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19日报道 美国“智谋者”网站3月17日发表题为《茶包:在战争中诞生》的文章称,一说到“现代战争”,人们的头脑中会自动浮现出一片毁灭景象——扭曲的钢筋、开裂的道路和被夷为平地的整个社区。但是,在世界大战爆发期间,最有创造力的想法却有机会获得资金,从而使看上去不大可能但通常又非常实用的想法变成现实。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德国和奥匈帝国陷入危机。由于运输线遭封锁和优先供应军火生产,煤炭变得稀缺,因此政府需要减少点燃街灯所需的煤炭。他们采纳了一位新西兰学者几十年前提出的一个理论——将阳光灿烂的工作日延长。两国都在1916年开始采取节省白天时间的做法,而随着战争继续,协约国也开始效仿他们的做法,美国甚至把我们现在称为“夏令时”的时间称为“战争时间”。战争结束后,这一想法在70多个国家深入人心。我们现在虽然不再利用夏令时节约能源,但是这种作息时间上的转变最终却证明是有用的,它的推行给天黑得早的冬季增加了一个小时的阳光。
聪明的企业家不断关注着可变为战时畅销品的其他战前发明。从拉链、茶包到卫生巾和腕表,所有这些产品都是战争期间被不同的军队所采用的。例如,在《茶的治愈力量》一书中,卡罗琳写到,不知道是谁把第一个茶包浸到了水里,虽然许多人将之归功于1908年把茶包带入市场的商人威廉·沙利文。但是,这种装在布网中的茶叶开始流行起来却是在德国公司Teekanne一战中为军队提供茶包后。同样,现代拉链的发明者瑞典裔美国工程师吉迪恩·松德贝克在战争中抓住机会,让他发明的滞销产品变成了抢手货。他还发明了一种新的生产机器,使得拉链生产需要的金属比以前大幅减少,从而让拉链成为对崇尚节约的战时军队颇具吸引力的产品,他们把拉链用在士兵的书包、衣服和各种装备上。
设计历史学家乔治娅·纽马奇解释说,这些微不足道但又给人提供便利的产品通常在和平时期不会流行。如今,围绕产品和西方消费者的唯一问题是商店里有太多可供选择的商品。纽马奇说:“这些发明提醒我们,因为危机,一些产品被迅速发明出来以解决问题”,否则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她说,为什么不用滤茶球或者滤网而要用茶包呢?当你“需要迅速泡杯茶时……突然后者的命运就被彻底改变了。”
看来有时候,短缺的确是发明之母。一战中,德国科隆因为食品短缺而引起广泛担忧。当时即将担任该市市长的阿登纳被认为发明了一种用来让人们填饱肚子的食品——素肠。通过将面粉、玉米、大麦、稻米和大豆混合起来,阿登纳发明了一种现在仍然流行的食品。(编译/刘晓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片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用面具表现出战争带来的伤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我就好像戴了一个满是伤疤的面具,却无法告诉任何人它们是怎么回事。”——海军陆战队下士,克里斯·麦克纳尔(Chris McNair),2011年至2012年在阿富汗服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他是我遇到的第一批恳求我让他们以死解脱的病人之一。”——陆军参谋军士佩里·霍普曼(Perry Hopman),2006年至2008年期间在伊拉克服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爆炸发生在我的座位附近,一下就把我炸飞了。”——海军陆战队机枪手,中士亚伦·塔姆(Aaron Tam),2004年至2005年、2007年至2008年两度在伊拉克服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那样的危机时刻犯错,简直必死无疑。”——空军参谋军士,罗伯特·韦斯特(Robert Wester),2007年至2009年在伊拉克服役,2010年在阿富汗服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我跟他说,我没有在清理溅到房间墙壁上的他的脑浆。”——陆军少校杰夫·哈尔(Jeff Hall),2003年至2005年在伊拉克服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甚至有些时候,你会想说,真希望我是缺胳膊少腿啊,起码那样能被人看见,他们就会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陆军军士长大卫·格里戈(David Griego),2008年在伊拉克服役,2012年在阿富汗服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他的余生将在梦魇中度过,那些恐怖的画面将一直在他的脑海中回放,而这些伤害,是无论如何弥补不了的。”——海军陆战队下士,克里斯·麦克纳尔(Chris McNair),2011年至2012年在阿富汗服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曾经在伊拉克作为飞行医务兵服役的参谋军士佩里·霍普曼(Perry Hopman)说:“我之前不想参与到这个项目中,首先,作为一个男人,我不想拿着一个小笔刷;其次,我不是艺术家;第三,我不是小孩子。但是,我错了,因为这件事本身非常棒。这种尝试让我想开了,也让我开始变得更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面具上的图案象征了死亡、伤痛及爱国主义等主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海军陆战队下士伯恩斯·布里特(Burness Britt)2011年6月因简易爆炸装置袭击受伤,他在正在等待救援直升机将自己运出阿富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爆炸导致的脑部受伤是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常见的伤害,每年有上千名美军作战受到此类伤害。脑部受伤甚至会影响士兵的精神和思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根据美国国防部的数据,2001年至2014年期间,共有230000名现役及退役士兵被诊断为因爆炸导致的中度脑部损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脑部损伤带来的症状有:头疼、癫痫、运动功能失调、失眠失调、眩晕、视觉障碍、耳鸣、情绪波动、认知困难、记忆困难,事实上,所有的症状都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类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的早期,爆炸时间常常没有记录在案,所以很难确切地算出准确的受伤人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目前还没有诊断脑部损伤的安全方法,而且,也没有任何已知手段能够预防、治疗脑部损伤。更为严重的是,在医学界还没有对脑部损伤的本质及机理达成共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爆炸导致的脑部损伤会给士兵带来难以难以言说的伤害。有些人选择了用“艺术”来表现、治疗这种伤害,让受伤士兵能够表现出他们的感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爆炸导致的脑部受伤是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常见的伤害,每年有上千名美军作战受到此类伤害。脑部受伤甚至会影响士兵的精神和思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09年,一队巡逻中的海军陆战队队员注意到一辆摩托车经过,几分钟之后就发生了一起简易爆炸装置爆炸事件。幸存者说道:“那种感觉就像被一匹马踢了一脚。”
(2015-01-17 12:00:00)
【延伸阅读】和平万里行:昨日与今朝 战争与和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和平万里行”欧洲第二天,采访考察的摄影师们来到矗立在莫城西北胜利广场.胜利广场始建于1985年,完成于1995年,经历了苏联、独联体、俄罗斯联邦三个时期,尽管艰辛最终还是完成了一件伟大的艺术品,特别是碑后的二战胜利博物馆,构思精巧,设计精准,陈设精致,让人叹为观止,展示了和平的来之不易。走出馆外,整队欲进馆的俄国少年儿童用笑脸将我们相迎,如阳光一般将天空阴云荡涤。摄影师们纷纷用镜头捕捉出了这昨日与今朝,战争与和平的对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如今俄罗斯少女们广场外停放着战争时期的各种大型武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二战时期的大型武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时光荏苒,百年沧桑,山河依旧,人间巨变。如今的俄罗斯士兵与民众。张小苏?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二战时期的士兵和民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二战距今已有六七十年了,随着时光的流逝,那段残酷而沉痛的回忆也渐渐被人们所淡化。将二战时期的老照片与现当下的新照片融合在一起,战争与和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模拟射击的士兵。?蒋小峰?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二战时期士兵老照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时代变迁,物是人非。?二战老照片的回忆,战争与和平的对比。图为如今列队的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二战时期列队士兵老照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和平万里行”欧洲第二天,采访考察的摄影师们来到矗立在莫城西北胜利广场.胜利广场始建于1985年,完成于1995年,经历了苏联、独联体、俄罗斯联邦三个时期,尽管艰辛最终还是完成了一件伟大的艺术品,特别是碑后的二战胜利博物馆,构思精巧,设计精准,陈设精致,让人叹为观止,展示了和平的来之不易。走出馆外,整队欲进馆的俄国少年儿童用笑脸将我们相迎,如阳光一般将天空阴云荡涤。摄影师们纷纷用镜头捕捉出了这昨日与今朝,战争与和平的对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和平万里行”欧洲第二天,采访考察的摄影师们来到矗立在莫城西北胜利广场.胜利广场始建于1985年,完成于1995年,经历了苏联、独联体、俄罗斯联邦三个时期,尽管艰辛最终还是完成了一件伟大的艺术品,特别是碑后的二战胜利博物馆,构思精巧,设计精准,陈设精致,让人叹为观止,展示了和平的来之不易。走出馆外,整队欲进馆的俄国少年儿童用笑脸将我们相迎,如阳光一般将天空阴云荡涤。摄影师们纷纷用镜头捕捉出了这昨日与今朝,战争与和平的对比。
(2014-10-30 16:42:21)
闁哄倻澧楀顔炬媰閿斾勘浠涢柨娑欑煯閹广垺鎷呴弴鐔告毆閻犳劕缍婇。鈺伱圭€n亜鍏婄紒浣靛妺缁变即宕ㄥΟ鑲╂惣妤犵偛鐏濋幉锟犳儍閸℃洝绀嬮悹鍥х墦閻涖儵鏁嶅畝鍐惧殲闁告洖銇樼粭鍌濄亹閹垮嫮纾�闁绘劗鎳撻崵顔芥交濞戞ê寮抽悹鍥烽檮閸庯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