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招飞视觉片中,歼-20首次公开亮相
参考消息网2月28日报道外媒称, 在中国隐形战机的原型机歼-20被收入空军新的征兵视频后,这一机型实现了在屏幕上的罕见亮相。
据路透社2月27日报道,歼-20在2011年初进行了首次试飞,当时正值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访问中国之际。不过此后几乎没有这一飞机的影像流出。
在周四通过中国多家视频网站发布的这则名为《勇者的天空》的视频中,可以看到这款战机的短暂起飞画面。在激动人心的爱国口号的背景声中,它被夹在其他机型更老的战机的画面当中。
据媒体报道,空军发言人申进科表示:“新型战机呼唤新一代蓝天骄子。”他说:“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需要建设一支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空中力量。”
这段6分钟的影片分为“天空需要你”、“未来属于你”和“祖国召唤你”三部分。影片还展示了女飞行员和另一款新型飞机即运-20军用运输机的画面。
报道称,尽管中国仍处在隐形战机技术试验的早期阶段,任何隐形战机的部署可能还需要等上好几年时间,但是这项工作最终可能有助于缩小其与美国的军事差距。
报道称,在中国推进其对于南中国海大部分海域的主权声索之际,这些最新画面可能会加剧外界对于中国军力增强——包括其第一艘航母的入列以及新型反舰导弹和反卫星导弹的部署等——的担忧。
一些分析家表示,歼-20的图片表明,中国在研制一款F-22“猛禽”隐形战机的竞争机型方面可能正在取得比预期更快的进展。
【延伸阅读】专家:歼-20亮相空军招飞大片表明服役在即(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中国空军招飞视觉片中歼-20首次公开亮相
26日,中国空军发布招飞视觉片《勇者的天空》,国产新型战斗机歼-20也在该片中首次公开亮相。军事专家尹卓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这表明歼-20服役在即,预示着我国空军的装备技术又上了一个台阶,实现从四代机到五代机的跨越。
在空军招飞视觉片中,国产新型战机歼-20公开亮相,尹卓认为这传达出一个信息:歼-20即将服役。
尹卓表示,歼-20的服役预示着中国空军的装备技术又上了一个台阶,实现了四代机到五代机的跨越,隐身性能、数字化飞控系统、综合航电系统、有源相控阵雷达、超常规机动能力、超视距探测和打击能力等都有质的飞跃。“随着作战平台上了一个新台阶,驾驭它的飞行员的技术水平、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也要上一个台阶。”
据尹卓介绍,如今的飞行员大都达到了大学本科的学历水平,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今后在战术素养的培养和智力开发上,都具备了显著优势。“今后五代机或许不仅仅是作战平台,还将担任指挥功能,要求飞行员有一定的指挥能力,对飞行员的素质也要求大大提高。”(邱越)
(2015-02-27 09:06:00)
【延伸阅读】贺新年!2015号歼-20试飞高清图再曝光(组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网友再发布2015号歼20高清照,蒙皮凹线清晰可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5-02-26 10:14:22)
【延伸阅读】美媒称歼-20或被用来攻击美国航母:尚难比肩F-22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歼-20战机。
参考消息网12月30日报道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12月28日发表题为《中国像F-22一样对待歼-20》的报道称,尽管中国现在将出口其重18吨的歼-31隐形战斗机(出口型为FC-31),但不会出口成都飞机公司制造的更先进的歼-20飞机。
2011年,歼-20进行了首飞,此后又进行了多次飞行。最初的原型机至少有两款,2013年又出现了一种进行了几处修改的新原型机,据估计其重量最大可达36吨。尽管从正面看,歼-20看上去像美国的F-22战斗机,但其整体外形、重量和发动机功率更接近美国的F-15C战机。
换句话说,它长大约20米,翼展13.3米。歼-20的机翼面积和F-15C大体相同,比F-22小大约25%。更糟糕的是,歼-20的发动机功率与F-15C差不多,而F-22的功率则要高出65%。在补燃器打开的情况下,歼-20的功率高出F-15C,接近F-22的水平。但是,由于补燃器消耗的燃料太多,因此一次使用不能超过几分钟。新的歼-20机型似乎能够超音速巡航,这是F-22、欧洲战斗机和“鹰狮”战斗机等具有的性能。
歼-20飞机从正面直飞过来的时候可以隐形。但是从其他角度飞过,它就会“点亮”雷达屏幕。出于这个原因,歼-20似乎仍是一款验证机,而非一种即将量产的新型战机的原型机。中国暗示,歼-20是一种新的战斗机的基础,会经历许多必要的设计和外形上的变动才可以投入战斗。根据中国最近的战机开发计划,歼-20的开发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报道称,尽管歼-20的外形使其具有一定的隐形性能,但更大程度的隐形性能来自飞机机身上的特殊材料。现在尚不知道中国人在创造、窃取隐形材料或发动机的路上已经走了多远。中国很可能使用单架歼-20或者小型歼-20机群来寻找并攻击美国的航空母舰。要做到这一点,它需要F-22战机级别的发动机,而这种发动机仍在开发过程之中。
歼-20若要成为一种高级战斗机,还需要可以与F-35和F-22相媲美的电子设备。迄今为止,中国人在这方面还没有赶上目前的美国战斗机的水平。但是这种差距正在缩小,而且这一速度快于冷战中苏联人在军事技术上力争与西方平起平坐的速度。但苏联人没有做到这一点,而中国人认为他们可以成功。
歼-20的开发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人知道他们要拥有一种具有竞争力的隐形战斗轰炸机需要25年以上的时间。歼-20正在中国中部接受检测。双引擎的歼-20的重量似乎与30吨的F-15C大体相当。单引擎的F-35A战斗机为31吨,而双引擎的F-22比38吨略重一点。俄罗斯的T-50重约37吨。
中国还在开发其他支持技术,例如AESA雷达、高效的驾驶舱、隐形和将一切联系起来的软件。无论是开发还是模仿这种技术都不容易。无论怎样,歼-20是中国试图开发具有隐形功能的第五代战机的例证。
歼-31和歼-20进一步证明,中国决心开发自己的高技术军事装备。尽管中国迫切想要发展本国的先进军事技术,但它意识到这需要时间,需要付出比自己所预期的更多的努力。因此,中国人正努力避免俄罗斯人在这方面所犯的错误。这意味着要拥有不同类型的设计和开发必要的支撑产业。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时间,并会遭遇很多小的(有时是重大的)失败。
中国人的做法是正确的,而且他们愿意耐心等待,直到自己掌握了真正世界水平的军事技术。
(2014-12-30 10:15:52)
【延伸阅读】歼-20预计2017年投入使用 2020年后形成战力(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1月12日,广东珠海,中国J31隐形战机在珠海航展中。
11月11日至16日珠海航展期间,俄罗斯空军“勇士”、阿联酋空军“骑士”、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同台竞技。与此同时,诸多世界尖端战机珠海聚首,其中中国产“鹘鹰”歼-31战机和俄产苏-35战机更是备受瞩目。
如今,湛蓝的天空早已成为各国战机斗艳的舞台,竞相面世的第五代战机更成为超级明星。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已经开始服役的第五代战斗机,仅有美国洛克希德·马丁生产的F-22猛禽战斗机。除F-22外,各国还在研发阶段。
尚未正式服役的第五代战斗机还包括:美国的F-35、俄罗斯的T-50和中国的歼-20以及珠海航展亮相的中国产歼-31。
名词解释:五代战机
有关战斗机划分标准,一直让公众感到混乱,这个混乱其实源于划分标准不同。二战结束后,战斗机进入喷气时代,但东西两大阵营的冷战,使得对喷气式战斗机的划代出现两个标准——西方标准和前苏联(俄罗斯)标准。
美国原先一直将F-22称为第四代战机,但2009年俄罗斯将其新推出的T-50称为第五代战机,美国不甘示弱也称F-22为第五代,并将苏-27、F-16等称第四代(美国原一直称其第三代),实际上已经接受前苏联的划分标准,于是世界战机世代标准重新统一。目前,中文媒体中的“四代机”和“五代机”一般都指五代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歼-31(中国,未服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歼-20(中国,未服役)
歼-31(中国,未服役)
未来航母的舰载机
代号鹘鹰(英文名J-31)是中国正研制的双发单座中型第五代战斗机,于2012年10月31日首飞。
歼-31采用常规气动布局,具备DSI进气道、梯形主翼、倾斜双垂尾及内置弹仓等,其外观具有典型的隐形战机特征,预计定位是类似美国F-35闪电II攻击战斗机,与重型战机形成高低搭配。因为采用双前轮起落架,所以有分析认为,它有可能衍生出用于中国航母上的舰载机。
鹘鹰又名海东青,鹰科鸟类,东北亚矛隼的一种。传说中鹘鹰是“万鹰之神”,传说10万只神鹰才出一只“鹘鹰”。歼-31“鹘鹰”战机从开始研制起,就承担着中国航空人打破国外“五代机”一统天下的梦想。
歼-20(中国,未服役)
多用途重型歼击机
代号威龙(英文名J-20),是中国研制的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用于接替歼-10、歼-11等第四代机的空中优势,是中国多用途重型歼击机的未来。该机将担负我军未来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任务。
歼-20采用单座、双发、全动鸭翼及垂尾和可调DSI进气道,其机头及机身横截面大致呈五边形、双垂尾向外倾斜、弹仓及起落架舱门拥有锯齿边,这都是低可侦测性设计,是隐形战斗机的主要特征。侧弹舱采用创新结构,可将导弹发射挂架预先封闭于外侧,同时配备国内最先进的新型格斗导弹。预计2017年至2019年期间投入使用,2020年后逐步形成战斗力。首架工程验证机于2011年1月11日实现首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22(美国,现服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T-50(俄罗斯,未服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35(美国,未服役)
F-22(美国,现服役)世界性能最强战斗机
F-22“猛禽”是一种单座双引擎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每架造价3亿美元。
它的主要任务是取得并确保战区制空权,额外任务包括对地攻击、电子战和信号情报。F-22是目前现役唯一一款第五代战机,2005年陆续进入美国空军服役,取代上代的主力机种F-15鹰式战机。
作为当今世界性能最强战斗机,F-22被很多军迷认为是神一样的存在。它配备AN/APG-77主动相控阵雷达、AIM-9X红外线空对空导弹、AIM-120C/D中程空对空导弹、二维F119-PW-100推力矢量引擎、先进整合航电与人机界面等。设计上具备超音速巡航(不需使用加力燃烧室)、超视距作战、高机动性、对雷达与红外线隐形等特性。据估计其作战能力为F-15的2到4倍。
不过,该机的制造成本过高,让这款猛禽战机提前“夭折”停产。按五角大楼的说法,猛禽造价达1.5亿美元,但外界普遍认为实际造价超3亿美元。2009年,美国国防部建议停止接新订单,猛禽正式停产。最终美军订购187架猛禽战斗机。
T-50(俄罗斯,未服役)
兼具飞行性能与隐身性能
T-50战斗机是一款由俄联邦联合航空制造公司旗下苏霍伊航空集团主导,在“未来战术空军战斗复合体”计划下开发、生产的高性能多用途战机。
T-50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占机身总重25%,覆盖70%表面,钛合金占75%机体重量。其超音速巡航速度1450千米/每小时,作战半径1100千米,战斗负荷达7.5吨,内置3个武器舱,能实现飞行性能和隐身性能的良好结合。但T-50并未达到如F-22般的隐身能力,而是以复合材料、气动布局、抑压引擎特征等手段以达至低雷达、光学及红外线特征。
T-50完全发展后其隐身能力可达至F-35的水平,但具有更好的气动性能。2010年1月,T-50进行首次试飞。2015年,第一批T-50将交付俄空军,开始部队测试,然后组建飞行大队。2025年,俄将用T-50全部替换老旧的米格-29和苏-27战斗机。
F-35(美国,未服役)
F-22低阶辅助机种
F-35是一款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设计及生产的单座单发动机多用途战机,也是F-22的低阶辅助机种。
更通俗地说,就是F-35是因F-22造价太高,只能退而求其次的产品。该机预计2016年前后服役。此机种主要用于近接支援、目标轰炸、防空截击等多种任务,并因此发展出3种主要的衍生版本,包括采用传统跑道起降的F-35A,短距离起降/垂直起降机种F-35B,与作为航母舰载机的F-35C。
F-35作战半径超1000公里,具备有限的超音速巡航能力。F-35将是美国和其盟国21世纪的空战主力,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将装备超过2000架,取代F-16系列、A-10攻击机、F/A-18系列、AV-8B等,其他共同联合研发国家则装备710架。值得警惕的是,日本等国也参与研发F-35。2011年,日本正式决定将购买142架F-35。(赵海建、李明波)
(2014-11-20 11:05:00)
【延伸阅读】中国航母若采用弹射起飞 歼-20上舰优势超过歼-31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歼-31近日亮相中国航展现场。图片来源:航空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国产歼-20隐形战机
人民网北京11月4日电 (闫嘉琪)10月28日,第十届中国航展的“大明星”—歼-31“鹘鹰”战斗机飞抵珠海,准备参加11日在珠海举行的中国航展。歼-31将是中国首款正式公开的第四代战机,也是中国第一款在珠海航展亮相的具有隐身能力的战斗机。军事专家杜文龙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歼-31具备作为航母舰载机的条件,是否上舰,决定于航母发展需求。军事专家曹卫东认为,如果将来中国航母采用弹射起飞方式,歼-20作为航母舰载机会更有优势。
对于歼-31是否能够上航母,目前存在一些争论,有专家认为歼-31在对机翼、起落架等方面进行改进后,适合登上中国航母,也有专家认为,歼-31根本不是立足航母舰载机设计的,所以恐怕很难成为舰载机。
杜文龙认为,歼-31具备上航母的能力,关键的问题在于是否有相关需求。目前,现在高端的空中作战平台的设计遵循一机多用的原则,一款新型飞机不可能只干一件事,而是往往瞄准多个军种的需要,面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没有这个眼光,战机平台的潜力和发展空间会非常有限。从歼-31的基本尺寸以及其重要部位的设计来看,已经为上舰做好了准备。因为航母上空间最珍贵、最奢侈,如果用大型战机与航母进行匹配,在航母的存放空间、甲板面积一定的条件下,携带战机的数量较少,这样在海上作战行动中,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战机的出动架次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歼-31的外部尺寸来看,该机具备作为航母舰载机的条件。另外,双发动机的配置,也符合在高海况条件、或恶劣海况时的作战需要,因此,歼-31有可能成为我国未来中型航母匹配的航空作战平台。歼-31今后系列化的发展,将根据舰载航空兵作战能力的需求来确定。
在我国的新一代战机中,除了歼-31选项外,还有歼-20。歼-20起飞重量比歼-31要大,相比之下,歼-31和歼-20谁更适合登上中国的航母呢?曹卫东表示,这要看航母平台,如果航母是弹射起飞,用歼-20这种重型飞机会更好,因为其载弹量大,续航能力强;如果航母采用滑跃起飞,由于甲板跑道短,歼-20这种重型飞机起飞会比较困难,歼-31更适合。将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和作战需要,中国航母若采用弹射起飞方式,那么用歼-20作为航母舰载机会更有优势。(人民网-军事频道)
(2014-11-04 09:06:00)
【延伸阅读】美刊关注歼-20战机最新改进:中国航空巅峰之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正在试飞中的编号2012歼-20战机(资料图片)
参考消息网11月2日报道 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11月3日一期(提前出版)发表题为《歼-20隐形战机的设计特点是兼顾速度和敏捷度》的文章称,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歼-20隐形战机可谓是中国航空工程业的巅峰之作。
该机型的首架验证机在2010年年底突然亮相,2012年5月,又有一架类似飞机公开亮相。但这款战机的存在及发展情况此后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然而过去几个月,有两架大不相同的歼-20战机进行了首飞,其编号为2011和2012。
新式歼-20战机的出现与编号为2001的首架歼-20只相隔三年多一点的时间。因此,其中部分改动可能反映出通过飞行测试总结的经验教训。还有一些改动则是朝量产或小批量生产的目标迈出的一步。截至目前,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这款歼-20战机何时将入役。五角大楼在最近向国会递交的年度报告中说,该战机在2018年前不太可能具备作战能力。
但这款新战机的出现有助于证实,该战机的设计截至目前是健全的。据报道,所有4架验证机目前都部署在西安阎良空军基地。该基地是中国空军的主要测试场。当前的问题是,歼-20将在未来的空军中扮演什么角色?该战机不仅是中国首款隐形战机,也是该国规模最大的国产战术飞机。
对歼-20进行仔细研究的结果表明,西方或俄罗斯都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类似战机。目前可根据公开的卫星图像对该战机的尺寸进行准确估测,但侧重整机分析的过程中有时会错误评估该战机的某些特性。有关该战机的航电设备和制造材料的具体情况目前仍不确定。
歼-20的机翼和操纵面布局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F-22战机迥然不同。但两款战机的机身布局很相似,两个主弹舱都位于飞机腹部下方,侧弹舱都配有导轨发射空对空导弹,均位于进气口外侧下方。两款战机的主起落架都装在机身内、主弹舱的后方,两款战机使用的都是窄间距双发动机。但两款战机有个重大区别,即从机头到发动机排气管的长度,歼-20战机比F-22战机长9.5英尺(即长出17%)。因此我们有理由估计,歼-20的内部燃料负载量要比F-22战机高出40%。此外,较长的机身还会提高长细比,对减少跨音速阻力有好处。
尽管机身较大,但歼-20的空重可能与F-22战机很接近,其主要原因在于,歼-20战机的发动机动力较差,与F-22战机的F119发动机不同,歼-20战机的发动机没有大重量的二维推力矢量喷管。据信,歼-20验证机当前装配的是俄罗斯联合引擎公司生产的AL-31F发动机。这两款设计在推力方面存在很大区别:F-22战机的中间推力几乎可达到歼-20战机的加力推力,虽然联合引擎公司生产的较新款发动机AL-31/117S/117可能缩小后续款歼-20在这方面的差距。
与F-22相比,歼-20的常规环形喷口和机尾外形较不利于隐形,俄罗斯的T-50战机也是如此。但这一设计决定很可能是有意为之。虽然一些分析人士表示,飞机鸭式布局难以实现良好的隐身性能,但一名曾参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联合攻击战斗机早期研发工作的工程师表示,F-35最终采用的布局并不比三角翼鸭式设计更具隐身能力。
歼-20的武器布置与F-22很像,不同之处是腹部弹舱较短、较窄。歼-20战机显然只能装载4件与SD-10空对空导弹大小相当的武器。但该战机看上去足以装载体积较大的折叠翼导弹。据报道,中国正在谈判购买俄罗斯的Kh-58UShKE导弹,这是一款时速达4马赫的反雷达导弹。
因此说,歼-20战机的设计特点是一款空中格斗战机,其强调的是前向隐形能力、有效的高速空气动力学特性和航程,就自卫而言其内部荷载够用而敏捷度绰绰有余。鉴于歼-20战机当前使用的发动机并不先进,该战机拥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但该战机的缺点是体积大、造价昂贵。
鉴于中国在该地区的地理特点以及该国军事和地缘政治目标的侧重点是中国周边海域及岛屿这一事实,歼-20非常符合其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
从广义上讲,歼-20战机最终可能与苏联时期的图-22M2/3“逆火”式轰炸机十分相似——即集各种低风险技术于一身、效率高、实用性强,可为用户提供各种选择,而给敌人制造麻烦。
(2014-11-02 09:10:00)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