閸掑棔闊╅崚鏉夸簳閸楋拷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沈孝泉:法德和解走出二战阴影

2015年03月03日 17:30  参考消息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沈孝泉:法德和解走出二战阴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3年9月4日,德国总统高克(左)和法国总统奥朗德一同在法国中部二战时遭纳粹屠杀的奥拉杜尔村向遇难者墓地敬献花圈。(路透社)

  《参考消息》3月3日报道 法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德国是战败国。二战后,这两个充满历史恩怨的欧洲大国摈弃前嫌、结成联盟。法德结盟平稳地走过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依然是引领和拉动欧洲前进的“火车头”。二战后70年的历史证明,法德结盟有效制止了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对二战后的欧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和平解决萨尔问题

  二战结束后,为了防止纳粹德国死灰复燃,法国政府最初的设想是肢解德国。这也是二战时期美、苏、英三大同盟国的主张,即将德国划分为四部分,分别由美、苏、英、法四国占领。为了满足法国的要求,美国同意萨尔地区脱离德国实现自治,经济上归并法国。

  萨尔地区位于德国西南边境,紧邻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是欧洲第二大原煤出口地。这个地区历来是法德两国争夺的对象。1947年,萨尔地区在政治上脱离德国,同法国结成货币关税同盟,法国不仅掌握了萨尔的经济命脉和煤矿资源,而且控制了防务和外交大权。

  然而,联邦德国随着自身政治独立性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对收回萨尔主权的要求日益强烈。二战结束后一段时间内,萨尔成为法德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法国从现实的力量对比变化以及自身和欧洲的长远利益出发,最终做出了同德国和解的选择。于是,双方在萨尔问题的反复谈判中相互做出妥协,1956年6月法德达成协议,萨尔政治上重新回归德国,并实行经济归并。德国则承诺提供法国经济发展所需的煤炭供应,并保证疏通法德边境的摩泽尔运河,以便法国洛林工业区得以向德国西南部地区扩张。

  《舒曼计划》“两全其美”

  长期争论不休的萨尔问题能够最终解决,也得益于法德煤钢联盟的构想。当时,法国经济学家让·莫内提出了法德两国联合经营煤矿业和钢铁业,取消这两大领域的关税和运输障碍的设想。这个设想既具有经济意义,也具有政治意义。从经济角度看,法德加强在煤炭和钢铁领域的合作将确保两国经济利益;从政治角度看,则是通过联合经营来遏制和监控德国这两大军火工业基本资源生产的发展。

  这一构想得到了时任法国外长舒曼的支持。1950年5月9日,舒曼发表声明正式宣布,倡议把法德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权力机构管理之下,建立煤钢共同市场。舒曼还提出,这一计划将向其他欧洲国家开放。这就是史称的《舒曼计划》。

  法德煤钢联盟计划提出后很快得到其他一些西欧国家的积极响应,1951年4月,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这西欧六国正式签订了“煤钢联营集团”条约,规定建立六国煤钢共同市场,取消内部关税,对煤钢生产和价格进行共同干预和协调。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六国进一步认识到,推进西欧联合必须从经济一体化入手,不仅在个别部门联合,而且应当扩大到整个国民经济。1957年3月,“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在罗马正式签署,从此,欧洲走上了经济一体化的道路。

  国际评论对《舒曼计划》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法国在美国竭力扶植、复兴德国的背景下,在迎合美国要求的同时,防止德国东山再起而设计的一个“两全方案”。《舒曼计划》的独创之处还在于,欧洲煤钢联盟的实质是各成员国对煤、钢两大工业部门主权的转移,这触动了传统的和根深蒂固的国家主权观念,开创了自民族国家诞生以来前所未有的先例。

  法德结盟正式启动

  在肢解德国的计划落空之后,法国政府转向寻求同德国实现和解。1958年9月,法国领导人戴高乐同德国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晤,标志着法德这两个世仇宿敌的历史性和解。1963年1月22日,法德友好合作条约在巴黎总统府爱丽舍宫隆重签字,史称《爱丽舍宫条约》。这项文件标志着法德两国互相厮杀和敌对的历史已经结束,法德结盟关系正式启动。

  《爱丽舍宫条约》规定,“两国政府在就所有重大的外交政策问题,首先是共同关心的问题上,采取任何决定前将进行磋商,以便尽可能采取相似的立场”,“两国有关当局将力求在战略和战术方面使双方的理论相互接近,以便取得共同认识”。这表明,法德两国关系远远超过了国家间双边友好关系,是一种涉及全面战略合作的结盟关系。

  法德结盟对法国来说十分必要。德国是不断壮大的“经济巨人”,因而对法国构成潜在的威胁;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德国又是个“政治矮子”,需要在国际上寻求“靠山”。为了避免德国完全倒向美国,法国通过政治结盟对德国施加影响、将其纳入自己的欧洲政策之中。显然,这是最好的选择。

  德国的反省与选择

  法德结盟也是二战后的德国进行深刻的历史反省后所做的战略选择。二战后德国历任总统和总理都在不同场合和时机代表德国人民对纳粹的侵略和屠杀行径进行反思和道歉。首任总理阿登纳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向法国“真诚道歉”。德国历届领导人都公开承认希特勒发动了侵略战争和杀害了600万犹太人的罪行。德国战后的这种态度获得了包括法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政治信任。这也是法德和解和结盟的政治前提。

  德国历届领导人不仅勇于反思历史,而且采取实际行动防止历史重演。戴高乐在法德结盟问题上向德方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接受欧洲现存边界的既成事实,二、永远不拥有核武器,三、对于德国统一问题“采取经得起任何考验的忍耐态度”。对此,阿登纳明确作出承诺,遵守战后边界,放弃拥有核武器的权利,同时还把德国50万人的军队纳入北约指挥之下,严格奉行防御性政策和接受北约军队在德国境内驻扎。

  在对法关系问题上,德方采取了明智和理性的态度。德国意识到,欧洲是德国真正的出路,而没有同法国的密切合作,则难以参与到欧洲建设之中,法国的政治作用不容否定。法德两国在共同推动欧洲前进的进程中,德国往往表现得十分低调。德国前总理科尔曾在私下表示,在欧洲问题上,德国经常把“在先权”让给法国,即使是德国原创的主意,也需要由法国出面提出,才能把事情办成。

  对德国来说,法德结盟是德国摆脱二战阴影、重返国际社会的最好选择,是融入欧洲、谋求经济发展的最好选择,也是在欧美之间搞平衡、维护本国利益的最好选择。(文/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沈孝泉)

(新浪军事)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濞嗐垼绻嬮崣鎴c€冪拠鍕啈

閸欐垵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 新闻少将郭正钢被调查 官媒:释放信号你懂的
  • 体育哈登踢詹皇禁1场 中国集团盼购篮网老鹰
  • 娱乐小糯米会说话啦!第一句喊爸爸 杨幂吃醋
  • 财经教授:打破能源垄断很可能带来更严重雾霾
  • 科技两会来了:科技行业都有谁去?
  • 博客李昕:听杨振宁讲与翁帆婚后生活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中学手机管理:定时开放40分钟通话期
  • 育儿保安性侵孩3年 家长不可缺位性教育!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