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17日报道 外媒称,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14日宣布,哥政府将与巴西和委内瑞拉共建世界上最大的生态走廊,以缓解气候变化问题并保护生态多样性。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2月14日报道,桑托斯在亚马孙特区首府莱蒂西亚召开内阁会议后表示,该走廊预计将包括1.35亿公顷的热带雨林。
哥伦比亚政府期待与巴西和委内瑞拉政府共同将这一生态走廊建设计划提交给今年底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该生态走廊或将以安第斯、亚马孙和大西洋三个单词的首字母“A”命名为“3A生态走廊”。
桑托斯表示:“这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生态走廊,并将为哥伦比亚保护生态多样性乃至全人类的环保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桑托斯表示,他将亲自把这份提案交给巴西总统罗塞夫和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他说:“我承诺将与罗塞夫总统和马杜罗总统对话,我们将为在年底前确定一份具体的提案而展开合作。”
他还透露,挪威和德国承诺提供650万美元的资金推动亚马孙地区环保技术的发展。
桑托斯表示,这些资金将用于减少滥砍滥伐现象。目前,哥伦比亚每年有10万公顷的森林被砍伐。
桑托斯指出,生态走廊将使依靠农牧业、矿产和石油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活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兼容。
【延伸阅读】中国6个自然保护地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
中新社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 丁栋)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30日在北京举行IUCN绿色名录中国自然保护地颁证仪式,中国五大连池等6个自然保护地入选首批名录。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1948年在瑞士格兰德成立,是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国际环保组织,在拯救濒危动植物种、建立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首批最佳管理自然保护地绿色名录,收录了8个试点国家的24个自然保护地,中国有6个自然保护地入选,包括黑龙江五大连池、四川唐家河、湖南东洞庭湖、陕西长青、安徽黄山和吉林龙湾群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章新胜在颁证仪式上表示,IUCN绿色名录旨在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是全球首个判定自然保护地管理有效性的国际标准,入选首批绿色名录的有澳大利亚、韩国、肯尼亚、哥伦比亚等8个国家。中国6个自然保护地入选IUCN绿色名录,证明了中国自然保护地的有效管理得到国际组织的认可。
截至目前,中国共建立了2697个自然保护区,2855个森林公园,707个湿地公园,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约有8000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超18%。
中国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封加平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本次入选绿色名录的自然保护地是中国自然保护地的典范,中国将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扩大自然保护地规模。
“中国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的自然保护地为全球应对生态挑战提供了丰富经验,”中国住建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章林伟表示,中国将借助绿色名录这一国际平台,推广中国的先进经验,增进国际交流,加强中国风景名胜区的有效管理。(完)
(2015-01-30 17:30:14)
【延伸阅读】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428个
新华网北京1月16日电(记者吴晶晶)记者16日从中国环保部获悉,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公布内蒙古毕拉河等21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至此,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428个,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的15.9%;面积达9466万公顷,分别占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和陆域国土面积的64.7%和9.7%。
据介绍,新建的这一批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涉及15个省份,总面积62万公顷。从生物多样性方面来讲,该批自然保护区保护了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大熊猫、雪豹、金丝猴、丹顶鹤、巨蜥、紫貂、黑鹳等3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鹅喉羚、黄喉貂、棕熊、猞猁、仙八色鸫、地龟、虎纹蛙等133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东北红豆杉、海南苏铁、伯乐树、坡垒、光叶珙桐、独叶草等12种,以及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大别山五针松、桫椤、闽楠、土沉香、对开蕨、中华结缕草等93种。
从全国保护体系来看,该批自然保护区对于完善和优化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布局有着重要作用。其中,黑龙江太平沟自然保护区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放生的东北虎“库贾”造访的区域,加上老爷岭东北虎自然保护区,与中俄多个东北虎保护区接壤,是全球东北虎保护网络的重要生态廊道;河南大别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别山腹地江淮之间,是西南生物区系、华中生物区系和华东生物区系发展扩散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广西七冲自然保护区位于五岭、大瑶山、大桂山包围的腹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带,对于贯通生物廊道、连通保护区群具有重要价值;四川千佛山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大熊猫岷山B种群的重要栖息地和重要扩散区,同时也是大熊猫岷山A、B种群的关键连接地带,另有种群数量较大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川金丝猴广泛分布。
环保部负责人表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有效措施。要依法管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是要防止不合理开发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不利影响。要妥善处理自然保护区工作与当地经济发展和周边社区居民的关系,推动社区共管,也要从国家层面实施生态补偿政策来给予支持。
(2015-01-19 15:24:22)
【延伸阅读】美国旧时核设施变自然保护区 牧羊人欲放羊助除草
中新网2月2日电 据外媒报道,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洛基弗拉茨(Rocky Flats)野生动物保护区曾是美国核武器制造厂所在地。由于担心放射性污染问题,保护区280多公顷的草场除草工作成了难题。但一名牧羊人表示,她可以把自己的羊赶到当地,为保护区“除草”。
报道称,由于洛基弗拉茨野生动物保护区曾经是核武器工厂的所在地,美国当局担心通过放火烧草的方式除草,可能会导致当地的放射性钚扩散。
对此,牧羊人拉尼•马姆伯格(Lani Malmberg)表示,她可以把自己的羊群赶到保护区,让羊群来消灭这些草。她还表示,她的羊不会因为吃了保护区的草而受到伤害。
拉尼•马姆伯格拥有杂草科学学位,她表示,由于洛基弗拉茨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土地曾暴露在有毒金属之下,因此放火烧草并非明智之举。
但科罗拉多州当地渔业和野生动物管理部门表示,由于保护区缺少围栏以及管理人员,因此暂不考虑放牧除草。
(2015-02-02 15:06:14)
【延伸阅读】多国保护区在长白山筹建“国际自然保护区联盟”
中新社长白山9月12日电 (李彦国 黄杰)12日,来自中国、俄罗斯、南非、印尼等国家的30余个保护区代表齐聚吉林长白山,筹备建立“国际自然保护区联盟”,以加强跨国、跨区域物种的保护监测与科学研究,同时分享保护成果、科研成果和管理经验。
当天,与会的保护区代表讨论通过了《国际自然保护区联盟章程》(草案),表决通过了执委会、顾问委员会、秘书处以及首席科学家候选人名单。
记者了解到,建立“国际自然保护区联盟”的具体构想,系由中国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出。经过与国际动物学会、中国林业局等相关单位进行一年多的磋商,现拟将“国际自然保护区联盟”设在国际动物学会,作为国际动物学会所属工作委员会进行申报成立。
在长白山举行的筹备会议上,有30余个中外保护区申请成为“国际自然保护区联盟”成员单位,近10个保护区申请成为“国际自然保护区联盟”观察员单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自然保护区联盟”首席科学家候选人解焱表示,在过去,自然保护区之间的交流合作非常少,这个联盟的成立,将从根本上促进各国保护区之间在保护经验、管理标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对于成立保护区联盟后将展现出来的具体效果,解焱举例说,“比如保护某种长距离迁徙的物种,它往往不是一个保护区能解决的,这需要很多保护区一起来合作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根据当日会议制定的2014至2015年联盟工作计划建议草案,下一步有关各方将展开对现有保护区有关组织的情况进行分析,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建立联盟网站(中英文);制定联盟成员保护区迁徙物种保护工作计划等。(完)
(2014-09-12 21:56:13)
闂備礁鎼崐缁樻櫠濡も偓椤繈顢欓悙顒€顎忛梺鎸庢煣閸曟ɑ绂掑☉銏$叆婵炴垶鐟ч悡顖炴煙楠炲灝鐏柟宄版嚇瀵挳鎮㈤崨濠冪槕闂佽崵濮甸崝鏇犵礊婵犲洢鈧倿鍩℃导鍗炴贡閳ь剨缍嗘禍婊堝礂婵犲嫮纾煎ù锝夋涧婵¤櫣绱掗崣妯哄祮鐎规洏鍔岃灒闁兼祴鏅滈幆锝呂旈悩闈涗粶闁诲繑绻堥獮澶愭晸閻樺啿鍓梺绯曞墲濞叉繄绮堢€n喗鍋i柛銉戝懎鈪甸梺缁樼◤閸庣敻寮鍛殕闁告劖鍎冲▓鏌ユ⒑閸涘﹥绀€闁靛洦岣跨划顓㈠磼濠靛嫪姹楅梺鐟扮仢鐎氼喚澹曢敓锟�闂備胶绮崝妤呭箠閹捐鍚规い鏃囧Г娴溿倖绻涢幋鐏活亜顕i幎鑺ュ仯闁搞儳鍏樺顕€鏌涙惔顖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