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23日报道 日本媒体23日晨报道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过世的消息。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李光耀以二次大战后的日本经济发展为范本,发展新加坡。
据台湾“中央社”23日援引NHK报道指出,李光耀多次访问日本,对于日本劳工的勤勉、技术能力、生产力颇为赞扬。他也与日本政界、财经界等人士有深交,长期致力于加强日本与新加坡的关系。
报道说,李光耀曾在著作当中提及,日本经济的发展重点在于对工作彻底讲究的日本文化。他对于日本厨师的磨刀、擦鞋工匠的技巧等感到很惊讶,他认为,日本人对工作讲究尽善的精神,造就了日本的繁荣。
报道说,李光耀特别注意到日本企业的生产力之高,1980年代,为了提高新加坡的生产力,他还向“日本生产力本部”请求协助。
李光耀在日本生产力本部成立50周年的研讨会上,透过影片致词表示,“日本劳工素质之高,对工作的责任感强,是日本战后可从废墟中达成奇迹式复苏的主要原因之一”,“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的日本生产力本部会长乡司浩平说:生产力就像没终点的马拉松”。
报道说,对于李光耀的过世,日本财经界重要人士感到很惋惜。日本最大工商团体“经团连”前会长、住友化学顾问米仓弘昌自从1970年代住友化学公司到新加坡投资以来,与李光耀多次交流。
米仓表示,“振兴产业、彻底实施自由贸易是李光耀建国的思想,李光耀很喜欢日本,对日本的了解之深,连日本人都感到很惊讶。李光耀还注意到最近日本的动向有些迟缓,表示应该打造年轻人可发挥的社会。”
NHK报道,李光耀与日本企业的经营者也积极交流。日本工程大厂“日挥”集团总裁重久吉弘表示,李光耀是非常稳健的人物,在中国大陆也参与了许多事业,他曾请教李光耀在中国大陆经商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李光耀答说:“结交真正的朋友”,后来,日挥与中国大陆的伙伴认真交流,得以拓展事业。
【延伸阅读】台媒:李光耀曾称两岸终将统一 建议渐进经济整合
参考消息网3月23日报道 台媒称,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23日辞世,享年91岁。李光耀长期关注两岸关系,认为渐进的经济整合可以让两岸走在一起。
据台湾“中央社”3月23日报道,李光耀对国际关系和两岸关系有独到见解。对于美国和大陆的关系,他认为,中美关系是“斗而不破”。
李光耀认为美国保持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很重要,美中已经开始在亚太竞争,中美关系将是21世纪后半段最重要的关系。
报道说,他认为中美关系和苏联与美国的关系并不相同,中国大陆现在拥抱自由市场,中美之间并没有不可妥协的意识型态冲突,中国大陆要和美国保持良好关系以进入美国的市场,获得投资和科技,美国则没有必要和中国大陆长期作对。
李光耀在《李光耀观天下》一书中曾提及中美之间最有可能发生危机的地方在台湾,不过,他不认为美国会为了台湾和中国大陆打仗。
李光耀认为“台湾与大陆未来终将统一”。其实,台湾的国际命运早在1943年开罗宣言时就已经决定。
李光耀认为渐进的经济整合可以让两岸走在一起,中国大陆就无须动用武力。李光耀当时在书中指出“目前两岸的经济关系在马英九领导下逐渐成长,未来4年也将继续”。
报道说,书中也记录《海峡时报》记者提问,民调显示台湾人民支持“独立”胜于统一,李光耀认为,这和台湾是否与中国大陆统一无关,台湾的命运仍将由两岸的现实力量以及美国是否介入而决定。
(2015-03-23 09:34:22)
【延伸阅读】美媒推崇李光耀执政理念 称为新兴市场发展典范
参考消息网3月23日报道 台媒称,新加坡建国之父、首任总理李光耀当地时间23日凌晨辞世。《华尔街日报》及《纽约时报》推崇他将新加坡由城市国家成功转型为全球经贸强国,也是亚洲最富裕、最清廉的国家之一。
据台湾“中央社”3月23日报道,李光耀自2009年以来,饱受神经方面疾病所苦,行动相当不便,今年2月5日因感染严重肺炎住进医院接受维生治疗。
《华尔街日报》称,李光耀把新加坡从英国殖民地转变成全球贸易和金融强国,也为新兴市场国家发展立下典范。
报道说,李光耀重视廉洁高效率政府、友善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秩序,使他在1959年出任总理后,成功吸引庞大外资,也让世界上许多大企业到新加坡设立据点,“让新加坡在不到一世代间,成功从第三世界跃升为世界一流国家之列”。
《华尔街日报》说,新加坡成功之例让其他国家群起效法,但有些国家廉能方面无法达到新加坡的水平,有些国家则因为幅员过大,难以治理而未竟其功。
《纽约时报》报道,新加坡这个国家反映了李光耀的特色:“高效率、不感情用事、廉洁、勇于创新、前瞻及务实”。
报道说,新加坡的成功模式,让它成为国际经贸及商务重心,各国钦羡其高效率及低度贪污腐败。
(2015-03-23 09:30:28)
【延伸阅读】“后李光耀时代”新加坡何去何从?
香港《文汇报》报道,目前,新加坡正处於一个关键的拐点。《华盛顿邮报》在一篇文章中表示,无论在经济、政治、还是全球格局上来讲,李光耀的离去对新加坡影响深远。
“就像所有在后殖民时期塑造东南亚的强人们那样,李光耀只要还活著,他的影响力就在那儿”,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东南亚中心研究员欧内斯特·鲍尔说,“新加坡正在寻求改变与变革,但他们对此并不确定,我相信他们对此还有的一点恐惧与焦虑”。
这家媒体注意到,不像老一代新加坡人那样,年青一代的新加坡人对於政治自由与个人权利的呼声进一步扩大。
“老一代人们认为政府对他们照顾周到,对李光耀充满感激之情。”一位新加坡商人阿卜杜勒·易卜拉欣表示,年轻一代就不这么认为了,“很多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像父辈那样为了生存而奋斗。他们与外界世界联繫更加紧密,因此一些改变是无可避免的”。
在2011年新加坡大选,执政党堪称“惨胜”,在87个议会席位中破天荒丢失了6个。随著明年大选的举行,反对党很可能获得更多的议会席位。
“我们爱他,也恨他;尊敬他,也鄙视他;珍惜他,也厌恶他。”一位名叫Carlton Tan的年轻人在他的专栏中写道。
除了政治,新加坡面临的经济问题也困难重重。目前,该国的收入差距正在空前拉大,在不断诞生亿万富翁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人正在房价与其他高昂的物价中挣扎。
《金融时报》说,新加坡的房价被这个城市大批的银行家、股票经纪人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抬高,许多新加坡人买不起房。
移民也引起了民眾的不满。新加坡有530万人,其中130万为外籍人口。新加坡政府已设法减缓移民速度,但必须应对生育率位列全世界最低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新加坡政府正在修改李光耀所倡导的自力更生式资本主义,承诺将提高再分配力度,并加大对社会福利的投入。就在本周,新加坡政府提高了收入最多的5%人群的税收,将他们的边际税率从20%提高到22%,以帮助为上述承诺买单。
另外,作为一个同时对中美两国具有深刻洞察力的政治家,李光耀的离去对全球格局也会產生深远影响。
“从尼克松总统开始,所有美国总统都将李光耀看做世界头号中国观察家,并且重视他的建议,”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表示,“李光耀是能够理解中国的人,他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以及中国为什么会做出某些选择。艾利森称,“我们现在更需要像李光耀这样的人,因为从一个面积不大但十分成功的岛国的角度,李光耀能够像一个独立、睿智的顾问一样看待中国与美国。” 《金融时报》称,李光耀的成就是真真切切的,也可以说是稜角分明的。就像一位校长一样,他打造了一种文化,他只能寄望这一文化可以在他离世之后延续下去。当李光耀辞世之后,新加坡人可能会想,要是他们过去在学习如何自己管理各种事务方面做得更好,那该多好。
(2015-03-23 09:27:07)
【延伸阅读】新加坡准备迎接没有李光耀的世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新加坡钱总理李光耀去世,享年91岁
腾讯财经讯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3日,新加坡总理公署发布最新公告称,该国前总理李光耀当日凌晨3时18分在新加坡中央医院病逝,享年91岁。李光耀被誉为“新加坡国父”。
因感染严重肺炎,李光耀于上个月5日进入新加坡中央医院住院治疗。近日来,新加坡总理公署连续发布消息说,李光耀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病情不断恶化。本月22日发布的公告称,李光耀的身体状况更衰弱。
随着李光耀病情的加重,有关“失去国父后的新加坡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公众讨论不断升温。
虽然没有多元化的政治体制,自由的言论以及足够大声的异议,但是新加坡人眼下正享受着可以和日本以及欧洲和北美发达经济体相提并论的生活水平。
但是,接下来会如何?
实际上,在很多方面,新加坡人早已悄悄地在为没有“国父”的日子做准备。
2011年5月14日,李光耀发表声明,宣布不会在新一届新加坡内阁中担任职位,被外界解读为“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政府官员和政治观察家表示,新加坡社会经济紧张气氛不断加剧是李光耀卸任的主要原因。
自那以后,新加坡开始推行有主有次的经济扩张计划。近些年来,新加坡人拥有更多话语权,可以因不满而抱怨,也经常会热议像房价上涨和交通成本越来越高这样的民生问题。与此同时,外国劳动力涌入新加坡,而新加坡国内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
新加坡执政党承诺,调低增长目标,同时寻找更好途径来让较低和中等收入家庭分享国家的成功。李光耀长子李显龙为新加坡现任总理。
自上台以来,李显龙一直致力于甩掉新加坡“守旧古板”的形象,希望能让自己的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和文化中心。近来,作为较长期改造国内经济以及顺应社会需求变更的一部分,新加坡开始针对富人征收更高税率,同时扩大社会福利支出。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经济学家Yeoh Lam Keong表示,在新加坡经济内容发生显著变化,以及更多元化的政治环境下,李光耀的一些政策观点以及风格或许越来越无关轻重。他补充说,不过,李光耀所追求的核心社会民主目标和主张,比如说为教育、医保、住房和公共基础设施寻找平等入口,以及紧控关乎社会和环境安全的人口和移民政策等,仍有重大意义。
今年也是新加坡建国50周年。不少外媒称,“新加坡将面临拐点”。
新加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策分析家兼高级公务人员声称,“越来越多的人在问,新加坡将何去何从。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在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我认为,新加坡人想问的并不是李光耀想让新加坡变成什么样子,或者他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长久以来,西方一直以来对李光耀“铁腕式”的“家长”执政作风和“专制”颇为不满。如今,他的儿子已经放宽某些政治和社会管控。然而,批评人士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看到新加坡政治体系的进一步宽松,比如说放宽对媒体自由、公众言论和集会的严苛限制。
新加坡作家和评论家Catherine Lim指出,当更能响应“更年轻、更有话语权、更富有经验的选民”的新一代领导人出现时,新一轮政治自由化或许会随之而来。(米娜)
(2015-03-23 09:27:07)
【延伸阅读】中方对李光耀辞世表示沉痛哀悼 称其缔造中新关系
参考消息网3月23日报道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3日就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逝世答记者问,洪磊称,中方对李光耀先生辞世表示沉痛哀悼,向新加坡政府和人民以及李光耀先生的家属表示诚挚慰问。
据联合早报网引述外交部消息称,洪磊称,李光耀先生是具有独特影响力的亚洲政治家,也是兼具东方价值观和国际视野的战略家。他是中新关系的缔造者和奠基人,长期致力于推动两国互利合作,为中新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方对李光耀先生辞世表示沉痛哀悼,向新加坡政府和人民以及李光耀先生的家属表示诚挚慰问。
(2015-03-23 09:28:00)
闂傚倷绀侀幖顐﹀磹缂佹ɑ娅犳俊銈傚亾妞ゎ偅绻堥、娆撴倷椤掆偓椤庡繘姊洪幐搴㈢叄闁告洘蓱缁傛帒鈽夐姀锛勫弳濠电偞鍨堕悷褔鎮¢鐐寸厵妤犵偛鐏濋悘顏堟煙瀹勭増鍤囩€殿喗鎸抽幃銏ゅ川婵犲啰妲曢梻浣藉吹婵敻宕濋弴鐘电濠电姴娲㈤埀顒€鍊块崺鈩冨閸楃偞璐¢柍褜鍓ㄧ紞鍡樼濠婂牆绀傚┑鐘插绾剧厧霉閿濆娑у┑陇娅g槐鎺楀矗濡搫绁悗瑙勬磸閸斿矁鐏掗梺鍏肩ゴ閺呮粓骞嗛敐鍛傛棃鎮╅棃娑楃捕闂佽绻戠换鍫ョ嵁婢舵劖鏅搁柣妯哄暱閸擃參姊虹化鏇炲⒉婵炲弶绻勭划鍫⑩偓锝庡枟閸嬶綁鏌涢妷鎴濇噹閳敻姊虹紒妯尖棨闁稿海鏁诲顐㈩吋閸涱垱娈曢梺鍛婂姈閸庡啿鈻撻弻銉︹拺闁告稑锕ョ粈鈧梺闈涙处宀h法鍒掗銏犵<婵犻潧瀚Ч妤呮⒑閻熸壆浠㈤悗姘煎枤婢规洟鏁撻敓锟�闂傚倷鑳剁划顖炲礉濡ゅ懎绠犻柟鎹愵嚙閸氳銇勯弮鍥撳ù婧垮€栫换娑㈠箣閻忔椿浜滈锝夊箮閼恒儱浠梺鎼炲劤閸忔ê顬婇鈧弻娑欐償椤栨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