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25日报道 外媒称,美国大学学费年年调涨,想要赴美攻读学位得先惦惦自己的荷包是否够份量。
台湾“中央社”3月25日援引彭博商业周刊汇整数据消息称,美国某些名列前茅的商学院相继调涨今秋学费,涨幅介在2%至10%,影响所及,2015年~2016学年的学费上看6.6万美元,若加上住宿、伙食与书籍等费用,2016年攻读MBA花费将高达9.9万美元。
彭博商业周刊评选美国前20名MBA课程,2015年迄今已有半数公布调整学费。其中马里兰大学史密斯商学院的学费涨幅最大,外州学生2016年学费调涨9.9%,由原本的4.76万美元涨至5.24万美元。
康乃尔大学约翰逊管理研究生学院学费的涨幅最小,2016年攻读MBA课程要花5.95万美元,较2015年的5.82万美元小幅涨价2.2%。
彭博商业周刊调查,其中学费最贵的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2016年学费高达6.57万美元,较2014年涨价3.1%。
学费调涨与美国整体教育成本攀升若合符节。过去40年来,大学学费涨幅几乎年年超过通膨率。2015年迄今宣布调涨学费的常春藤联盟学校,调涨今秋学费近4%。
至于私立医学院,一年级新生如果不是本州岛学生,2014年~2015学年的学费较2014年涨价2.9%,而商学院的学费每年调涨3%至5%,如今已是常态。
然而,法学院学费涨幅更远远超过商学院。根据美国《国家法律杂志》指出,2014年法学院学费激增将近10%。
学费涨不休,但申请入学者依然络绎不绝。根据入学管理委员会指出,在2013年~2014学年,全职、2年制MBA课程当中,有62%学程的申请入学者增加。在2012年~2013学年,这项比重达52%。
商学院,特别是知名学府,受惠外国学生争相申请就读,即使学费居各学院之最,仍能维持大班制与高入学率。就以史丹佛大学商学院来说,2015年就有7355人争抢410个名额。
【延伸阅读】官员限读令引EMBA退学潮 有名校四成生源归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官员限读令和经济放缓让EMBA热“退烧”,10多所名校商学院负责人齐聚中大商讨对策
中国EMBA已发展13个年头,从盛极一时到退学如潮,正负评价不断,未来商学院、EMBA何去何从?昨日,来自人大、复旦、华工等10多所名校的商学院负责人齐聚中山大学,分享和探讨EMBA的前期、现状和未来。新快报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专家称,过去一年,整个EMBA业绩可能下滑了1/3左右,未来5年里,EMBA或将重新洗牌。
现状
限读令冲击 EMBA招生下滑
国企中层阿振(化名)两年来都在计划着报读EMBA,“单位也比较支持我们去学习,读完后再报销部分费用”。不过,去年的“严禁领导干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的培训项目和各类名为学习提高、实为交友联谊的培训项目,已参加的要立即退出”禁令(下称“限读令”)出台后,阿振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我们的企业是盈利企业,不会用纳税人的钱。虽然我的同事依然在读,但不知道最后的报销是否会受到政策影响,我想再看看。”
另一名在国企工作的科级干部表示,国家“限读令”出台后,他咨询过相关商学院,“他们说所谓的领导人员,最低包括科员在内都是”,如此一来,2名有意报读的同事打消了念头。
“MBA、EMBA、EDP”向来都是商学院较为关注的三个项目。昨日论坛上,来自人大、复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商学院的分管领导都表示,近年来,各校的EMBA项目的招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去年中央的“限读令”,让各院EMBA的招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人大商学院院长毛基业表示,EMBA项目是商学院最高端的项目,也是最受瞩目的项目,对财务影响是非常大的,也确实是很重要的。“过去一年,没有官方数字,我个人判断我们整个EMBA业绩下滑了1/3左右。”他认为,或多或少规模收缩是不可避免的,什么时候再上去,再超过2003年的历史极致,可能有一段时间。“如果这是一个常态的话,未来我感觉会是一个大EDP、小EMBA的新常态。”
个案
南大EMBA招生锐减四成多
论坛上,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韩顺平表示,他们的EMBA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韩顺平介绍,南大的EMBA生源主要在江苏,“80%在以南京周边约200-300公里范围内,虽然说有大量的民营企业,但其中有不少到了上海那边去了。所以南大主要的生源还是国营企业。”因此,南大跟长期合作的国营企业签订战略协议,“每个班你给我派多少人,这一下就(占了)40%”。
这样的情况下,南大前几年EMBA的日子很好过,一年200人,4个班。“我经常做的事情是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然后带着游学。去年有些还参加了EMBA挑战赛。”
去年国家颁布“限读令”后,该校国企方面40%的生源便成了“0”。此外,因不知道是否会受政策影响,很多单位推荐到学校的学员,也不敢前去就读了。
国企学员少了 富二代多了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志宏介绍,国家在最初创办EMBA项目时,就是因国企需要大量人才管理的培训,但企业里有些有经验的人又考不过MBA联考。多年来,EMBA学员大多来自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相当一部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
但近年来,他们发现,国企里来读EMBA的人已很少了。当初的生源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几年读EMBA的新兴行业慢慢多起来了,像金融、IT,还有富二代等”。
“男人去读是为了找关系,女人去读是为了嫁个金龟婿。”这样的说法的出现及佐证,成了很多人诟病EMBA的理由。
为何EMBA受热捧?昨日与会的各名校EMBA负责人坦言,90%以上的需求是这三方面:学知识、拿学位、交朋友。EMBA的生源中,有的官员是真正想学知识做成绩,也有不少人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而去“交朋友”;此外,还有很大一批是企业家、高管,他们没有硕士学位;也因缺乏理论知识等,需要到学校重新补课。毛基业说,随着知识层面来源多样化,学费的逐年上升,来交朋友的需求下降了。
“EMBA发展瓶颈其实早在两年多就已经出现了!”各院长认为,EMBA生源减少,与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密不可分。“限读令”只是加速了EMBA的转型。
在专家们看来,在国际上,如北美的商学院里,EMBA只是一个小众项目,最多的是MBA,还有EDP。未来会是一个大EDP、小EMBA的新常态。
未来
转做特色精品 扶持小微企业
论坛上,多名与会人士认为,EMBA潜在的生源是很多的。只是,未来要解决中国EMBA发展历史短而快带来的同质化、课程“老化”及生源选择等问题,做更多符合生源定位的特色精品课程,才有更大的发展。
据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李志宏副院长观察,现在的学员对知识应用的实践性要求越来越高;对创新创业的需求增加;关注互联网,特别是传统行业的变革等。这使得每一门课都需要变革,整个课程需要更新换代。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甘犁表示,管理学院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应该将海外的研究方式跟中国的问题实实在在结合起来,花时间做成中国自己的数据库。他认为,商学院不该成为大企业家们的club。未来,商学院应该转向为真正需要服务的小微企业主服务。收费不会高,为他们量身做培训和提升。
声音
“EMBA以往确实存在一些浮华、泡沫,有一些现象不能不讲,有一些不健康的现象。过去一年,没有官方数字,我个人判断我们整个EMBA业绩下滑了1/3左右。”
——毛基业
“对于我们985大学来说,我们其实一直专注于做知识教育,当然,有一些偏差也是现实。”——李志宏
“EMBA招生是否受影响,主要看生源结构,国企和官员多的,冲击大些,民营企业家多的,受的影响并不大。”
——中大商学院一老师
“去读EMBA主要是公司的安排,这样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更多专业的管理知识。当然,人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某央企员工
(原标题:EMBA业绩雪崩 有名校四成生源归零)
(2015-03-19 06:54:00)
【延伸阅读】外媒:不上班就赚钱 美国MBA毕业生租赁市场火爆
参考消息网2月8日报道 外媒称,应需型经济——人们可以在想工作时工作并按工作量取酬——创造了一些新就业岗位,如按时计酬的职业代购人士。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2月6日报道,人们还不太清楚的是“1099”经济(因为独立承包商提交的纳税申请表而得名)正如何渗透进劳动力大军中的上层梯队:美国著名商学院的毕业生。
在这些毕业生中,很多人选择离开大公司,他们的流动对就业的未来产生了重大影响。
两年前新创立的一家为企业租用工商管理学硕士(MBA)提供服务的奥利纳德公司,融资总额已达1255万美元。它的最新投资方之一是通用电气公司的风投部门,奥利纳德公司背后是一个涵盖美国40所最著名商学院1万名毕业生的网络。
这些人不用奔波上班,但每小时能从微软等企业那里赚得100到150美元。这批人的出现是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将走向何方的一项重要反映。美国国际电子废品回收公司董事长约翰·谢吉里安说,企业现在能省去与雇用全职雇员或支付大型咨询公司费用的成本。该公司曾通过奥利纳德公司寻找一名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来为一个新项目撰写企划书。
谢吉里安说:“你能使用真正优秀的人才,同时又不需要作出年度承诺并支付福利金。我们身处一个灵活的社会,企业家需要这种灵活性。”
(2015-02-08 11:52:44)
【延伸阅读】港媒:反腐剑指MBA培训实为斩权钱交易温床
中新网12月26日电 中央有关部门早前印发《关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参加社会化培训有关事项的通知》,严格规范了领导干部参加社会化培训的有关事项,据媒体报道,多所院校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招生遭遇寒潮。香港南华早报中文网26日发表文章,MBA的社交性质显然成了权钱交易的温床,模糊了商业和政治的界限,而且,让政府官员和野心勃勃、财力雄厚的人交往,也的确有风险。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掀起的反腐风暴不但打击巨额行贿行为,连小礼也不放过。这就是“破窗”理论的应用:打击擦边的轻微不轨行为,以防发生诸如以巨款换取土地等大规模非法经济行为。值得注意的是,眼下反腐行动打击的范围还包括EMBA课程。
内地认为这些培训是危险的奢侈行为,而非提升政府官员表现的合法途径。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看法是对的。EMBA是被过分吹捧、且价格不菲的泡沫,也是一张精心编织的关系网。
课程的内容也许不错,但一位刚完成美国顶级MBA(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人告诉我,他觉得买书自学也一样。对他来说,报读课程的主要吸引力在于学位附加的身份、接触有影响力人群的机会,以及此后通过校友关系获得的地位。
有人认为这中间存在一些模糊的腐败行为。毕竟,一旦获得这个学位,就可以借此打开通往其他地方的大门。如果有条理地拨打校友名册上每个人的电话,并注意谈话技巧,你就有可能得到一份工作;如果恰好与政府监管部门某位官员是同学,甚至有可能敲定一桩交易,或获安排与部门人员举行关键会议。
这正是全球各地MBA课程的卖点,而且直截了当、毫不隐讳:一次性购买社交网络,顺便掌握一些商业知识。但与此同时,这些课程也很民主、平等,任何有抱负、能成功取得学位的人,不论出身多么平凡,都可以得到向上的机会。
也许辛苦攒了好几年的钱,也许是从亲朋好友那里东拼西凑了学费,可一旦入学,就可以和富豪、名人往来接触了,当中当然也有和自已一样辛苦奋斗的人、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今后或以前的政府官员等等。大家会互通人脉网络,也会交流观念和想法。
但在内地,MBA的社交性质显然成了权钱交易的温床,模糊了商业和政治的界限,的确,这听起来很糟糕。而且,让政府官员和野心勃勃、财力雄厚的人交往,也的确有风险。
但如果经济系统干净得过于僵化,恐怕也就失去了让人向上的机会。毕竟,除了圈外人,还有谁会竭尽全力花钱打入这个圈子呢?
(2014-12-26 11:33:08)
【延伸阅读】港媒:打击腐败 内地阻止3000名官员上MBA
参考消息网12月23日报道 港媒称,中国内地已经阻止3000多名政府官员参加MBA或其他昂贵课程的学习。这是当局打击腐败和浪费性政府开支的努力的一部分。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19日发表题为《内地阻止数千名政府官员上昂贵的MBA课程》的文章称,国家媒体18日报道说,官员已经被禁止参加一些昂贵的课程,包括行政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
据新华社报道,共产党的组织部门将遏制飞速上涨的课程成本列为今年的主要成就之一。
内地媒体先前报道,MBA和类似课程在官员们中间很受欢迎,它们可能一年要耗费大约60万元人民币,这是一些官员一年薪资的10倍多。
7月份发布的一份政府文件说,所有行政工商管理硕士课程都要价昂贵,因此干部禁止参加这些课程的学习。官员们往往不是自己支付研究生教育的费用。据了解,他们使用公共资金或企业和院校自身的钱来支付有关费用。这为腐败开启了大门。
这些课程在内地非常流行,它们已经取代高尔夫成为打造私人关系网的最有效途径。它们还是权钱交易的温床,它们模糊了商业和政治的界线。
打击管理教育是习近平前所未有的反腐运动的柱石之一。该文件说,希望参与较廉价课程学习的官员将不得不自己掏钱付费,并要获得正式批准以参加这些项目。
这项禁令可能会影响提供EMBA和MBA课程的内地院校,以及一些西方机构的中国分校。
北京媒体报道说,在位于北京的长江商学院,很多官员和国有企业高管纷纷撤销了课程。(编译/朱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EMBA招生
(2014-12-23 07:03:01)
【延伸阅读】英报:官员奉命退出EMBA 中国商学院财政损失惨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消息网11月30日报道 外媒称,作为反腐败斗争的一部分,中国政府要求高层官员及国有企业经理从精英商学院收费高昂的高管MBA(EMBA)课程退学,很多学校可能因此承受巨额学费损失。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28日报道,相关商学院现在已经明白,他们需要归还那些被强制退出EMBA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所支付的费用。
遭受最沉重打击的很可能是那些收费最高的名校。北京大学光华学院为期两年的EMBA课程(针对在职经理开办的MBA课程)总费用达62万元(人民币,下同)。在距离不远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EMBA课程的总费用为56万元。
报道称,光华800名EMBA学生中,10%至20%的人已经退学或将不得不退学,而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超过30%的EMBA学生受到影响。很多情况下,在顶级商学院学习的政府官员已经收到了学校给予的全额或部分奖学金以参加课程,但这一突如其来的举措仍将严重影响商学院的财务。
中国政府8月宣布了这一举措,严禁党内、政府及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报名高收费的商业培训。报道认为,领导层的担忧在于,商业企业高管为了拓展政府官员关系网而参加课程,以此为未来构建人脉。
报道称,已经参加EMBA课程的官员被告知必须立刻退学。11月早些时候,政府官员进驻很多顶尖高校,如北京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上海的复旦大学,突击检查了学生登记文件,确保这项政策得到贯彻。
尽管中国的商学院最初对政府的命令感到震惊,但一些学校现在承认,此前有些课程确实过于注重建立关系网。在位于北京的光华学院,院长蔡洪滨称,该院与美国凯洛格商学院(Kellogg)联手合办EMBA之举突出了这一问题。“中国EMBA课程的教育元素不够强。中国所有的EMBA课程都是这样。”
“我们正在改革(光华的EMBA课程),弱化社会关系,”蔡洪滨教授补充道,“凯洛格的课程有助于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
报道称,虽然各商学院的院长现在已接受了政府决定,但接下来国企经理的去留仍存有悬念。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周林日前在FT中国年度高峰论坛上表示,随着中国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关系的发展,这些经理仍然需要管理培训。
尽管所有的政府官员被强制要求退出EMBA,但自费的国企中层管理人员获准完成课程。在收费较低的商学院,比如EMBA费用为32.8万元的上海同济大学,这已被证明是一个可行选择,该课程超过80%的国企高管学员是自己支付学费的。
(2014-11-30 07:05:01)
闂備礁鎼崐缁樻櫠濡も偓椤繈顢欓悙顒€顎忛梺鎸庢煣閸曟ɑ绂掑☉銏$叆婵炴垶鐟ч悡顖炴煙楠炲灝鐏柟宄版嚇瀵挳鎮㈤崨濠冪槕闂佽崵濮甸崝鏇犵礊婵犲洢鈧倿鍩℃导鍗炴贡閳ь剨缍嗘禍婊堝礂婵犲嫮纾煎ù锝夋涧婵¤櫣绱掗崣妯哄祮鐎规洏鍔岃灒闁兼祴鏅滈幆锝呂旈悩闈涗粶闁诲繑绻堥獮澶愭晸閻樺啿鍓梺绯曞墲濞叉繄绮堢€n喗鍋i柛銉戝懎鈪甸梺缁樼◤閸庣敻寮鍛殕闁告劖鍎冲▓鏌ユ⒑閸涘﹥绀€闁靛洦岣跨划顓㈠磼濠靛嫪姹楅梺鐟扮仢鐎氼喚澹曢敓锟�闂備胶绮崝妤呭箠閹捐鍚规い鏃囧Г娴溿倖绻涢幋鐏活亜顕i幎鑺ュ仯闁搞儳鍏樺顕€鏌涙惔顖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