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閺夊じ绨抽柛妤嬫嫹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外媒:英美情报机构“秘密交易”被判侵犯人权

2015年02月08日 09:17  参考消息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参考消息网2月8日报道 外媒称,英国专门受理针对情报部门投诉的机构——调查权法庭——6日裁定英国情报机构政府通信总部在2007年至2014年12月期间进行的大规模互联网监视活动侵犯人权,这是调查权法庭设立15年以来,首次作出不利于情报机构的裁决。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2月6日报道,这项裁决主要针对的是政府通信总部自2007年起从美国国家安全局处获取在英国收集的数以百万计民众的电话和电子邮件内容的行为。法庭认为,在相关项目于去年12月向民众公开前,政府通信总部的做法属于违法,在此之后该部门将情报共享项目和相关保护措施公开,因而属于合法。

  美国国安局前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曝光多个西方国家情报搜集项目后,多个隐私权保护组织向英国调查权法庭提起诉讼,认为英国情报机构与美国方面共享情报属于违法行为。

  裁决指出,美国方面借助秘密情报监控项目获得大量英国个人的私人通信信息,“英国当局有关寻求获取、接收、储存和传输这些数据的做法违反了《欧洲人权公约》第八条和第十条之规定”,其中提到的条款主要涉及隐私权和言论自由。

  2014年12月,调查权法庭曾判定政府通信总部所使用的情报收集手段不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

  目前英国政府通信总部的类似做法已经合法,因为公民对于情报机构如何开展这样的活动已经知情。不过仍有观点认为搜集类似信息的系统本身就是非法的。

  英国政府一名发言人坚称,调查权法庭的裁决“并不要求政府通信总部就保护国家安全作出任何改变”。

  据路透社2月6日报道,英国一家法庭6日裁定,英国和美国情报机构之间情报分享的某些方面是非法的,这一引人注目的诉讼是由一些公民自由权团体提起的。

  调查权法庭裁定,截至2014年12月,政府通信总部获取美国国家安全局收集的英国人信息的做法属于非法,因为这种活动是秘密的。

  在斯诺登揭露了大规模监控行为后,“自由”组织、国际隐私组织、大赦国际等团体针对英国情报机构提起了诉讼。

  调查权法庭负责处理针对政府通信总部、军情五处和军情六处的诉讼案,这是该法庭15年来首次做出不利于这些机构的裁定。

  提起诉讼的团体称这一裁定是一大胜利。

  “自由”组织法律负责人詹姆斯·韦尔奇在一份声明中说:“现在我们知道,政府通信总部瞒着大众与美国国家安全局进行的秘密交易是非法的,侵犯了我们的权利。”

  外媒:英美情报机构“秘密交易”被判侵犯人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3年7月12日,莫斯科,一名俄罗斯新闻工作者打开网页浏览斯诺登最新讯息。新华社资料图 姜克红摄

  

  【延伸阅读】英法庭判决情报机构截收分享用户数据“非法”外媒:英美情报机构“秘密交易”被判侵犯人权英国政府通讯总部(GCHQ)截收大量公众的私人通讯。

  中新网2月7日电 据外媒报道,英国调查权法庭6日裁决,英国的秘密通讯电子监听中心英国政府通讯总部(GCHQ)在2014年12月前截收和分享大量公众的私人通讯违法。

  法庭裁决,在2014年12月前情报分享是非法的,因为关于英国获得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大量电子监视的“棱镜”计划和“Upstream”计划是保密的。

  报道称,此次裁决使英国调查权法庭在其成立后的15年历史中首次作出对情报机构不利的裁决。该法庭专门受理诸如英国政府通讯总部、军情5处和军情6处等情报、执法部门和公共机构权力滥用控诉。

  在美国前情报雇员斯诺登曝光美国监视丑闻后,国际组织进行法律诉讼时透露了美国和英国分享监视数据。

  法庭裁决,在2014年12月英国政府通讯总部获得美国国际安全局的数据已经合法,因为从那时起过去的英美关系的保密政策变为公开。

  (2015-02-07 11:54:23)

  

  【延伸阅读】前俄特工钋中毒致死调查:曾从英情报机构领薪水外媒:英美情报机构“秘密交易”被判侵犯人权这是利特维年科夫人首次为这项公开调查作证。

  中新网2月3日电 据外媒报道,2月2日,有关前俄罗斯特工利特维年科死亡事件所进行的公开调查听取了利特维年科夫人提供的证词,显示利特维年科曾从英国情报机关领取薪水。

  利特维年科的遗孀玛丽娜·利特维年科在对英国法庭举行的公开调查首次作证时说,利特维年科曾为一家英国情报机关做“顾问”,每月领取2000英镑的报酬。

  利特维年科夫人无法证实她的丈夫究竟为哪家英国情报部门工作,但英媒认为,这家机构是军情六处。

  利特维年科夫人还告诉法庭,利特维年科在1998年举行的一次记者会上声称自己得到过刺杀俄罗斯大亨别列佐夫斯基的指示。

  利特维年科在抵达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之后立即对一名英国警官说,“我是克格勃特工,现在要求政治避难。”利特维年科的政治避难申请得到了批准,并且开始得到别列佐夫斯基的经济支持。

  别列佐夫斯基后来停止付款,利特维年科从2004年开始为英国情报机构军情六处从事反有组织犯罪顾问工作,每月领取2000英镑的薪水。

  利特维年科夫人还告诉法庭,她的丈夫也在为西班牙情报部门工作,协助反有组织犯罪的调查。

  利特维年科曾供职于俄联邦安全局,因批评政府被开除后,于2000年到英国寻求政治避难,2006年10月获得英国公民身份。同年11月1日,利特维年科在伦敦市中心一家日本餐馆用餐后感到身体不适并入院治疗,11月23日不治身亡。英国警方随后宣布,利特维年科死于放射性元素钋中毒,属于谋杀案。

  去年7月,英国内政大臣特雷莎·梅宣布,英国将重新调查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中毒死亡案件。

  (2015-02-03 09:42:13)

  

  【延伸阅读】外媒:美俄谍战情节如冷战电影 情报机构伪装媒体

  参考消息网1月28日报道 外媒称, 美国司法部1月26日对一个俄罗斯间谍网的指控听上去就像是一部冷战电影。然而这一切却是在过去的3年里发生在纽约。美国和莫斯科的紧张关系目前已经上升至冷战后的最高程度。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1月26日报道,秘密碰头、传递文件、加密信息;利用金钱和美色作为招募工具;前往大西洋城调查一份伪造的赌场协议。

  据信这个间谍网是从一个大规模间谍计划中衍生而来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2010年击破了这一大规模间谍组织,逮捕了10名俄罗斯秘密特工。

  据路透社1月26日报道,美国检方称,侦破此次俄罗斯间谍案是依据对几十次与嫌疑人会面的跟踪和电子监视,包括有几次FBI特工假扮成想在俄罗斯开赌场的投资商与布里亚科夫会面。

  他们指出,布里亚科夫打探的消息“远远超出”他这个级别的银行业者所应关心的范围,包括有可能受到美国未来制裁的俄罗斯实体名单。

  曼哈顿的美国联邦检察官普里特·巴拉拉发表声明称:“现如今,一个俄罗斯银行业者来到纽约这种事本身不会引起注意,所以这些被起诉的俄罗斯间谍嫌疑人大概以为布里亚科夫不会被发现。”

  受到起诉的三名被告被控充当或帮助布里亚科夫充当俄罗斯特工和从事阴谋活动,他们因此最高可能被判处10年徒刑。

  据英国《卫报》网站1月27日报道,美国检方指称,受到起诉的三名俄罗斯人曾帮助“俄罗斯一家知名国有新闻机构”搜集对俄对外情报局有帮助的信息。

  起诉书没有指明是哪家新闻机构,但强调:“对外情报局前特工曾公开指认这家新闻机构有时被俄情报部门用来以新闻媒体身份作掩护获取和搜集情报。”

  近些年,克里姆林宫借助今日俄罗斯电视台和“卫星”新闻通讯社等机构推出英文版和在世界各地设立记者站来打入西方国家。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月26日报道,遭到美国间谍罪指控的波多布内曾说,当他加入俄对外情报局时,他并没有指望成为詹姆斯·邦德,但他认为自己可能“至少会成为一个人物”。他哀叹俄对外情报局已经失去了昔日光彩,但他同时说,在中东和亚洲的同事们仍表现出色。

  波多布内在一次对话中说:“并非一切都在退步。”他称赞对外情报局中负责非传统间谍活动的部门“S理事会”。

  波多布内说:“S理事会是唯一真正的情报机构。”他表示,由于有FBI的存在,俄特工在美国开展工作很困难。

  他曾说:“在美国,甚至连‘S理事会’都无法有效展开行动。FBI曾抓获10名俄特工。”他指的是2010年的逮捕行动。

  (2015-01-28 11:30:02)

  

  【延伸阅读】英媒:英国情报机构监控项目曾收集记者电邮

  中新网1月20日电 据外媒19日报道,“棱镜门”曝光者爱德华·斯诺登所公布的文件显示,由英国政府通信总部(GCHQ)所进行的大规模监控项目,曾收集过美英一些大型媒体机构记者的电子邮件。

  报道称,在GCHQ所进行的一次情报收集中,来自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路透社、《卫报》、《太阳报》、法国《世界报》等媒体记者的邮件被收集,并在内部网络上共享。

  文件显示,在2008年11月的一天中,GCHQ通过对网络光缆的监控,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内收集了约7万封电邮,其中包括这些记者的通信。

  这些邮件中,有一些仅仅是简单的公关群发邮件,但也包括记者和编辑就新闻报道进行讨论的通信。报道称,没有信息显示这些记者是否是被有意针对的目标。

  报道还表示,由斯诺登所披露的英国政府其他情报文件也表明,GCHQ在一次信息安全评估中将“调查记者”列为和恐怖分子或黑客同类的“威胁”。

  报道称,超过100名新闻编辑,其中包括英国所有的全国性报纸,已经签署了一封致英国首相卡梅伦的联名信,抗议情报机构窥探记者之间的交流。

  GCHQ的发言人称,他们一向以来的政策是不就情报问题发表评论。该发言人同时强调,GCHQ的所有工作都是按照严格的法律和政策框架内进行。

  (2015-01-20 09:48:36)

(新浪军事)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婵炲棎鍨肩换瀣矗閹达絻鈧啰鎷犻崟顕呭晥

闁告瑦鍨电粩锟�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 新闻中农办:转基因大有前途 中国不能落伍
  • 体育英超-切尔西2-1胜7分领跑 阿森纳遭逆转
  • 娱乐范冰冰李晨聚会照曝光 手执话筒嗨唱(图)
  • 财经大众速腾车主抗议给车后悬架打补丁
  • 科技快播CEO王欣等4名主管被公诉
  • 博客马伯庸:想远离癌症一定要知道的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留学中介哪家强:北京60家认证机构曝光
  • 育儿保安性侵孩3年 家长不可缺位性教育!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