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0年5月,德军绕过马其诺防线,横扫法国北部。英军只好从法国北部的敦刻尔克往英国本土撤退。图为敦刻尔克大撤退时,一名英国皇家海军士官扶着受伤的战友走上一艘驱逐舰。(资料图片)
《参考消息》3月3日报道 军事思想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先进或落后,是导致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根据未来战争特点,加强军事科学研究和武装力量建设,适时进行军事变革是夺取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环节,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条重要经验教训和启示。
英国忽视陆军吞苦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认为,“德国已被解除武装,俄国正处于革命痛苦之中,同法国和美国打仗的可能性很小”。基于这一认识,英国政府只专心于矛盾重重的帝国事务,把军事科研与武装力量建设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英国仍固守一战时的老经验,认为英伦三岛有海峡天堑,陆上有法国做屏障,因此强调空中封锁和海战,以发展海军和空军为主,企图通过海上争夺和空中轰炸破坏敌人的战争潜力制胜。因此,英国大量削减陆军军费,过于轻视陆军建设,忽视了大规模陆战的准备。
更有甚者,在希特勒大肆扩军备战、磨刀霍霍之时,英国的“和平主义”运动却达到了高潮。有人竟鼓吹“单方面裁军”,致使军兵种比例严重失调,陆军建设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导致在法国战场几乎全军覆没,教训是深刻的。
法军头脑僵化致惨败
法国的情况和英国几乎如出一辙。法国盲目地认为,它的军队是实力最强的军队。在它看来,德国的军备受到《凡尔赛条约》的严格限制,英国军队几乎都解散,其他国家非小即弱,根本算不上对手。正是基于对形势的这一分析,法国把国防建设视为可以慢慢来的软指标,对任何问题都是一拖再拖,毫无效率可言。1928年提出的国防动员法,拖了整整十年才获得通过。在国防部,当年的国防经费不知怎么用,以致1935年度拨款的60%不得不转入1936年度。有关国防工业的规划,武器的定型等,都成了在会议室里久议不决的研究课题,从而对法军建设产生了重大的消极影响。
号称欧洲头号陆军强国的法国,仍迷恋于凡尔登要塞防御取得胜利的光荣,拘泥于一战中阵地战的经验,过分夸张大地面专守防御的作用,以致法国不惜以每英里花100万美元的巨额耗资修筑的所谓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成为法国沦陷在历史上的纪念碑。
法国真正的错误是不曾将其装甲兵力集中在法比边界地区。法国并非没有战车,但却不曾将其组成完整的单位,主要原因是其最高领导层的军事思想整整落后了20年。若以战车数量和技术性能而论,法国还比德国居于优势地位。问题在于法国不会使用现代化武器。德法两国对战车的使用方法完全不同。德国把一切战车都编成装甲师和装甲军,而法国则把绝大部分战车都分散在步兵师中,到战争爆发时甚至连可用的装甲师都没有。至于有关坦克装甲战的理论和思想,德国方面在古德里安倡导和希特勒重视下已发展成相当完备的体系,而在法国几乎完全不存在。专凭这一点,即可解释法军何以惨败。
另外,法国地面部队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弱点又因缺乏空军支援而变得更加严重。其空军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想落伍的法国将领根本不了解制空权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在军事预算分配时,空军应得份额被陆军强占。总之,马其诺防线本身不应对法国败亡负有责任,真正应负责的是比马其诺防线更不灵活、更加僵硬、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法国军人的头脑。法国人的头脑何以如此僵硬?一战胜利者的自我陶醉是最重要的原因。他们一切的思想均以1918年的胜利为基础,而忘记了时间和潮流都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尽管青年军官不乏诸如戴高乐等有识之士,但毕竟官卑职低,对于国家军事战略根本不能发生任何影响。
美最初没做战争准备
美国也犯了一些严重错误。在欧战爆发后,美方仍错误地判断,日本会伺机北进,配合德国夹击苏联,根本没有想到日本会在1941年12月7日突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美国在二战初期奉行“坐山观虎斗”战略,认为不应急于参战,即使在法国战败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还声称,“当战与和的选择权尚在我们手中时,我们应选择避免冲突”。
此外,美国也没有把军事科研和军队建设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致使其军事科研与军队建设严重滞后。至1940年底,美国只有正规军26万人,加上国民警卫队23万人,也不足50万人。坦克只有500辆,武器弹药严重缺乏。在太平洋风云突变的紧要关头,守岛部队和太平洋舰队的官兵仍照例在周末休假。因此,当日机来犯时,珍珠港陷于一片混乱,部队严重受挫,大伤元气。
苏军初期失利须反思
头脑相对清醒一些的苏联首脑亦未能完全摆脱一战旧观念的影响,认为战争还会像以前那样,先进行边界掩护战,对德军突袭波兰和法国的战斗中出现的作战新特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对苏德战争爆发时间判断失误等原因,苏联没有及时安排新式武器的大量生产,部队装备陈旧,缺额很大。飞机80%陈旧,67%的坦克正在或需要进行大修或中修,新型坦克很少,而且刚刚装备到部队。火炮特别是防空武器和反坦克武器尤其缺乏。弹药严重不足,仅能满足一个月的作战需要。
苏军还没有独立的国防通信网络。平时没有建立紧急报知系统,上级指令无法及时传达给部队。战场建设速度缓慢,旧国境线上的边防工事大部已拆除,新国境线上的筑垒地域尚未完成。原定在西部修建的170个机场,绝大部分没有竣工。各级领导机关均未构筑地下指挥所。部队整编进展迟缓,缺额颇大,且部队的战备训练脱离现代战争的实际,平时缺乏打集群坦克、反空袭和组织协同动作的训练。
此外,由于1937至1938年肃反扩大化的影响,各级指挥人员和司令部人员军事理论水平、作战指挥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较差,大部分尚不具备与其职称相称的战役、战术素养。“大清洗”的后果,不仅使苏军丧失了大批有才干的指挥员,而且被迫害者的军事理论和所实施的战备措施同时遭到破坏和废除。如图哈切夫斯基元帅被处死后,他所提出的关于集中使用坦克的正确理论竟被斥之为“轻视人的作用”的“帝国主义军事理论”。坦克军的编制也一度被取消。尽管1939年后苏联对肃反扩大化的错误有所改正,但它对苏联军事科研与军队建设的恶劣影响和严重破坏,决非短时间就能消除。这也是造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严重失利的原因之一。
还有,苏联的军事理论片面强调了战略进攻,忽视战略防御的地位与作用,更没有考虑到,一旦经受不住敌人强大战略突袭时暂时实施战略退却的问题,不少官兵被俘,损失惨重,教训深刻。
战争是发展的,作战方法也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来源于战争实践又指导战争的军事思想、军事理论,也应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企图原封不动地以过去战争的老经验来指导下一次新的战争和与之相适应的武装力量建设,必然要遭到失败。军事思想落后必然挨打,这是二战中被侵略国家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沉痛的经验教训和重要启示。(作者: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研究员 彭训厚)
闁哄倻澧楀顔炬媰閿斾勘浠涢柨娑欑煯閹广垺鎷呴弴鐔告毆閻犳劕缍婇。鈺伱圭€n亜鍏婄紒浣靛妺缁变即宕ㄥΟ鑲╂惣妤犵偛鐏濋幉锟犳儍閸℃洝绀嬮悹鍥х墦閻涖儵鏁嶅畝鍐惧殲闁告洖銇樼粭鍌濄亹閹垮嫮纾�闁绘劗鎳撻崵顔芥交濞戞ê寮抽悹鍥烽檮閸庯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