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閺夊じ绨抽柛妤嬫嫹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安倍施政演说为历史战布局:对华友好 不提韩国

2015年02月14日 07:27  参考消息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安倍施政演说为历史战布局:对华友好不提韩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2日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

  参考消息网2月14日报道 日媒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月12日的施政方针演说中,将战后70周年的今年定位为“在积极和平主义旗帜下获得世界信赖”的一年。中国和韩国试图在今年将历史认识问题当作外交牌来打。为了给这场“历史战”布局,安倍将焦点放在了肯定战后日本的成就上。

  据日本《产经新闻》2月13日报道,“我们一心一意建立了民主自由的国家,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了贡献。” 安倍在演说中极力宣传战后70年日本所走过的道路。同时强调“今年是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和联合国创设70周年的节点”,用以扩大日本在不扩散核武器和联合国改革中的作用。

  安倍打算将“应该公平的评判现在日本的行动,而不是70年前的”(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语)这种声音向国际社会推广。

  关于对大东亚战争的历史认识,安倍一方面表示“将深刻反省”,另一方面提及在所罗门群岛和硫磺岛上收集遗骨的工作,指出“正是因为这些身系祖国未来、祈愿家庭幸福的崇高牺牲者,我们才有了现在的和平”。在此基础上,他表示将完善使解禁集体自卫权具体化的安保相关法制,将其视为战后一代人的责任。安倍还就修改宪法呼吁“扩大国民讨论”。

  另一方面,面对试图激化对日“历史战”的中国和韩国,安倍准备区分应对。

  针对中国,安倍继续沿用了去年秋天施政演讲时使用的“友好”一词,称时隔两年半实现的去年11月日中首脑会谈“朝着改善关系迈出了重要一步”。关于中国在包括钓鱼岛在内的东海上空划设“防空识别区”问题,安倍也停止了批评。

  然而,对于韩国,日本的立场是“不提及”。安倍列举了澳大利亚、东盟各国、印度等,称与它们在基本人权和法制等基本价值观方面相一致,却没有提到韩国。而去年秋天的施政演说中, 他还说与韩国“有着共同的基本价值和利益”。

  其背景是,韩国起诉《产经新闻》前驻首尔分社社长加藤达也诋毁朴槿惠总统名誉、执著于日韩间已经解决的慰安妇问题、不愿推进以安全合作为主的双边关系等。安倍对韩国的这些做法产生了不信任感。关于对日韩首脑会谈的展望,他也只是表示“对话的大门一直敞开着”。

  针对存在绑架日本人问题的朝鲜,安倍表示将本着“行动对行动”的原则继续谈判。

  关于日俄关系,在美俄关系因乌克兰局势恶化的背景下,安倍希望普京总统年内访问日本。

  安倍描绘的战略是,加强与澳印两国和欧洲国家等的联合,即使与中韩关系停滞,也可以通过“俯瞰地球仪外交”来弥补。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2月13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月12日在日本众议院发表施政演说时,进一步释放出希望改善与中国关系的愿望。

  在去年1月发表的施政演说中,安倍针对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等问题点名批评了中国。而在周四发表的演说中,安倍表示将从大局着眼,发展稳定的友好关系,不辜负国际社会的期待。

  安倍说:“日本和中国肩负地区和平与繁荣的重大责任,两国间有无法割裂的关系。去年11月,我会晤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确认了日中战略和互惠关系的基础,两国已经在改善关系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安倍还说,他希望跟中国发展稳定的友好关系,加深两国在不同领域的对话。

  安倍在演说中谈到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称日本在深刻反省的同时,也努力建设自由民主,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了贡献。

  

  【延伸阅读】外媒:安倍施政演说期待日中友好 与一年前迥异

  参考消息网2月13日报道 外媒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月12日在日本众议院发表施政演说时进一步释放出希望改善与中国关系的愿望。

  据美国之音网站2月12日报道,在去年1月发表的施政演说中,安倍针对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等问题点名批评了中国。而在2月12日发表的演说中,安倍表示将从大局着眼,发展稳定的友好关系,不辜负国际社会的期待。

  安倍说:“日本和中国肩负有地区和平与繁荣的重大责任,两国间有无法切割的关系。去年11月间的两国峰会期间,我会晤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确认了日中战略和互惠关系的基础,两国已经在改善关系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安倍还说,他希望跟中国发展稳定的友好关系,加深两国在不同领域的对话。

  安倍在演说中谈到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称日本在深刻反省的同时,也努力建设自由民主,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了贡献。

  安倍施政演说为历史战布局:对华友好不提韩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5-02-13 00:30:00)

  

  【延伸阅读】日华媒评安倍施政演说五看点:为长期施政铺路安倍施政演说为历史战布局:对华友好不提韩国图为日本首相安倍2月12日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

  中新网2月13日电 本月1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众参两院发表施政演说。有海外华媒13日撰文指出,这篇施政演说,不仅显示出安倍给日本现实政治问题开出的种种药方,更明确突显出安倍试图掌握长期政权的施政路径。

  文章称,第一,安倍在这篇施政演说多次引用名人名言,并非是简单的玩“文艺范儿”。通常来说,在一篇演讲稿中,多次引用名人名言,不是简单地“掉书袋”,显示自己知识的渊博,而是为了显示自身对这些名人的景仰,唤起听众一种历史感和一种精神共鸣。

  文章称,安倍在这篇施政演说中,既引用了江户幕府末期试图“偷渡”美国的思想家吉田松阴“把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的话语,又引用了明治时期政治家岩仓具视“日本可能是一个小国,但只要国民一心、国力强盛,就可以成为世界上活跃之国”的论述;既引用了明治时代美术思想家冈仓天心“惟有变化才是永远不变的”的信念,又引述了战后首相吉田茂的“日本国民啊,拿出自信”的呼唤。

  文章指出,安倍其实是借此在演说中强调:明治时期日本人可以做到的事情,现在的日本人应该也可以做到;昭和时期日本人可以做到的事情,现在的日本人应该也可以做到。由此可见,安倍在施政演说中通过多次引用名人名言,希望今天的日本能够继承“明治的日本”、“昭和的日本”。

  文章随后指出,安倍没有说透的事情是:“明治的日本”、“昭和的日本”,正是近现代上走向对外扩张侵略的日本,前者所处时期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等,后者所处时期日本发动了对华战争、太平洋战争等。今天,日本人如果以“明治”、“昭和”的历史为自豪、为标杆、为国家未来前进的方向,势必重新走上历史的歧途。

  第二,文章认为,安倍在这篇施政演说中大打“温情牌”,是从感情上煽动民众支持他的“强军”政策。他在演说中,一会儿通过引用一位中学生的来信,夸奖自卫队在救灾中发挥的作用;一会儿讲述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找到二战时137具日军遗骨,并且完成了护送其返回日本的任务;一会儿强调为了收集二战时留在硫磺岛的12000多具日军遗骨,政府计划明年对该岛飞机跑道下的100个场所进行挖掘,让其早日回到祖国。

  与此同时,安倍表示,日本海上自卫队从2014年10月开始,派出训练舰队,历经5个月已完成了“远洋航海”任务。安倍在通篇的施政演说中,仅仅让“自卫队”这个名词出现了4次。但是,安倍温情脉脉“讲故事”后,是指出处于当前国际形势激烈的变化中,日本必须建立能对应一切情况的军事法律体制。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国民的生命和幸福的生活”。显然,安倍“醉翁之意不在酒”。

  文章还指出,第三,安倍在这篇施政演说中对华“示好”,收缩战线。在施政演说中,安倍还表示要积极改善对韩关系,“对话的大门永远敞开着”。要推助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访日,争取早日缔结《日俄和平条约》。对朝鲜则是继续贯彻“对话与压力”并行、“行动对行动”原则,努力解决绑架人质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积极推广“俯瞰地球仪外交”的安倍这次在施政演说中突然“变脸”,“软化”自己的对华态度,并不是改变了自己的初衷,而是迫于当前以及今后日本相当一个时期外交的“重中之重”将是“反恐”。在中东极端组织已经向日本“宣战”,声称“日本的恶梦已经开始”,“要继续给日本耻辱”的背景下,安倍不得不收缩战线,希望未来在“反恐”问题上获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文章称,第四,安倍在这篇施政演说中用三个“70年”,表示了自己的历史认识问题态度。时至今日,安倍对战争年间的慰安妇问题持“否定论”,对战争责任问题持“模糊论”,对包括“村山讲话”在内的日本政府历史认识问题持“修正论”。

  这次,他在施政演说中指出:今年是“战后70周年”;今年是日本遭到原子弹袭击70周年;今年是联合国创立70周年。他强调日本在战后70年已经成为一个“和平国家”,今后还要大力实行“积极和平主义”,并以优秀表现迎接80周年、90周年甚至100周年。

  文章认为,安倍通过强调日本遭到原子弹袭击70周年,表现出一种“受害论”,从而使“否定论”、“模糊论”、“修正论”、“受害论”形成具有安倍特色的历史认识问题“四论一体”。他强调联合国创立70周年,声称要“积极参与联合国改革”,而不再提“入常”,说明已经认识到这个目标达成的难度或者是不可能性。

  文章称,第五,安倍在这篇施政演说中高调倡导“战后最大的改革”,是意识到国内社会和经济问题的解决远远比外交、军事问题棘手。安倍第二次上台以后,出访国家之多达到日本战后领导人之最,提升军费之高达到日本战后历届政府之最。但对日本国内的诸多问题、痼疾,却仍未能有效应对。

  文章最后指出,从日本战后历史上看,安倍可谓是一个“理想的政治家”与“务实的政客”的结合体。安倍行走在“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之间,稍有不慎,就会跌下钢丝绳的。

  (2015-02-13 14:48:20)

  

  【延伸阅读】安倍施政演说提中日友好 “改革”一词反复出现

  安倍施政演说为历史战布局:对华友好不提韩国

  资料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中新网2月13日电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誓言要对经济、安保以及农业等各个重要领域展开“战后最大型改革”。他强调“安定”的政局是实施改革的一大要素。

  在对华关系上,安倍称日本和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繁荣负有重大责任,是无法分割的关系。去年与习近平主席的会见,是两国关系改善的重要一步,今后将在各个层面加深对话,从大局出发,发展稳定的友好关系,以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

  此间分析注意到,在去年9月份发表施政演说言及对华关系时,安倍就已改换口风,使出“友好关系”之说。

  媒体报道称,这是去年众院选战之后,安倍首次在国会内发表施政演说。在长达1.23万字的演讲稿里,“改革”一词反复出现。

  他指出,今年是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日本要在今年争取成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在决定发挥影响力的前提下,必须提出进行联合国改革。

  安倍还提及深化有关修宪的全民讨论。并将近60年来首次大幅修改农协制度、扩大自卫队任务范围的安保法制完善等,统统列入力争实现的“大改革”内容。

  日本舆论一般认为,安倍对此话题是避重就轻,以免太快让这一受争议的课题成为国会论点,阻挡了其它的内政改革。

  安倍在会上强调:“虽然说,每个领域的改革都不容易,但为了日本的将来,已不容逃避。我要对经济、社保、教育、外交、安保领域展开战后最大的改革。”

  在经济上,安倍指出,要确保高就职率和提升工资,以便使经济进入良性循环,从而摆脱通货紧缩。而要让日本经济能真正吹暖风,就必须展开社保改革,以及财政正常化。

  安倍在演说中透露,要改革农业以便完成日美正在磋商的泛太平洋伙伴贸易协议(TPP)。他说,开放的贸易政策,才能给日本带来利益。与美方协商的这份协议就快有好结果。

  在安保课题上,他表示,为加强日本的安全,将与美国在防卫合作方针上进行修订。与此同时,他重申,不会屈于恐怖主义,要在反恐上,与世界各国合作,做出一定的贡献。

  (2015-02-13 08:30:16)

  

  【延伸阅读】外交部回应安倍演说:望日方在军事领域慎重行事

  中国外交部:希望日方以实际行动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新社北京2月13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希望日方正确对待侵略历史,以实际行动走和平发展道路。

  有记者问:12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施政演说称,日本在深刻反省那场战争的同时,致力于建设自由民主国家,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了贡献。关于安保问题,安倍称应深化有关修宪的全民讨论,进一步完善安保法制。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华春莹说,我们注意到日本领导人有关表态。日本只有诚实面对过去,才能真实拥有未来。希望日方正确对待侵略历史,恪守迄今作出的郑重表态和承诺,在军事安全领域慎重行事,以实际行动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完)

  (2015-02-13 17:09:15)

  

  【延伸阅读】日媒:安倍修宪之路并不平坦 恐欲速则不达安倍施政演说为历史战布局:对华友好不提韩国资料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中新网2月13日电 围绕修改宪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前已经指示执政党与在野党进行谨慎协调,并拟定修宪主题。自民党方面则计划最早于今年2月下旬在国会的宪法审查会上展开具体讨论。对此,日媒13日撰文认为,安倍的修宪之路并不平坦,且欲速则不达。

  文章称,安倍本月4日与自民党宪法改正推进本部长船田元进行会谈时表示:“尽量在公开场合多听取意见,逐渐确定第一轮的修宪内容,应谨慎推进”。两人就预计在2016年夏季的参议院选举之后向国会提交最初的修正案和国民投票达成了一致,关于具体的修改要点,安倍表示自己暂不发表看法,显示出将关注执政党与在野党的调整进展状况。

  文章指出,修宪是安倍的夙愿,但他也在谨慎的寻找时机。安倍希望能获得包括在野党在内的赞成,而不是单靠执政党来强行推进修宪。在多数在野党反对修宪的背景下,如果强行通过决议,可能给国民留下不好的印象。为了能在作为“修宪最关键问题”的国民投票中获得过半数赞成票,安倍着眼广泛获得执政党和在野党的支持。

  与自民党联合执政的公明党的宪法调查会代理会长齐藤铁夫指出:“这与执政党是否在参众两院获得了3分之2的席位无关。不能光靠自民、公明两党。如果民主党不与自公两党联合提议,绝对是不行的”。计划与最大在野党民主党一同推进修宪。

  文章称,在参议院,执政党的席位数仍少于三分之二,要在2016年夏季的参议院选举中获得超过三分之二的席位也并非易事。修宪不是1次就能完成的,需要经过多次调整,因此安倍率领的执政党认为得到在野党的合作不可或缺。

  文章接下来发问:能最先让在野党达成妥协的修改要点是什么呢?作为有力选项,船田列举出了新设“紧急事态条款”。自民党于2012年出台的修宪案中提出应在宪法中加入新的规定等,包括日本遭受武力攻击和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因难以解散众议院,因此即使参众两院议员任期到期也可以对任期进行延长。

  民主党在2005年汇总的“宪法提议”中,将在宪法中写明紧急事态之际限制首相解散权等国家紧急权作为讨论点。虽然既有修宪派也有保宪派,不过在这一点上抵触并不大。在执政党与在野党相关负责人私下进行的磋商中,越来越多的观点预计紧急事态条款将成为核心。

  文章还指出,另外,财政方面的内容也是进行修改的选项之一。除了新设保持财政纪律的条款外,还将探讨明确扶持私立学校合法性的法案。

  原本被认为可能性最大的是在宪法中加入“环境权”方面的内容,但目前这种意见正在减少。原因是众议院宪法审查会成员2014年7月进行的欧洲考察。对于明确写明与环境有关的权利和义务的《葡萄牙宪法》,里斯本大学法学部的副教授戈麦斯表示“对权利进行规定是不正确的”。对此,齐藤回顾当时情况时表示:“对于专家认为没必要规定权利的意见感到十分震惊”。

  文章随后指出,那是否要将“环境权”作为公民的权利纳入宪法呢?如果设置这样的规定将对环境诉讼产生多大的影响呢?不少观点认为讨论这些议题需要一定时间。

  “在2016年秋季的临时国会上提出修正案,2017年上半年举行国民投票”。自民党的这一计划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执政党与民主党能否构筑信赖关系。

  民主党代表冈田克也表示:“安倍政权下的修宪必须慎重”,透露出对安倍的不信任。2007年,安倍第一次上台执政期间出台《国民投票法》之际,民主党曾对安倍急于通过该法表示出了反对。

  文章最后指出,因此,如果由安倍身先士卒,出面阐述各种意见,反而将引起民主党内部的反感,以致陷入无法获得多数派支持的窘境。安倍曾公开表示“修宪是我的使命”,但其最近开始避免做出类似发言的原因就在于此。所谓欲速则不达,对于安倍来说,要想修改作为核心的宪法第9条,或许需要采取不屈不挠的迂回战术。

  (2015-02-13 14:49:16)

(新浪军事)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婵炲棎鍨肩换瀣矗閹达絻鈧啰鎷犻崟顕呭晥

闁告瑦鍨电粩锟�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 新闻上海美领馆深夜遭轿车冲撞 哨兵受伤(图)
  • 体育CBA韦弗摔椅停6场 李春江指责裁判停2场
  • 娱乐房祖名获释 躲媒体飞车闯红灯场面惊险
  • 财经货币供应告急:增速创28年新低
  • 科技特斯拉中国乱象:销售不佳怪谁?
  • 博客专访梁文道:我在香港被骂作“港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超龄毕业生无法落户北京”成罗生门
  • 育儿保安性侵孩3年 家长不可缺位性教育!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