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1日报道 外媒称,旨在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的马拉松式谈判3月31日抵达终点。世界各大国正在加紧排除最终障碍。
各国加紧排除最终障碍
据法新社3月31日报道,一大群技术和制裁问题专家30日在瑞士工作到深夜,他们彼此交换了文件,并为敲定这一潜在的历史性协议的纲要摸索办法。
一位伊朗谈判人员说:“这里到处都在举行马拉松式的会议。目前还有若干问题没有解决。这些是重要的问题。”
美国国务卿克里从3月25日起一直在洛桑。这是他与伊朗外长扎里夫举行的一系列会晤的最新一次。克里3月30日说,仍然有工作没有完成。
他在湖边的豪华酒店对有线电视新闻网说:“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
“我们正在非常努力地解决。我们将工作到深夜,很明显将工作到明天。”
克里说:“(3月31日)看到了多一点曙光……但仍然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所有人都清楚明天意味着什么。”
预计克里和其他五国外长3月31日的第一件事就是举行会议,但是届时将没有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出席,因为他3月30日就离开了。
拉夫罗夫的发言人早些时候说,只有当有“切实可行”的机会达成协议时,拉夫罗夫才会回来。
中俄外长表示“谨慎乐观”
据路透社3月31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说,他将在当日晚些时候重新加入有关伊朗核问题的谈判。他说,谈判成功的机会很大。
“机会很大。可能不是百分之百,但是你不能对任何事都是百分百有把握。如果不是谈判各方在最后一刻提高筹码,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可以的。”拉夫罗夫在莫斯科一个记者会上说。
据路透社3月30日报道,中国外长王毅当日表示,伊朗和世界大国正在缩小围绕德黑兰引起争议的核计划的分歧,他在距离达成草案协议的最后期限仅剩一天的时候对前景表示乐观。
王毅在洛桑对记者说,“立场正在接近”,并表示他持“谨慎乐观”态度。
多数美国人支持达成协议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3月30日报道称,该报与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联合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在与伊朗达成核协议的问题上,持支持态度的美国人与持反对态度的美国人的比例接近2∶1。该协议将以放松制裁作为交换,对伊朗的核计划进行限制。
但是在3月31日最后期限到来前数小时发布的这一调查还发现,几乎没有美国人对该协议的有效性抱有期望。近60%的受访者说,他们不相信一项协议将阻止伊朗研发核武器,这和15个月前的人数比例相同。当时,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中国和俄罗斯与伊朗就今后达成一项长期协议达成了临时协议。
本次调查发现,59%的受访者支持达成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及其谈判伙伴将取消主要经济制裁,以换取对伊朗核计划的限制。31%的受访者反对达成协议。
或对原油市场造成冲击
德国N-TV电视台网站3月30日报道称,当天,伊核问题谈判在瑞士洛桑进入关键阶段。而此前谈判的进展已经令油价在过去几天明显下降。3月30日早晨,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为每桶55.99美元,而3月26日价格接近60美元。
谈判结果或许将对全球原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若西方取消对伊朗的制裁,伊朗便可重新不受限制地出口石油,那么届时全球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油价预计将继续下降。
目前伊朗日产石油约280万桶,但因西方制裁每天只能出口100万桶——买家主要是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这几个适用于美国制裁例外规定的国家。今天,伊朗的石油产量远逊于2011年的每天440万桶。伊朗石油部长比詹·纳姆达尔·赞加内在洛桑谈判前夕宣布,伊朗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几个月内将日产量提高100万桶。
【延伸阅读】 伊朗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外长会在洛桑举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月30日,伊朗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外长会在瑞士洛桑举行。 新华社记者张淼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月30日,伊朗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外长会在瑞士洛桑举行。 新华社记者张淼摄
(2015-03-31 09:13:41)
【延伸阅读】美媒:中国低调介入伊核谈判 对妥协方案胸有成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月30日,伊朗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外长会在瑞士洛桑举行。新华社记者张淼摄
参考消息网4月1日报道 外媒称,随着3月31日这个达成伊朗核问题谈判框架协议最后期限的到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加入了在洛桑的会谈。在平淡地表态敦促各方积极灵活地解决问题之后,王毅径直投入了与伊朗、美国及欧洲同行的一系列秘密会晤当中。
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3月30日报道,在这种不出风头的做派背后,中国与伊朗的长期友谊,加上北京对于伊朗获得核弹的担心,可能会让王毅有机会扮演和平斡旋者的角色。
报道说,中国在2013年11月声称伊朗与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以及德国即将达成临时协议时就是这么说的。前中国驻伊朗大使华黎明当时对新华社表示,当各方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来找中国,中国会理顺谈判并让事情重归正轨。
报道称,与美国一样,伊朗在很大程度上把精力集中在与其宿敌的谈判上,而对其他世界大国有所排斥。报道会谈的伊朗记者称,即便在最后期限之前可以达成协议,中国或俄罗斯资深外交官在任何签字仪式上的出现也将不会有那么重要的意义。
尽管如此,在伊朗力促以废止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作为对限制其核计划的报偿时,有报道称中国可能对妥协方案胸有成竹。这样一个方案可能改变伊朗在安理会决议中的地位,同时仍然在纸面上保留某些制裁。
报道称,本身就是核大国的中国30年来与伊朗的核计划关系甚密。
3月30日,当北京在洛桑确定其立场的时候,它将斟酌多项关键利益——能源安全(去年中国约9%的石油进口来自伊朗)、与华盛顿的关系以及北京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中国社科院的中东问题专家殷罡认为,除了这些利益,作为希望看到中东变得更加安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也有责任参与寻求政治解决方案”。
报道称,北京以往十分重视与德黑兰保持相同的国际立场:两国都有理由憎恨西方大国主导全球事务的方式。而现在中国变得更加务实,把与美国的关系放在政策的中心。这并没有妨碍中国加强与伊朗的关系:去年9月,两国海军首次在波斯湾进行了联合军演。但在核问题上,北京已经克服了历来对于把经济制裁作为国际关系武器的厌恶,与华盛顿一道投票赞成联合国的制裁。
殷罡说:“与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觉得如果不给伊朗人施加压力,他们就不会寻求政治解决方案。”
(2015-04-01 10:57:36)
閺傜増姘拃锔俱仛閿涙矮鎹㈡担鏇熸暪鐠愬綊顣╁ù瀣兊缁併劋绱伴崨妯肩搼楠炲灝鎲¢惃鍡曡礋鐠囧牓鐛ラ敍宀冾嚞閸曞じ绗傝ぐ鎿勭磼閻愮懓鍤潻娑樺弳鐠囷附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