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加拿大新研发的步枪造型奇特(美国大众科学网站)
参考消息网2月14日报道 美媒称,也许加拿大武装部队正在对付无人知晓的食人雪怪?说不定他们正在参与一场与大脚野人及其驼鹿部队争夺西北航道的秘密战争?不过现实是,加拿大是北约成员,时常要参加海外战争;2001年起加拿大部队与美国部队一起在阿富汗作战直到2014年3月。好吧,为了让加拿大准备好应战下一个敌人,科尔特防务公司刚刚发布了一段为加拿大部队设计的新枪支样品视频。这枪看上去非常怪异。
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2月12日报道,这支新枪的弹匣是从扳机后面而不是前面装入。这一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步枪能在保持威力的情况下变得更短。该枪也可装配枪榴弹发射器或者霰弹枪。霰弹枪适用于近距离射击,而枪榴弹发射器比手抛小型炸药有更远的射程。主枪管可发射北约标准的5.56毫米子弹。未来的开发计划还包括智能瞄准系统。
为加拿大国防研究发展局制造的这种步枪自2009年开始开发,为的是让加拿大部队拥有更轻巧更精良的武器。从外观看,它似乎显得并不轻,连加拿大国防研究发展局的评论也只是称它会比加拿大目前使用的科尔特C7突击步枪“略轻”。该步枪还计划装配数据集成系统,这意味着它能收集信息,也能从指挥部接收信息。在战场上这对部队来说是很有用的,而且之后这些数据也能为加拿大枪支制造商生产更先进的枪支提供帮助。
【延伸阅读】盘点4种过时的美军武器:M-16步枪又上黑名单
参考消息网1月22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1月17日发表题为《现在就需要退役的4种美国战争武器》的报道称,美国号称拥有一些世界上最现代化的武器,但是美国武器库中也有许多已过盛年的系统。
下面列出的是美国应该扔到垃圾堆的4种武器系统。
1,LGM-30G“民兵”-3式导弹
LGM-30G“民兵”3式导弹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它是美国战略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最后一种仍在服役的美国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而比它更新、性能更强的LGM-118A“和平守护者”导弹都已经退役了。即使在苏联1991年解体、冷战寿终正寝之后,这些远程的“民兵”-3导弹仍默默地高度警惕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虽然这种导弹已升级多次,但是它们过于陈旧,维修费用越来越昂贵。美国空军虽然负责维护核武库,但他们也不是这些系统的好管家。不良行为十分猖獗,许多军官被发现考试作弊和虐待下属。士气几乎降到谷底。
同时,这些武器到了某个时候需要被更换,而这将耗资数十亿美元。但美国真的需要(由陆基洲际导弹、潜射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组成的)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吗?发生核战争的渺小机会值得花费数十亿美元来维持陆基洲际导弹部队吗?这是政策制定者在投入巨额纳税人资金之前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问题。一个几乎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美国海军的潜射导弹更具生存能力。人们可能认为,对美国纳税人来说,拥有强大的海基威慑力量可能是更好选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在迈诺特空军基地,美军士兵正查看“民兵”-3导弹。(美联社)
2,波音公司的F/A-18A/B/C/D“大黄蜂”战斗机
波音公司F/A-18“大黄蜂”曾是一款优秀的战斗/攻击机,用于取代美国海军的A-7“海盗”II式战斗轰炸机和F-4“鬼怪”II战斗机,并增强“雄猫”F-14战斗机的战力。尽管所谓的具有“遗产”性质的“大黄蜂”仍是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海军的优秀战机,但毕竟已垂垂老矣。事实上,海军被迫多次延长“大黄蜂”的服役寿命——从原先预见的6000小时延长到10000小时以上。
延长“大黄蜂”的服役寿命已经证明既昂贵又困难,其难度大大超出海军或波音公司的想象。再加上能够从事该项工作的技术人员不足,这就意味着需要修理的“大黄蜂”将大量积压。
此外,维护这些寿命延长的飞机(按照战斗机的标准而言已是老古董)变得越来越昂贵。可以说,根本不值得花这个钱。
相反,海军(以及国会)应该考虑提供经费,购买更多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以取代“大黄蜂”机队的“遗老遗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上F/A-18E“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照片。新华社/法新
3,雷神公司的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
雷神公司的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是上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时面世的,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空空导弹。相比其前任AIM-7“麻雀”空空导弹,AIM-120是巨大的进步,能够将惯性制导与主动雷达制导结合起来。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潜在的敌人已经学会如何战胜先进中程空空导弹。
这种导弹在数字射频存储(DRFM)干扰器面前不堪一击,而大多数俄罗斯和中国的最先进战斗机上已经有了这种干扰器。美国飞行员说,他们预计要击中一个目标,将不得不发射好几枚导弹。
这种导弹必须更换,宜早不宜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AIM-120中距空空导弹(图片源于网络)
4,M-16/M-4型自动步枪
美国陆军已经知道,自越南战争以来,长期服役的M-16及其后代M-4自动步枪都是糟糕的武器。但是,陆军仍坚持保留了M-16自动步枪及其衍生品。
M-16系列自动步枪的根本问题是其导气装置存在缺陷,前者的结构很容易结垢。这种武器必须时刻保持一尘不染——而在战斗中,这种事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用一种新武器来取代M-16系列,这个问题就没法解决。理想的方案是用一种气体活塞设计来取代,比如德国HK公司出品的HK416突击步枪。在其漫长的服役生涯中,M-16系列多次让部队失望,但是由于成本问题,陆军不会换掉它。不仅是像HK416突击步枪这样的武器贵得多,而且后勤体系也必须全面更新。这都是要花钱的,而陆军宁愿把钱花在其他优先事项上面。(编译/洪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美军在越战当中使用的M-16突击步枪(图片源于网络)
(2015-01-22 08:16:00)
【延伸阅读】“汉阳造”步枪:抗战枪械第一功臣 产量超108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抗日战争中,诞生于清末的“汉阳造”步枪是中国军队的主力枪械。无论国民党军队,还是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都大量使用“汉阳造”,而且该枪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44年,这些都说明“汉阳造”的性能是值得信赖的。
德国设计 中国制造
说起“汉阳造”,就不能不提到清末洋务派大臣张之洞,19世纪90年代起,他在湖广总督任内开办汉阳兵工厂,从国外购买专利,进行各类武器制造。在洋顾问的建议下,张之洞引进了德国步枪试验委员会设计的1888式7.92毫米步枪的图纸,该枪采用无烟火药和铜镍合金被甲弹头,在当时可谓“领风气之先”,即便日后德军自用的毛瑟M1898式步枪也只是在1888式步枪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
汉阳兵工厂从1896年开始正式仿制生产1888式步枪,当时定名为“八八式步枪”,但人们都习惯将其称为“汉阳造”。
初期生产的“汉阳造”,在枪管外加装一个隔热护手的套筒,因此被称为“老套筒”。从1904年起,汉阳兵工厂去除了这个实用价值不大的套筒,并将枪管加粗。之后,“汉阳造”又出现多种改进型,设计更趋合理。1939年,规模不断扩大的汉阳兵工厂将枪厂交给第21兵工厂,制造出来的步枪也改名为“汉式七九步枪”。直到1944年停产,“汉阳造”前后生产了将近半个世纪,总产量约在108万支以上,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用量最大的枪支型号。
看似落后 实则耐用
对于“汉阳造”步枪的品质,有些文章显得不太客气,认为该枪质量较差,与日军同类武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首先,“汉阳造”的质量出现起伏主要是由于战乱导致熟练技术工人大量失散,且优质钢材严重缺乏,枪的质量自然上不去。另外,许多“汉阳造”的使用时间长达半个世纪,枪支机件和膛线严重磨损,导致射击精度下降和故障增多。
事实上,整个抗战期间,八路军和新四军使用的步枪主要是“汉阳造”,特别是在抗战初期,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使用的步枪几乎全是“汉阳造”。在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第115师就是用“汉阳造”伏击了装备三八式步枪的日军,也就是从那时起,八路军才开始接触到日制三八式步枪。不过,要想从日军手中缴获三八式步枪很困难,因为日军往往在战败时破坏手中武器,所以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后期只有部分一线主力部队装备了日制步枪,大多数人民武装仍以“汉阳造”为主。
此外,“汉阳造”还是抗战期间唯一能在白刃战中与日军三八式抗衡的步枪,这是因为该枪较长,而且所配的制式刺刀全长51.8厘米(刀身39.5厘米),重约0.566千克,刺刀式样为单刃偏锋。可惜的是,“汉阳造”的制式刺刀产量只有枪支产量的九分之一,结果在战场上主要使用的还是各类杂牌刺刀。
总体而言,“汉阳造”在手动步枪为主的时代,本质上没有什么致命缺陷。当然,没有致命缺陷,不等于“汉阳造”就很完美。与同时代的其他手动步枪相比,“汉阳造”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缺点:一是退壳钩既小又单薄,用久了还会失去弹性,造成“滑壳”的故障;二是漏夹供弹具不能像桥夹供弹具那样把零散子弹装入弹仓,而且漏夹供弹具内的子弹打完前无法装弹,限制了步枪使用的灵活性。(石宏)
(2015-01-09 10:35:00)
【延伸阅读】两款俄制新式步枪都很优秀:俄军纠结 无法取舍
参考消息网2月5日报道 俄罗斯《消息报》2月4日发表题为《新型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和杰格佳廖夫自动步枪将在3月1日前投产》的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向本报表示,卡拉什尼科夫公司和杰格佳廖夫工厂将在今年2月分别投产AK-12步枪和A-545步枪。部队将在今年年底前结束这两种自动步枪的实验性使用,并根据结果选择一种配备在俄军的新一代作战装备“士兵”上。
AK-12步枪和A-545步枪在今年1月完成了国家检测。国防部测试了两种步枪的多支样枪,并确认AK-12和A-545基本符合要求。军工综合体消息人士对本报称,卡拉什尼科夫公司和杰格佳廖夫工厂已经解决了测试中出现的瑕疵并准备开始量产这两种步枪。
副防长尤里·鲍里索夫表示,“最终决定将在进一步的测试数据基础上作出,目前将试生产首批步枪,由此我们将大概搞清两种枪的造价,这也会影响国防部的决定”。
研发新一代自动步枪的目的是取代正在服役的AK-74M和为俄军今春即将使用的“士兵”作战装备配备武器。“士兵”属于第二代作战装备——整个系统一体化运作,比第一代轻1.5倍,防弹衣的防护级别提高,武器更先进(无论选用哪种步枪)。
国防部表示,在新一轮测试中,两种步枪将分别采购不少于100支,供地面和空降部队测试使用,并在今年的实地作战训练中检验步枪的各种性能。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事专家认为,杰格佳廖夫A-545自动步枪的射击速度和密集度高于AK-12。从射击体验来看,A-545的性能均衡且优越。而AK-12相比正在服役的AK-74M来说并没有太多不同,但士兵们普遍觉得AK-12更顺手。
军工高层消息人士表示,两种自动步枪在构造上都比现役步枪强,但考虑到造价可能倾向于选择AK-12。
战略和技术分析中心主任、军事专家鲁斯兰·普霍夫认为,由于缺乏新的弹药技术,枪械目前不可能出现革命性改进。他说:“所有枪械都是向目标发出子弹的结构,子弹才是关键。我们使用的弹药还是50多年前研发的,枪本身不会有什么实质性飞跃。因此选择哪种自动步枪,首先考虑的不是性能,而是造价和普及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AK-12突击步枪(图片源于网络)
(2015-02-05 10:27:15)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