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10日报道 西媒称,世界总在不断地爆发战争。战争通常是男人之间的事,战场上常见的是男人之间的厮杀。尽管在人类战争史上她们属于少数派,但也不乏女性率领由女战士组成的致命军队参与战斗的例子。从匕首到卡拉什尼科夫——这就是她们手中的武器。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3月8日报道,人类历史上,世界各地的女性武装起来,为理想或者为了保卫领导者而参与战斗的例子不胜枚举。
她们当中就包括现在的库尔德娘子军。她们和男性同伴并肩作战,在剿灭“伊斯兰国”组织的战场上拼杀。面对美国领导的国际联军毫无效率的行动,在叙利亚参加打击圣战者的斗争的库尔德娘子军可谓巾帼英雄。
在利比亚,为保卫独裁者卡扎菲的性命,女性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直到他死亡。被称为“亚马孙卫队”的卡扎菲的女子卫队闻名于世。她们个个接受过严苛的军事技能训练。但是随着这位暴君的去世,一些他生前对许多女子卫队成员可能存在性侵行为的传言也被披露出来,从此有关卡扎菲女子卫队和她们在捍卫政权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神话也被拆穿。
说到女子军队,一定要说达荷美共和国(今天的贝宁共和国)的女战士们。她们和希腊神话中的亚马孙女战士一样,从年幼开始就接受军事技能训练,必须放弃家庭和夫妻生活。这支完全由女性组成的军队成立于17世纪末的非洲。当时的非洲在欧洲列强看来犹如一块等着被瓜分的蛋糕。
掌握着人数和技术上绝对优势的欧洲白人殖民者能够完全摧毁整个非洲,但因为有了这支女子军队的存在,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里,欧洲人的活动几乎被阻止了。
她们的战无不胜或许只能用她们血液中流淌的战斗基因来解释。从童年时期开始,她们就在战争中接受训练。她们手持步枪、长矛或匕首杀死敌人,吸他们的血,并把敌人的头颅当作战利品示众。
在席卷20世纪的大部分战役中都能看到女性的身影,从越南到南非;从阿根廷到塞浦路斯;从伊朗到北爱尔兰;从以色列到挪威。
现在,世界上仍然活跃着的少数几支女子军队,事实上全部都是男女混合的军队,虽然女性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相比男性仍处于劣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阿尔及利亚起义军女战士。(互联网图片)
【延伸阅读】导弹女兵苦与乐:维修战车伤和痛 闲暇绣花乐趣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女子导弹连女兵不怕脏不怕累,装备修理不再依赖男兵。吴忠勇摄
央广网3月9日消息(李松林 王豪)深秋北部湾,波诡云谲。海空之间,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演习激战正酣。“嗖!”一枚导弹在夜幕下划过一道美丽航迹,如脱弦利箭直刺目标。随着一声巨响传来,空中“敌机”瞬间化成火球。
战车内,从容驭控导弹射“天狼”的,竟是纤纤玉手——驻雁城某部女子导弹连的女兵们。作为我军陆军首支女子导弹连,该连组建两年来,在重大演训任务中表现出色,创造了某型导弹实弹射击多项全军纪录,被广州军区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队”“军事训练尖子连”,1次荣立集体三等功,日前,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2015-03-09 15:24:09)
【延伸阅读】 西沙女兵苦练射击 手枪上挂水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月8日,西沙女兵刻苦练习端枪臂力。3月的西沙海岛已烈日炎炎,南海舰队某水警区通信连女兵正在进行刻苦训练,她们用实际行动迎接“三八”妇女节的到来。新华社发(赵向虎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01年5月14日,西沙群岛迎来了首批7名海军女兵。此后,一批批女兵在被誉为“天的边际、海的尽头”的西沙群岛,共同承担着守卫西沙、建设三沙的光荣使命。十多年来,西沙女兵班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2次,曾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巾帼建功文明示范岗”,战友们亲切地称她们为“绽放在祖国南疆前哨的铿锵玫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月8日,在西沙永兴岛,女兵在练习双杠动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月8日,在西沙永兴岛,女兵们在训练间隙开展娱乐活动。
(2015-03-09 10:18:14)
【延伸阅读】落入日寇手中的中国女兵珍贵照片(组图)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占领南京后,为了和华北日军汇合,沟通华北、华中两个战场,日军决定打通津浦线,夺取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通枢纽徐州。
然而,不可一世的日军在徐州战场被李宗仁迎头痛击。1938年3月底至4月初,在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日军重整旗鼓,准备报一箭之仇,集华北、华中两大派遣军之力,围歼徐州之敌。
为了配合主力行动,日军大本营给当时驻扎在安徽芜湖的第六师团下达了明确的任务,即迅速组建支队,沿和县-巢县-庐县大道地区作战,咬住庐州方面之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她叫刘桂芳,是国军一名后勤卫生战士。1938年5月20日,她所在的部队在津浦线与日军交战数小时后失败,她落入日寇手中。照片中刘桂芳身着中国军队制式军装,女军人标准短发,表情无奈。
1938年4月23日,日军第六师团新组建的坂井支队从芜湖出发,连陷和县、含山、巢县。5月13日向合肥进攻,在合肥设防的第26集团军徐源泉部防守不力,合肥14日沦陷。6月2日,坂井支队沿安合公路南下,向安庆进攻。8日攻占舒城,13日攻占桐城,17日攻陷潜山。
第六师团又名熊本师团,与仙台师团并称日本陆军最强悍、最有战斗力的两支劲旅。而坂井支队则是由步兵第13联队、骑兵第6联队、野炮一个大队组成。在当年日军的战斗序列图中,我们看到,坂井支队当时的主官是第六师团步兵第11旅团的旅团长坂井德太郎少将。
根据刊登成本华照片的画报中的注释,“4月24日,中野部队……于当日下午占领和县”。中野,即坂井支队步兵第13联队的联队长中野英光大佐。
我们终于确认了入侵和县的日军。那么,这支部队当天在和县究竟有没有遭遇战斗呢?
在日本防卫厅防卫所战史室编撰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我们找到了有关1938年4月24日当天日军进攻和县的记载。其中清晰地写着,当天日军“没有遭到敌之抵抗而占领了和县”。
如果真是如此,成本华那两张照片究竟从何而来?
“她始终面露微笑毫无惧色,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国家”
有关成本华的寻访陷入了僵局,这两张照片的真实性似乎也让人怀疑。如果说尚存一丝希望的话,那就是找到当年这支日军部队的士兵。但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命题。
据史料记载,第六师团后来参加了太平洋战争,死伤惨重,全师团近3万人,最后在所罗门群岛投降时仅剩一千余人,几乎全军覆没。而且,当年的那些士兵还在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们委托一位旅居日本的朋友试着查找相关资料。2012年9月的一天晚上,突然接到了他的越洋电话,从语气中可以听出按捺不住的惊喜。
原来,日本陆军部曾于1940年让第六师团的老兵写了一系列回忆文章,并把这些手写的回忆稿装订成册,命名为《第六师团转战实话》,收藏在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我们这位朋友意外地发现了这份资料。
在步兵第13联队的回忆录中,竟然有关于1938年4月24日进攻和县的详细记载。上等兵东齐明在《和县含山巢县占领》一文中回忆道:
“攻占首都南京城之后,在芜湖养精蓄锐的我军部队,接到期待已久的新作战命令,于昭和13年4月23日离开滞留了将近5个多月的警备地芜湖。在与江上舰艇的紧密合作下,成功实现敌前渡江,于24日黄昏占领了芜湖西北的和县。道路被尽数挖断,车辆部队通过之苦实不一般。”
“进入和县我们第一次见到了女战士战死的景象。她的年纪约有二十二三岁的样子,袖章上写有‘中国女童军’的字样。据说她是拿着枪勇敢地作战到最后一刻,蒋政权煽动错误的抗日热潮,让如此柔弱的女子走上前线,这种非人道的行为是何等地令人憎恨。”
这本《第六师团转战实话》中,除了日军官兵们的回忆外,每次战斗都附有手绘的地图,详细标明了行军路线和每次战斗的伤亡情况。在这次进攻和县的战斗中,一个名叫“增田利”的日军上等兵负伤。
详细的文字以及图示,和我们之前所梳理的信息完全相符。虽然东齐明在回忆中没有提到“成本华”的名字,但是,比对画报中图片注释的信息——“和县城门上抓到的唯一敌军士兵、女俘虏成本华”,可以推定,东齐明所提到的女战士,就是照片中的成本华。
从东齐明的回忆中,我们了解到几个关键信息:1938年4月24日当天,日军占领和县,并非“无血占领”,他们遇到了中国军队的抵抗;东齐明看到成本华时,她已经被杀害。
让人有些不解的是,身为第六师团上等兵的东齐明极有可能亲身经历过南京大屠杀,目睹或参与过更残酷、更血腥的杀戮。他为何对一场小战斗中的这个女游击队员印象如此深刻?
对此,黄明忠深有同感。闲暇之余,他经常翻阅收藏的日本画报,在他的印象中,成本华的那张正面照片是刊登次数最多、时间跨度最大的。
他收藏的《日本的战历》由日本每日新闻社出版,昭和42年(1967年)4月5日再次刊登了成本华的这张照片。昭和54年(1979年)的8月25日,另一本同样由该社出版发行的《日本的战史-日中战史2》画报中,“庐州攻击坂井支队”一版,第三次刊登了同一照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38年《支那事变画报》临时增刊第16辑上的成本华照片。
《日本的战历》中的图片注释如此评价道:“昭和13年4月,在中国战场上俘获的中国军队女战士成本华,24岁,对于我军的刑讯,她始终面露微笑毫无惧色,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国家。”
黄明忠觉得,日本画报反复刊登成本华的这张正面照片,说明“他们对对手的英雄也同样是崇敬的”。
这一想法和樊建川不谋而合。他认为,这些日文的注释,字里行间透着对成本华的敬意,这是日军“对可敬对手的尊敬”。
(2015-03-09 09:51:00)
【延伸阅读】天涯女兵:屡建功勋的西沙女兵班(组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月8日,西沙女兵刻苦练习端枪臂力。 3月的西沙海岛已烈日炎炎。南海舰队某水警区通信连女兵正在进行刻苦训练,她们用实际行动迎接“三八”妇女节的到来。 2001年5月14日,西沙群岛迎来了首批7名海军女兵。此后,一批批女兵在被誉为“天的边际、海的尽头”的西沙群岛,共同承担着守卫西沙、建设三沙的光荣使命。十多年来,西沙女兵班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2次,曾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巾帼建功文明示范岗”,战友们亲切地称她们为“绽放在祖国南疆前哨的铿锵玫瑰”。新华社发(赵向虎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月8日,西沙女兵班长帮助战友纠正枪械动作。 3月的西沙海岛已烈日炎炎。南海舰队某水警区通信连女兵正在进行刻苦训练,她们用实际行动迎接“三八”妇女节的到来。 2001年5月14日,西沙群岛迎来了首批7名海军女兵。此后,一批批女兵在被誉为“天的边际、海的尽头”的西沙群岛,共同承担着守卫西沙、建设三沙的光荣使命。十多年来,西沙女兵班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2次,曾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巾帼建功文明示范岗”,战友们亲切地称她们为“绽放在祖国南疆前哨的铿锵玫瑰”。新华社发(赵向虎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月8日,在西沙永兴岛,女兵在练习双杠动作。 3月的西沙海岛已烈日炎炎。南海舰队某水警区通信连女兵正在进行刻苦训练,她们用实际行动迎接“三八”妇女节的到来。 2001年5月14日,西沙群岛迎来了首批7名海军女兵。此后,一批批女兵在被誉为“天的边际、海的尽头”的西沙群岛,共同承担着守卫西沙、建设三沙的光荣使命。十多年来,西沙女兵班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2次,曾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巾帼建功文明示范岗”,战友们亲切地称她们为“绽放在祖国南疆前哨的铿锵玫瑰”。新华社发(赵向虎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月8日,在西沙永兴岛,女兵们在训练间隙开展娱乐活动。 3月的西沙海岛已烈日炎炎。南海舰队某水警区通信连女兵正在进行刻苦训练,她们用实际行动迎接“三八”妇女节的到来。 2001年5月14日,西沙群岛迎来了首批7名海军女兵。此后,一批批女兵在被誉为“天的边际、海的尽头”的西沙群岛,共同承担着守卫西沙、建设三沙的光荣使命。十多年来,西沙女兵班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2次,曾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巾帼建功文明示范岗”,战友们亲切地称她们为“绽放在祖国南疆前哨的铿锵玫瑰”。新华社发(赵向虎 摄)
(2015-03-09 02:42:00)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锕€纾圭紓浣股戝▍鐘充繆閵堝倸浜惧銈庡亝缁诲牓銆佸▎鎾村€锋い鎺嗗亾妞ゅ骸绻樺娲箰鎼淬垻鍙勯梺鍛婃礃钃辩紒鍌涘笒閳藉濮€閿涘嫬寮虫繝鐢靛仦閸ㄥ爼鎮疯閹繝顢涢悙瀵稿幍濡ょ姷鍋涢悘婵嬫倶椤忓牊鐓欑€瑰嫮澧楅崵鍥┾偓娈垮枟閹告娊骞冮姀銈呭窛濠电姴鍟板Σ鏇㈡⒒娴h棄鍚瑰┑顔炬暬瀹曟繈寮撮悩鐢殿槸婵犵數濮村ú銏ゅ焵椤掆偓閸婂潡宕洪埄鍐嚤闁告鍋炵拹锟犳煃瑜滈崜銊х礊閸℃ḿ顩叉繝濠傜墕缁€鍌氣攽閻樻彃顏痪鍓у帶闇夐柨婵嗩槹濞懷冣攽闄囧▍锝囨閹烘鐭楁俊顖氭惈缁侇噣鎮楃憴鍕8闁告柨鐭侀悘鎺楁⒑閸忚偐銈撮柡鍛矒楠炲棝鏁愰崨鍌涙閹晠妫冨☉妤冩崟闂備浇顕х换鎴犳崲閸儳宓佸鑸靛姈閺呮悂鏌eΟ鍝勬毐闁告搩鍙冨铏瑰寲閺囩偛鈷夊┑鐐插级缁诲嫮鍒掗崼鈶╁亾閿濆骸鏋熼柛瀣剁秮閺屾盯濡烽幋婵囧櫣闁愁亞鏁诲铏圭磼濡皷妫ㄩ梺绋挎捣閺佽顕i銏╁悑闁告侗鍨卞▓鏇㈡⒑閸涘﹤濮堥柛搴″暱閳绘捇寮婚妷锔规嫼闂佸憡绋戦敃銉х矆閳ь剟姊洪棃娑欏瀹€锝堟硶閸掓帡顢橀姀鐘碉紲濠电娀娼х€氼亜效濡ゅ懏鈷戦柣鐔稿娴犮垽鎮楀鐓庢灓濠㈣娲熼弫鎾绘晸閿燂拷闂傚倸鍊烽懗鍓佸垝椤栫偛绀夋俊銈呮噹缁犵娀鏌熼幑鎰靛殭闁告俺顫夐妵鍕籍閸ヮ灝鎾趁瑰┃鍨偓鏍崲濞戙垹绠i柣蹇旀た娴滄粓顢氶敐澶婄闁兼亽鍎辨禒顖炴⒑閹肩偛鍔ら柛蹇斆‖濠囶敋閳ь剟寮诲☉娆愬劅妞ゆ牗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