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7日报道 外媒称,日本海上保安厅说,中国的海洋调查船“东方红2号”4月6日上午进入“日本的专属经济区”海域投放缆状物。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4月7日报道,位于神户市的第5管区海上保安本部说,“东方红2号”4月6日早上11时10分左右在高知县室户岬南方910公里的“日本专属经济区”放缆。
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逻飞机发现之后,以无线电向“东方红2号”发出警告称“这是日本的专属经济区,未经同意不准进行海洋调查行动”。
“东方红2号”随后收回投放到海里的缆线,在下午1时50分左右驶离该海域。
日方称,巡逻飞机仍在密切注意和监视当中。
报道称,中日两国的海疆问题导致两国关系日益恶化,从前任首相野田佳彦将钓鱼岛“国有化”之后,两国的海域主权问题就成为敏感的议题。
中国的各类船只进入或者沿着边缘经过两国争议水域次数日益频繁。
报道说,日本除了加强巡逻争议水域之外,也计划在争议水域附近的与那国岛兴建雷达站侦测中国船只的动态。
【延伸阅读】中国科考调查船在西北太平洋作业遭日本阻挠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6号上午11点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机在所谓“日本专属经济区”内发现一艘中国调查船正在作业,日方随后通过无线电对中方船只进行了警告。
日方称,所发现的中方船只为“东方红2号”调查船,当时正在位于高知县室户市海岬海域约910公里处的所谓“日本专属经济区”内,向海内投放疑似缆线的物体。
随后,海上保安总部通过无线电要求中方船只停止活动,称不允许未经许可进行调查活动。日方指“东方红2号”随后将缆线拉出海面,并在下午1点50分开始向东航行。
据中国海洋报早前报道,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2号”调查船在3月29日开赴西北太平洋执行“西北太平洋海洋多尺度变化过程、机理及可预测性”和“大气物质沉降对海洋氮循环与初级生产过程的影响及其气候效应”两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联合出海调查任务。
根据计划,在为期40余天的调查中,由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的等高校的63名科研人员组成的调查队将在任务海区开展 常规水文断面观测、大气边界层走航观测、深海潜标回收和布放、水下滑翔机远洋测试以及海水采集等项目的调查。通过对氮循环过程和大气物质沉降的综合观测, 明确大气物质沉降通量,阐明大气物质沉降对海洋氮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为进一步认识气候变化机理和提高气候预测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隶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是中国国内最先进的海洋综合性考察船,是中国海洋大学涉海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基地,是中国最先进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全船共有15个实验室,可提供物理海洋、海洋大气、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和海洋地球物理等海洋学科的综合调查和部分专向调查,并可同时进行分析研究工作,在培养海洋事业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不是日本第一次阻挠“东方红2号”科考船的正常作业。2013年9月24日,日本曾指责海上保安厅飞机在鹿儿岛县佐多岬以西约437公里的日本专属经济区的“东方红2号”在与事先通报不同的海域航行。并称调查船向海中垂下6根类似缆线的物体,同时在预定地点以西约76公里海域航行。日本海保飞机通过无线电要求其停止调查,但调查船未予回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东方红2号”调查船
(2015-04-07 08:08:00)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