自喜马拉雅山脚的廓尔喀士兵。在随后的僵持过程中,两军士兵开始惺惺相惜。英国设法在停火协议中使这些拥有顽强战斗精神的“廓尔喀人”得以被招募为“约翰公司”(东印度公司的别称——译者注)服务。图为描述1814年英尼战争的画作,画中的持刀武士就是当时的廓尔喀军队指挥官,请注意他的左手拿的就是著名的廓尔喀库利克弯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实际上,廓尔喀人使用的弯刀不只一种形状。当年就是靠着弯刀、弓箭等冷兵器,廓尔喀人让英国殖民者吃尽了苦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然而,这些让英国殖民者敬畏三分的廓尔喀士兵,其实早在英尼战争爆发20多年前,就曾被当时的清朝军队揍得鼻青脸肿,乞降求饶。图为清廷外籍画师郎世宁所绘的乾隆帝戎装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788年和1791年,廓尔喀人两度进犯中国西藏。1792年,清乾隆帝命大将军福康安率兵反击侵略者。福康安得令后,带领部队60天徒步急行军4600里入藏,一败廓尔喀军于擦木,二败敌寇于济咙,毙俘廓尔喀兵数千。图为描绘擦木之战的铜版画,从中可以看出装备有火枪的清军正在围攻廓尔喀军的碉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之后,福康安又挥师出境,翻过喜马拉雅山,直捣廓尔喀都城阳布(今加德满都)。其间清军6战皆捷,歼灭廓尔喀兵4000余人,一路攻克廓尔喀人的无数碉卡、营寨,先头部队直抵距阳布仅四十里处。后来清军因懈怠遭对手袭击,兵锋暂时受挫,无力再打下去的廓尔喀人趁机挟小胜求和。乾隆帝慎重考虑后,接受了廓尔喀的乞降。廓尔喀国王表示退回在扎什伦布寺劫掠的财物,今后再不侵犯西藏。这次入藏征讨廓尔喀的胜利,不仅保证了中国西南边境的安宁和西藏的稳定,更成功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图为描绘廓尔喀使节向清廷求和的铜版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正所谓“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谁都没料到,廓尔喀人竟然因为让英国殖民者头疼不已,而收获了百年“威名”,其历史上的惨败(8000清军痛击3万廓尔喀兵)反倒无人提起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军队专治各种“不服气”,任尔再嚣张,一样打趴、打怕、打服。闲言少叙,书归正文,在1947年以前,廓尔喀雇佣兵主要驻扎在印度境内,在1857年“印度兵变”(即印度民族起义——译者注)和西北边境省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图为描绘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期间,英军廓尔喀雇佣兵屠杀起义者的画作,请注意他们手中具有标志性的弯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廓尔喀士兵在印度作战,镇压起义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1878年,描绘第3廓尔喀团行军途中宿营的画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廓尔喀军团还曾在中国和马耳他境内作战。图为1896年的廓尔喀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廓尔喀雇佣兵在西方列强发动的近代侵华战争中,扮演了十分不光彩的角色。图为八国联军中的廓尔喀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04,英国殖民军入侵中国西藏,图为英军中的廓尔喀分队。算起来,这至少是廓尔喀人150年中第3次进犯中国西藏。直到半个多世纪后,强大的中国军队又多次痛击骄横的廓尔喀雇佣兵,打得后者有来无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廓尔喀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们曾被派往法国西线以及加利波利和美索不达米亚。图为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加利波利战役的第六廓尔喀团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9万廓尔喀士兵参战,2万多人战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法国作战的廓尔喀军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一战结束后,廓尔喀雇佣兵继续在英国殖民地扮演刽子手的角色。图为描绘1919年4月13日阿姆利泽惨案中,廓尔喀士兵开枪屠杀印度民众的画作。据不完全统计,这场惨案至少造成2500人伤亡。说句题外话,印度人历史上和廓尔喀人可谓血海深仇,如今却“一笑泯恩仇”,甚至招募进本国军队为之效力卖命,而北方邻国对印度一贯友好,并替其顶住了来自西方的巨大战略压力(想想看,如果没有北方邻国,西方现在还会对印度有求必应吗?)到头来得到的却是敌视和猜忌,这里面的深层次问题值得深思。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23年,廓尔喀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廓尔喀雇佣兵曾与英国第8军一起出现在北非、西西里和意大利,也曾与斯利姆元帅率领的第14军一起出现在新加坡和缅甸,把在新加坡面对日军时的败局变成了在缅甸和马来亚(马来西亚的一部分,在马来半岛南部,也叫西马来西亚)的胜利。图为1942年在缅甸抗击日军的廓尔喀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二战期间,第7廓尔喀团在意大利作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二战期间,第4廓尔喀团在战场冲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二战期间,在北非作战的廓尔喀军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二战时期,一名手持美制汤姆森冲锋枪的廓尔喀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廓尔喀军队从日军手中夺占仰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二战期间在缅甸的廓尔喀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1947年驻扎在印度的廓尔喀团驻地示意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英国女王检阅廓尔喀女王卫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72年,在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廓尔喀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1947年印巴分治后,廓尔喀兵团也一分为二,分别编入印度陆军和英国陆军。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英军廓尔喀兵团(包括第2、第6、第7和第10廓尔喀步枪团)主要部署在远东地区,在新加坡、香港、婆罗洲、文莱以及紧急状态下的马来亚服役。图为在紧急状态下的马来亚服役的廓尔喀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驻扎马来西亚的廓尔喀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驻扎在北方边境地带的印度廓尔喀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印度陆军中的廓尔喀士兵在训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廓尔喀新兵身背35公斤石块进行负重登山训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廓尔喀兵团成立了工程团、通信团和后勤团以补充和支持步兵团。再后来,廓尔喀兵团还曾参加福克兰群岛战争(即马岛战争)、科索沃战争和两次海湾战争。图为参加马岛战争的第七廓尔喀团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阿富汗战场上的廓尔喀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伊拉克战场上的廓尔喀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伊拉克战争中的廓尔喀医疗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廓尔喀军团士兵向查尔斯王子展示廓尔喀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哈里王子曾称赞廓尔喀战士说,“廓尔喀战士身边是这个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图为哈里王子与廓尔喀士兵在一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现在,在英军服役的廓尔喀兵的待遇与英国军人完全一样。退役后他们可以选择加入英国国籍。这是在认可这些乐观、坚定、顽强的廓尔喀人为英国陆军作出的巨大贡献。图为廓尔喀功勋战士。
(2015-04-14 08:25:00)
【延伸阅读】英军飞行员机舱玩相机 飞机下坠千余米险酿大祸
据外媒报道,现在有许多摄影爱好者会随身带着相机,这样就能随时拍摄下他们见到的美景。虽说爱摄影爱生活是一件好事,但拍照也要注意场合,英国空军一名机长就因为在飞行途中玩相机,险些酿成了大祸。
根据英国皇家空军上周公开的一份报告,去年2月9日,皇家空军一名运输机飞行员驾驶一架军用空客A330-200飞机,搭载198名人员从英国飞往阿富汗。飞行途中,这名机长将一台相机带进了驾驶舱,并在机舱内拍摄照片。不料,机长在移动座椅时,相机卡在椅柄和控制飞机高度的操控杆之间,导致飞机在27秒内急速下坠4400英尺(约1341米)。
事发时,这架飞机正在黑海上空1万多米飞行,机上人员正在用餐。部分乘客因为当时没有系安全带,结果被抛上机舱天花板,这其中也包括不在驾驶舱的副机长。机舱内热饮、杂物乱飞,乘客尖叫,情况混乱。
出现紧急情况后,副机长马上返回驾驶舱,和机长两人费了一番周折,才成功控制飞机。最终,这架飞机转飞至位于土耳其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
报告显示,这起事件共造成33人受伤,机上乘客在事发两天后返回英国,部分人出现极度忧虑症状,需接受药物或心理治疗。事发后,共22人再也没有被要求到阿富汗服役。
据估计,这起事件造成的损失可能达到5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64万元)。报告更显示,酿成这起事故的机长在机上拍照77张,而直到事发前3分20秒,他仍在拍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战机飞行员空中玩游戏。(图片源于网络)
(2015-03-25 10:37:00)
【延伸阅读】英军潜艇追踪俄军潜艇撞浮冰 维修需50万英镑
参考消息网4月7日报道 英国《星期日邮报》4月5日发表了题为《英国皇家海军核潜艇在追踪俄罗斯舰船时撞上“浮冰”,维修费需50万英镑》的报道,编译如下:
据《星期日邮报》透露,一艘英国核潜艇在追踪俄罗斯船只时发生碰撞,造成50万英镑的损失。
5300吨重的英国皇家海军潜艇“天才”号带着一个巨大的凹坑艰难驶回港口,它将有几个月不能出海。皇家海军高级官员正在对这一事故展开调查。
昨晚,防务官员拒绝透露包括时间和地点在内的碰撞的具体细节,但他们坚称,“天才”号是撞上了“浮冰”而不是俄罗斯潜艇。
然而,这次碰撞事故发生在英国与俄罗斯在北海上部领空及水下局势颇为紧张之际,碰撞在指挥塔上部撕开了一个6英尺(约合1.8米)的大洞。
英国加强了在北海海域及北极圈附近海域的巡逻。与此同时,在过去一年半里,俄罗斯也加强了其潜艇的活动。
海军消息人士称,核动力潜艇的损坏与撞击到了一个物体而不是试图上浮是相一致的。这次损坏预计将花费50万英镑来维修。
由于潜艇上的声呐装备往往只探测前方不是上方的威胁,所以上浮是非常冒险的操作。另外,雷达扫描装置在水下是不工作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英国皇家海军“天才”号核潜艇。(图片来源于网络)
撞击发生后,“天才”号上的工程师发现,这次碰撞毁坏了潜艇吸声瓦的外层。这些方形的吸声瓦减小了舰体对声波及其他可能会泄露其位置的信号的传输。英国皇家海军关于“天才”号撞上浮冰的解释也曾被用于冷战时期英国潜艇的受损,其实后来发现当时英国潜艇的受损是敌舰造成的。
1981年,英国皇家海军舰艇“君权”号“奉命”声称,他们在与俄罗斯潜艇K-211发生冲突后撞上了一块浮冰。
1988年列装的“天才”号是一艘用于攻击舰船及其他潜艇的“终结者”级潜艇,另外还发挥侦察作用。它装备了“战斧”式巡航导弹、摄像头及热成像潜望镜。
海军消息人士说:“撞上浮冰是我们致力于解决的任务环境问题。有些浮冰会出现在我们的扫描仪上,但并不是所有浮冰都显示。浮冰的密度也是一个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天才’号遭受了损坏。”
“潜艇是一个非常有压力的环境,经常会出错。你在水下的一个铁罐子里一边追踪俄罗斯潜艇,一边设法不让自己被敌人发现。‘天才’号的艇长、舵手及其他军官都在同时进行各种考虑,这种环境非常考验人。”
英国核潜艇舰队的活动是严格保密的。昨晚(4月4日),英国皇家海军只说这一事故是去年发生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天才”号潜艇的围壳指挥塔顶部被撞出一个大洞。(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5-04-07 09:23:00)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