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13日报道 外媒称,德国全国行人协会建议设立罚款制度,处罚在街上边走边用手机的行人,强调这样使用手机会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
据法新社3月12日报道,就像驾车时打电话要被罚款一样,德国全国行人协会建议对在交通高度密集地段持续刷手机或者打电话的行人施以罚款。
该协会断言,使用手机会降低对车流的识别力,这个道理“显而易见”。它还援引了一些研究,证明行人使用手机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数量有所增加。
德国全国行人协会遗憾地表示:“在德国,规定更针对的是司机。”该协会建议在行人打电话时出现的交通事故中,至少应该承认行人负有共同责任。该协会提出了一句让人们提高警觉的宣传口号:“走路要抬头!”(编译/赵可心)
【延伸阅读】子女“低头族”日增 美父母热衷“不插电假期”
中新网3月9日电 据美国媒体8日报道,越来越多的美国家长担心子女整天只是盯着手机。为了帮助孩子解决网瘾,开始有家长参加“不插电假期”,希望小朋友至少在休假时可以回归自然。
根据德国民调公司GFK的调查,13至17岁的美国少年每天上网的时间,由2012年的约1个小时,大增至去年的近4小时;而且有超过一半的儿童拥有智能手机。
为了帮助孩子解决网瘾,开始有家长参加“不插电假期”,希望小朋友至少在休假时可以回归自然。但是,这也不只是拔掉电线那么简单,很多家长本身也不能完全扔下公司的电邮不理,而且这也意味着他们不能实时在网上分享假期的喜悦(对于不少人来说,这点至关重要)。
事实上,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远离电子世界而绞尽脑汁,他们的办法包括故意去没有Wi-Fi连接的野外,又或者选择漫游费用贵得惊人的海外;另一个较正面的方法,是他们会安排各种节目,使孩子忙得忘记或者没有时间上网。
来自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矫形外科医生哈伯特,就决定让两个孩子过一个没有手机及计算机的假期。
她为了想一个没有上网连接或信号非常有限的地方,在网上寻找了一个多月,最后找到科罗拉多州麦考伊(McCoy)的黑山牧场(Black Mountain Ranch)。牧场的官方网站上明确写道:“让孩子们度过没有电子设备的一周。”
不难想象的是,孩子当然大为反对,16岁的女儿贾勒特总是整天发短信,而14岁的儿子则喜欢打电玩,只有到吃饭和做功课时才会暂停一下。
但哈伯特独排众议,坚持为孩子安排这“别有用心”的旅行。结果到牧场后,贾勒特忙着骑马,而肯特则喜欢饲养奶牛和山羊宝宝,把各种电子产品抛诸脑后。对于妈妈来说,总算是任务完成。
(2015-03-09 15:24:30)
【延伸阅读】江西“低头族”开车抢微信红包酿祸 三车连环相撞
中新网九江2月27日电(冯婧婷 刘志坚)春节期间,通过手机抢红包成为最流行的游戏。许多“低头族”走在路上或聚会时,都喜欢盯着手机抢红包。在抢红包的过程中,危险也随之而来。江西省共青城市27日通报称,该市26日就发生一起因开车时抢红包引发的三车相撞交通事故,所幸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26日晚,共青城市民向女士参加完同学聚会后,独自沿着共青大道开车回家。
车子行驶在路上,手机微信一直“嘀嘀嘀”响个不停。向女士便打开手机,发现微信群里有不少同学正在发红包、抢红包,便一只手扶着方向盘,另一只抢起了微信红包。
当车子行驶至共青大道一个红绿灯路段时,由于下雨天驾驶视线差,车辆行驶速度较快,向女士驾驶的车追尾碰撞上前方等红灯的出租车。因惯性作用,出租车又碰撞上前面排队的另一辆轿车,造成三车相撞。
由于车辆撞击力较大,向女士车内的两个安全气囊全部弹出。回想起发生的交通事故,向女士后悔不已,就为了抢几个微不足道的红包,结果“抢”出了车祸。
江西省共青城市交警温馨提示:统计数据显示,开车玩手机已成为了诱发交通事故的主因之一,一个小小的交通陋习就可能引发大事故,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驾驶员开车途中切勿玩耍、拨打或接听手机。(完)
(2015-02-27 19:43:21)
【延伸阅读】春节手机抢红包成热潮 专家提醒莫成“低头族”
“你抢到红包没有?”春节到了,这句话成了大家见面和网上聊天时最流行的问候语。今年,抢红包俨然成了过年的“新风俗”,众多市民盯得眼发花,抢到手抽筋。有人调侃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和你在一起,你却在抢红包!”发红包,这种传统的过年习俗,逐渐被网络时代赋予新的含义。
戳了半小时,抢到6块钱
发红包的主力军当然是各大网络运营商。
微信方面称,春节期间将联合各类商家推出春节“摇红包”活动,送出金额超过5亿元的现金红包,其中单个最大红包为4999元,另外还有超过30亿元的卡券红包。手机QQ团队也公布了今年春节前后的红包发放办法:广邀各路大牌明星、土豪企业一起给大家发放“明星红包”和“企业红包”。从小年夜到除夕,QQ发放的红包总额将高达30亿元。
18日上午,记者打开手机上的支付宝钱包,手指悬在手机屏幕上方,随时准备点击跳出来的“红包小人”。10时整,手机屏幕上跳出一些红包样式的卡通小人,带着“戳我呀”、“快来嘛”、“你点不着吧”等字样,不停地在屏幕上跳动。
记者发现,支付宝抢红包类似于“打地鼠”游戏,不停地戳画面上的小人,就有机会抢到红包。几分钟后,记者就感觉眼睛发花。20多分钟后,终于戳中了一个红包—6元的“快的打车”代金券。本来觉得这样的成果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去,打开朋友圈才发现,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
抢红包就是抢快乐
相比之下,朋友们在微信圈中发放的红包更加受欢迎。“发红包啦,赶紧出来抢了,先到先得。”长沙市民伍坤告诉记者:“这几天微信群里最热火的活动就是抢红包。虽然发出去的都是小数额的红包,却能活跃气氛,联络感情,大家都比拼谁的运气好。”他说的这种群红包,是将一个红包分为几份,分享到群里,抢到红包的人随机分配。
“最近一直在刷朋友圈,和朋友们互相发放红包,图个热闹,不能只去拿别人的红包 。”市民李方告诉记者,虽然每次刷的红包只有几块钱甚至几角钱,但感觉还是很开心很好玩,也拿出100元钱放到网络红包里,朋友能拿多少看运气了,完全图个乐。
抢红包为什么这么吸引人?市民姚女士的一席话道出了原因,她告诉记者:“这次活动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参加游乐园争抢奖品的时光,虽然奖品不值钱,但争抢过程中收获的快乐是很多的。所以发红包在我看来就是一种社交行为,让我和朋友们之间有了互动,感受到节日的喜庆,与其说是抢钱,不如说是抢快乐,把它看为一种游戏更合适。”
别为了抢红包当低头族
长沙市社科联主席贺代贵认为,赠送红包之所以能够“发酵”出年味,完全是由于这一传统习俗附加着一种特殊的文化仪式感。中国民间相传,红包最早起源于家家户户过年时放置于门口的一块红砖,以祈求新年好运。由此可见,红包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所承载的美好希望。如今,亲朋好友以网上发红包、抢红包这种最新的方式互赠祝福,送出的是对更融洽的关系和更幸福的生活的愿景。
他也提醒,如果年轻人为了抢红包而当低头族,那无疑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回家放下你的手机,多陪父母和孩子聊聊天、说说话、玩玩游戏,才是对亲情更好的慰藉。
(2015-02-20 11:05:05)
【延伸阅读】警方提醒:“低头族”易成扒窃对象
新华网西安11月17日电(记者杨一苗)如今,“低头族”越来越多,尤其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很多人都拿着手机在刷微博、看朋友圈,陕西公安部门发布预警,提醒“低头族”“挎包女”注意财产安全。
曾经有警方做过统计:他们的20个便衣小组分别搭乘不同公交车,每天最长搭乘超5小时,结果发现,八成的扒窃案件受害者都是“低头族”。据了解,青年女性群体容易成为扒手的下手对象,特别是有些穿着时尚的女性,她们中意低头玩手机和挎着一些样式好看却感知度低的挎包,对身上的财物安全没有警觉。因此乘坐公交出行的青年女性,要提高防扒意识,随时留意身上财物和周边人员,最好将背包和挎包放在胸前等可视范围内。
同时民警还提醒,公交车内的扒手与一般的乘客有明显的区别:扒手通常有位不坐、有空位不占,并在车厢内往返走动,他们的注意力不在寻找座位,而是四顾张望车内乘客。
(2014-11-17 12:10:33)
闂傚倷绀侀幖顐﹀磹缂佹ɑ娅犳俊銈傚亾妞ゎ偅绻堥、娆撴倷椤掆偓椤庡繘姊洪幐搴㈢叄闁告洘蓱缁傛帒鈽夐姀锛勫弳濠电偞鍨堕悷褔鎮¢鐐寸厵妤犵偛鐏濋悘顏堟煙瀹勭増鍤囩€殿喗鎸抽幃銏ゅ川婵犲啰妲曢梻浣藉吹婵敻宕濋弴鐘电濠电姴娲㈤埀顒€鍊块崺鈩冨閸楃偞璐¢柍褜鍓ㄧ紞鍡樼濠婂牆绀傚┑鐘插绾剧厧霉閿濆娑у┑陇娅g槐鎺楀矗濡搫绁悗瑙勬磸閸斿矁鐏掗梺鍏肩ゴ閺呮粓骞嗛敐鍛傛棃鎮╅棃娑楃捕闂佽绻戠换鍫ョ嵁婢舵劖鏅搁柣妯哄暱閸擃參姊虹化鏇炲⒉婵炲弶绻勭划鍫⑩偓锝庡枟閸嬶綁鏌涢妷鎴濇噹閳敻姊虹紒妯尖棨闁稿海鏁诲顐㈩吋閸涱垱娈曢梺鍛婂姈閸庡啿鈻撻弻銉︹拺闁告稑锕ョ粈鈧梺闈涙处宀h法鍒掗銏犵<婵犻潧瀚Ч妤呮⒑閻熸壆浠㈤悗姘煎枤婢规洟鏁撻敓锟�闂傚倷鑳剁划顖炲礉濡ゅ懎绠犻柟鎹愵嚙閸氳銇勯弮鍥撳ù婧垮€栫换娑㈠箣閻忔椿浜滈锝夊箮閼恒儱浠梺鎼炲劤閸忔ê顬婇鈧弻娑欐償椤栨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