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20日报道 港媒称,卢森堡18日正式宣布申请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中国财政部19日晚表示欢迎卢方的决定。
据香港《明报》3月20日报道,欧洲国家卢森堡正式宣布申请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并已于此前向中方提交了书面确认函。中国财政部19日晚间表示,中方欢迎卢方的决定。
卢森堡财政大臣皮埃尔·格拉梅尼亚18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卢森堡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愈来愈多的亚洲银行在此安家落户,已成为欧洲和亚洲间投资的促进者,通过加入亚投行的行动,愿进一步发展其作为两大洲之间的桥樑建设者和门户的作用。
他表示,卢森堡是国际发展合作的可靠伙伴,愿进一步扩大其对多边援助机制的承诺,特别是在亚太地区。
中国财政部表示,作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首席谈判代表会议的主席,中方正根据多边程序征求现有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意见。如顺利通过,卢森堡将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亚投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
德国财政部长朔伊布勒17日公开表示,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有意加入由中国主导的国际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成为这家旨在向亚洲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的创始成员国。
【延伸阅读】美媒:不顾美一再反对 澳高官暗示准备加入亚投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霍奇(Joe Hockey)称,设立亚投行有助于解决澳大利亚及附近区域令人担忧的基建项目缺乏资金的问题。
参考消息网3月20日报道 外媒称,尽管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澳大利亚仍释出信号,表示准备好加入由中国牵头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预计最终决定将在3月23日做出。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0日报道,澳大利亚国库部长霍奇(Joe Hockey)称,设立亚投行是一个积极的动向,有助于解决澳大利亚及附近区域令人担忧的基建项目缺乏资金的问题,其中包括与其临近的印度尼西亚。
霍奇20日在布里斯班当地一家电台发表讲话时称,亚投行将在该地区和临近地区运营,设立这样的银行有很多好处。但他指出,也要确保该行拥有适当的治理程序和透明度,确保该行不被某个国家操控。
在去年冗长的谈判之后,外界一直猜测澳大利亚也将成为发起国之一。然而,就在预期的签字仪式的几天前,澳大利亚接到了来自华盛顿的反复游说,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亲自打电话给澳大利亚总统阿博特(Tony Abbott),不断给后者施压、令其退缩,理由是担心管理问题和透明度。华盛顿将亚投行视为能与世界银行(World Bank)、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竞争的潜在对手,而在后三个组织中,美国都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过去的一周中,亚投行获得了极大的动力,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都宣布了加盟计划。亚投行拥有500亿美元的初始投资规模,宗旨是为公路、铁道、机场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这是中国利用经济发展来树立亚洲新秩序中心形象的关键战略,除此之外,中国还积极推动一项亚太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国所支持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简称TPP)分庭抗礼。
澳大利亚报纸20日报道称,该国政府正计划向亚投行注资至多30亿澳元(合23亿美元)。
(2015-03-20 10:41:00)
【延伸阅读】法媒: 欧洲“入伙”亚投行 经济影响大于政治
视频:专家称加入亚投行可实现互利共赢 来源:央视新闻
中新网3月20日电 英、法、德、意等欧洲核心国家的有意加入,让中国倡导的亚投行在欧洲主流及华人圈火了起来。法国《欧洲时报》20日评论指出,在亚洲开发银行长期为日本所把持、世界银行长期被美国所垄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长期为欧洲所主导的今天,除了大国之间的博弈,亚投行的创建以及多个国家的加入,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并将带来长远的经济影响。
文章摘编如下: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但亚洲地区的活力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寄望亚洲经济保持较快发展以带动其他区域经济发展,被认为是化解当前世界经济难题的一把金钥匙,“向东看”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选择,深受经济低迷困扰的欧洲国家自然不愿成为旁观者。
因此,与其渲染英、法、德、意加入亚投行是对传统盟友美国的背叛,不如强调这是基于现实利益的理性选择,以及对亚洲未来前景的战略判断。
事实上,近年来,欧亚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尤其欧洲对亚洲投资加大。以当前扛鼎欧洲经济的德国为例,其对亚洲特别是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已远超美国,对华投资更是处于快速上升通道。
亚投行的全称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顾名思义,重点支持的是亚洲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欧洲多个国家选择在亚洲进行基础设施投资,不仅能够推动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而助推世界经济复苏,也可以为欧洲产品和服务找到出口。
在看到欧洲需要亚洲的同时,也应看到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机制尚待提高、资本利用效率偏低的亚洲,同样需要在此方面经验丰富的欧洲。亚投行的创建,虽然有助于解决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的问题,但平台建设的任重道远还体现在,如何将有限的资本和资源进行最有效的利用?英、法、德、意等欧洲资本的加入,无疑将提供成熟运营的借鉴。从这个角度看,欧洲核心国家“入伙”亚投行,可能开拓一种双赢局面。
自身处于深度经济转型又被赋予更多国际责任的中国,近年来提出了不少内外兼修的改革措施,强调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效应就是其中之一。对内,有关机构批复了万亿元人民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稳增长提供动力。
对外,中方积极促成基础设施建设成为G20布里斯班峰会、APEC财长会议的核心议题。亚投行的创建可谓延续了这一思路。如今,这一设置得到亚洲、欧洲国家的广泛参与,也说明切中了经济问题之症结,相较于围绕亚投行的阴谋、阳谋论调,其经济意涵无疑更具说服力。
(2015-03-20 10:30:17)
【延伸阅读】日本国内加入亚投行呼声高涨 政府或调整政策
中新网3月20日电 据日本媒体报道,围绕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事,日本政府日前表示了慎重立场。但鉴于德国、意大利等国纷纷表示参与,日本各界要求政府变更方针的呼声日益高涨。对此,日本政府今后可能会调整政策,谋求加入该银行。
据报道,为支援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此前提议设立亚投行。对此,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日前称“日本对参加持慎重立场”。
但在东南亚各国与意大利加入后,3月17日,法国、德国、意大利也陆续表态参加。日本各界认为“为了基础设施项目走向海外,参加是明智选择”“为了实现公正运营应该参加”,要求政府变更方针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为此,日本政府正与同样持慎重立场的美国交换信息并商讨对应措施,今后可能会调整政策。
日本财务相麻生太郎本月20日也表示,如果(亚投行)妥善的融资审查机制得到确保,就不排除加入其中进行磋商的可能性,并表示“愿从外交、经济的角度进行慎重判断”。
而由日美主导成立的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本月16日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已开始讨论与亚投行进行合作,双方还将实现经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共享等。
(2015-03-20 10:18:28)
【延伸阅读】亚投行响应者众多 俄媒称美国输掉一局
参考消息网3月20日报道 俄媒称,美国在欧洲的主要盟国支持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项目,而亚投行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可替代性金融机构。紧随英国决定加入亚投行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也做出了同样的声明。另外,澳大利亚和韩国也表示,准备对针对该新金融机构的消极态度重新审议。专家们认为,亚投行是中美角逐的主要点之一,是美国世界霸权行将落幕的标志。
据俄新社3月19日报道,2014年10月,总股本为500亿美元的亚投行正式成立。有21个亚洲国家签署了协议书。此后,印尼也加入进来。该行的主要宗旨是:为亚太地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据专家评估,到本世纪末,为此将需要8万亿美元。
在中国于2013年宣布成立这一新金融机构的想法后,美国马上针对亚投行展开了外交战。华盛顿呼吁盟国抵制中国的倡议,指出,这家得到中国支持的银行的贷款政策将不像世界银行那么透明和诚实。
事实上,这是在争夺权力并试图消灭潜在的竞争对手。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社会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安德烈·奥斯托洛夫斯基这样认为。任何事情本身都有其相似之处。世界银行设在华盛顿,美国人一直是其总裁。亚投行总部将设在上海,而中国将成为其最大股东。此外,亚投行将变成亚洲开发银行的竞争对手。中方认为,后者受日本的影响过重。中国在该行仅有5.5%的股本,尽管其经济已在几年前超越了日本。
专家们认为,中国力图创建由其控制的区域性银行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国家已从最大外资引入国演变成资本输出国。此外,中国也希望摆脱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支配性地位。要知道,北京虽然百般努力,也无法在这些机构中获得明显的影响力。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决定加入亚投行,意味着奥巴马政府已经“败北”。华盛顿在这个平台与中国“叫板”,但得出的却是输局。尽管美国自身不想看到,但全世界已经明白,21世纪的权力和影响在向何处倾斜。这家英国报纸对局势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2015-03-20 00:34:01)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