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 外媒称,美国国务卿克里取消了原定2月4日至5日对莫斯科的访问。国务院发言人普萨基30日晚表示,克里近期内不计划访俄。她同时宣布,国务卿将于2月5日出访基辅,会见包括总统波罗申科在内的乌克兰政要。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网站1月31日报道,克里访俄本是由美方提议的。美国国务院还要求俄总统接见克里。此要求得到了初步应允:克里姆林宫预备在2月4日接待克里。然而,美国政府昨天证实了访问取消的消息,个中原因没有解释。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并未对此发表评论。了解俄美对话细节的消息人士透露:“这已经不是华盛顿最近第一次爽约了。例如,2014年1月,克里表示有意前往观看索契冬奥会俄美冰球比赛,随后又临时取消了行程。”另一位消息人士指出:“倘若下一次克里真的打算访俄,也没什么人会相信了。美国国务院试图制造建设性对话的假象,但实际上只是在玩把戏。经过了这几次反复,他们可能会大失颜面。”
不过,克里和拉夫罗夫还是会很快见面的:2月6日至8日,两位部长将参加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普萨基昨天表示,届时他们将单独举行会谈。预计除乌克兰局势外,两人还将商讨一系列棘手的双边问题。
据路透社1月30日报道,北约1月30日表示,它希望今年年底前在格鲁吉亚开设一个训练中心,暗示将加强与格鲁吉亚的关系,而这个前苏联共和国很可能与俄罗斯闹僵。
很久以来格鲁吉亚政府就希望加入北约。但俄罗斯一直说此举会威胁到它的安全。
克里姆林宫上月指责北约在把另一个前苏联共和国乌克兰变成“对抗前线”。现在,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陷入自冷战以来最严重的僵局。
北约副秘书长亚历山大·弗什博说,新的训练中心的设立是去年9月北约峰会上达成的一揽子提升格鲁吉亚防御能力计划的一部分。
弗什博在此间对记者们说:“我们希望该中心在今年年底前能投入使用。”
北约原则上已同意格鲁吉亚有一天将加入北约。但分析家们说,由于一些北约成员国不愿进一步触怒俄罗斯,因此这一进程被延迟。
弗什博表示,格鲁吉亚正在加入北约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但它拒绝设定时间表。
北约去年增加了其在东欧的军事存在,称有证据表明,在克里米亚半岛被吞并及乌克兰一位亲俄总统被推翻后,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策划和武装亲俄势力起义。莫斯科则否认支持乌克兰东部起义。
格鲁吉亚曾向阿富汗派兵支持北约的行动。
最近,美俄间谍风波闹得沸沸扬扬,两国间的间谍较量再次进入大众视野。间谍常与冷战挂钩,但其实,冷战结束20多年来,美俄间谍活动几乎从未间断。而今,间谍风波再次上演,既是冷战思维的延续,恐怕也与近一年多以来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一系列争端不无关联。小编将从此次事件说起,带您回顾冷战后美俄间谍战领域说不尽的话题。冷战后的“礼尚往来” 说不尽的美俄间谍风波
【延伸阅读】冷战后的“礼尚往来” 说不尽的美俄间谍风波
2015:“被钓鱼执法”的俄罗斯“间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间谍布里亚科夫庭审画像
美国联邦调查局1月26日高调宣布破获纽约俄罗斯间谍网,这一指控听上去颇像是一部冷战电影的情节。随后,俄罗斯指责这是新一轮“反俄运动”,这一言论将“经济情报搜集案”弄得沸沸扬扬。
美方共指控三名俄罗斯人为间谍。其中“主角”叶夫根尼·布里亚科夫现年39岁,为俄罗斯对外贸易银行驻纽约代表处副代表,联邦调查局指控他企图借银行职员身份的伪装在美国搜集经济情报并发展下线。另两人,斯波瑞舍夫和波达波尼作为使馆人员享有外交豁免权,检方仅对他们提出缺席指控。
对比以往发生在两国间的激烈谍“战”,此次风波的发生初看起来令人有些不解,但若将间谍案曝光还原至近期乌克兰东部战火再次升级、美欧指责俄为“罪魁祸首”、提出或进一步施压制裁这一背景,那么可能会多些理解的依据。
除却对三名间谍的指控,美国检方还声明,“俄罗斯一家知名国有新闻机构”搜集对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有帮助的信息。涉及到一家知名新闻机构并非小事,美俄间的紧张关系或可一窥。
无论事件如何收场,后续的发展或许少不了又一番搏眼球的明争暗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高调抓捕“俄间谍”或是报复斯诺登事件
俄罗斯指美逮捕俄间谍嫌疑人系“反俄”运动
2013:近10年间唯一被正式指认在俄从事间谍活动的美国外交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瑞安·福格尔事件受到极大关注,因为他是近10年间来首位被正式指认在俄从事间谍活动的美国外交官。
2013年5月,时年29岁的福格尔涉嫌征募俄情报官员为美国中情局(CIA)工作,遭俄反间谍人员“钓鱼执法”当场抓获,被指控试图策反一名俄罗斯反恐官员。
福格尔为中情局特工,对外身份是美国驻俄使馆三秘。他负责收集高加索地区反恐情报,调查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元凶塔梅兰即在其工作范围内。其准备招募的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高级探员。
在对福格尔进行抓捕时,他头戴褐色假发,随身还带着一套间谍工具套装,里面有其他乔装用品、一叠欧元及其一封写给他意图策反的俄罗斯特工的信。为了这次抓捕行动,俄反间谍人员布下天罗地网,筹备时间一月有余。
事后,俄情报部门曾吐槽美国中情局手法笨拙——用使馆人员身份作掩护,CIA仍然使用二三十年前对付苏联的老办法——但同时坦露“这一行动表明,美国对于在俄罗斯招募间谍非常急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媒:美俄间谍是如何“斗法”的?
2010:冷战后首次大规模间谍互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女版007”安娜·查普曼,《纽约邮报》称其拥有“维秘内衣女模的身材”。
令人惊诧的开始,匆匆的收尾,延续至今日的话题。
2010年6月底,俄罗斯11名10余年潜伏在美国的间谍遭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钓鱼"执法,随后被起诉。就在全世界都在电视与各种社交媒体上关注事件进展时,两国在时隔仅半个月后突然宣布采取“冷战方式”处理纠纷——在第三国奥地利“4换10”交换间谍,结局“皆大欢喜”。
其实,事件从一开始就不同寻常,因为美方爆出间谍案的时间点紧随“奥巴马邀请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吃汉堡并宣称两国关系成功‘重启’”之后。除此之外,11名间谍的数量及他们所担负任务同样令人讶然,后者包括获得“核武器、美国军备控制动向、伊朗、白宫传言、美国中央情报局领导层更迭、最近一次美国总统选举、美国国会和政党等”多领域情报。
然而,真正吸引大家目光的是,部分间谍是几乎可媲美大片主角的帅哥美女,他们学历高,住豪宅。其中有4对夫妻,而子女皆不知父母的真实身份。
在所有人中,安娜·查普曼最为引人瞩目,《纽约邮报》形容其拥有“维秘内衣女模的身材”。曼哈顿“社交女王”、经济学硕士、讲五国语言、总值200万美元的网上物业经纪业务,这些都是她闪亮的标签。然而在这后面,其身世与经历扑朔迷离。查普曼回国后转战时尚圈,拥有自己的电视节目,生活多姿多彩,更是成为一时的谈资。
美方交换回来的4名间谍同样来头不小。他们中有前克格勃军官、俄军事情报局上校、核物理学家等。
这起事件,抓捕规模大,但又草草了结,貌似“皆大欢喜”的背后是当时美俄力求平稳发展两国关系而淡化冷战思维的努力。
2001:指认克格勃内部两名“叛苏”高官的双重间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罗伯特·汉森
从70年代至新世纪初,罗伯特·汉森共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效力27年。70年代末,为寻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他主动写信请缨充当克格勃间谍。从那时起的22年间,他曾有10余年为避风头按兵不动,1999年才遭怀疑,但长时间未被抓到把柄。2001年初,美情报机构掌握足够证据后,将其逮捕归案。2012年10月,判其终生监禁。
苏联时期,汉森曾向苏联政府指认了潜伏在克格勃内部的两名“叛苏”克格勃高官,并提供6000页有关美国国家安全的绝密资料,内容涉及情报收集、窃听技术、美国双料特务的名单以及国防战略等,从中收取了包括现金、钻石和两块劳力士手表在内的价值140万美元的回报。
汉森的间谍手法高超老练,警觉性高。妻子与其结婚34年,对其间谍身份几乎毫未察觉。更令人惊讶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为防内奸,联邦调查局平均5年在接触高度机密情报的雇员中进行一次测谎,但汉森此前从未接受过测谎。
汉森案同时暴露出联邦调查局中存在的严重安全漏洞。1997年的一次审问中,即有被捕间谍向联邦调查局反间谍部门“供”出汉森,但不知为何被忽略了。 【详细】
可以说,俄美关系表面上有时风轻云淡,有时充满紧张和角力,攻击、冲突的背后一直有交易与妥协。过去如此,今天亦然。
(编辑:张天宇;文字、图片来源:新华网、中新网、中国日报网等)
(2015-01-31 10:09:11)
【延伸阅读】港媒:美俄争相拉拢 印度会选哪边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从左至右:普京、莫迪、奥巴马(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消息网1月29日报道 港媒称,印度近期分别和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互动,让印度的外交策略以及美俄两国在亚太地区的你追我赶备受外界关注。美国总统奥巴马刚刚结束访问印度的行程,两国不仅公布了亚太和印度洋地区联合战略展望,奥巴马还夸印度可成为美国的“最佳伙伴”;另一边厢,俄印军方拟定了发展相互磋商的机制,两国的军演数量将不断增加。
香港《南华早报》1月28日以《美俄拉拢 印度会选哪边站?》为题报道称,奥巴马1月27日结束了为期3天的访印行程。他在新德里发表演讲,称美国乐见印度在亚太地区扮演更大的角色。 “亚太地区的航行自由必须维持,争端必须和平解决。”
有分析称,奥巴马连用两个“必须”,显示华盛顿在这个问题上的强硬立场。美国正在推行“重返亚太”战略,并寻求重振和亚太地区的结盟关系。作为迅速崛起、能和中国抗衡的亚洲国家,印度被视为美国的重要结盟对象。
对于美印关系,奥巴马在演讲中提到,美国和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印度能够成为美国的最佳合作伙伴。”他说,美印关系是“21世纪最具决定性的伙伴关系之一”。
报道称,谈及美印关系,中国议题从来都不会缺席于舆论场内。奥巴马访问期间,两国公布《美印亚太和印度洋地区联合战略展望》,重申美印对南海海上争端表示关切;此外,奥巴马以美中贸易额为参考,称美印贸易有增长潜力;甚至有印度媒体披露,美国正定期帮助印度更新中国潜艇在印度洋活动和部署的情况。
不过,从印度对美国“死对头”俄罗斯的态度来看,却看不出这个国家愿意紧随美国脚步的迹象。《南华早报》援引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的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在访印过程中就两国军事合作问题和印方达成共识。其中,印度将接受来自于俄罗斯针对巩固军事实力的帮助。俄罗斯军校将为印度培训军官,两国总参谋部将发展相互磋商机制,俄印武装力量军事演习数量也将不断增长。
另外,两国还将加快战机、导弹等研发的工作。
据报道,俄印联合项目数目共有200项。虽然印度购买俄罗斯的武器数量逐年递减,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仍将是印度武器的最大供应国。目前,俄武器占印度进口军备四分之三。
另一方面,俄罗斯总统普京2014年12月才访问完印度,期间两国签署了涵盖核电、石油和防务项目的几十亿美元合同。印度总理莫迪当时表示,即使印度的选项已有增加,但俄罗斯仍旧是其最重要的防务伙伴。而普京前脚刚走,奥巴马就来访印,故有分析指,奥巴马是希望减低俄罗斯在印度的影响力。
报道称,奥巴马此举是否奏效目前不得而知,但即使他参加了在印度极富标志性意义的共和国日庆典仪式,也无法阻止俄罗斯在印度刷“存在感”。共和国日当天,普京向印度总统和总理发出贺电,强调“我们非常珍惜俄印两国间所建立起来的特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必将推进两国间的建设性政治对话以及各领域的合作进程。在保障国际稳定与安全的前提下,这也同时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报道称,从印度的角度来看,有意见认为,其外交政策维持在“不结盟政策”,是因为一旦破坏这个原则,将损害印度本国的利益。目前,美国和俄罗斯都没有足够的影响力,足以让印度愿意放弃外交原则去“选边站”。另外,和美俄两国都保持适当距离,有助于印度在外交舞台上拥有更大活动空间,避免受到任何国家的牵制。
(2015-01-29 00:30:00)
【延伸阅读】外媒:美俄经济战正酣 谍战曝光时机耐人寻味
参考消息网1月28日报道 外媒称,FBI逮捕了一名俄罗斯人,此人涉嫌假扮成一名俄罗斯银行业者蒙骗美国人向克里姆林宫提供关于美国银行、潜在制裁和能源行业的情报。此案正值俄美两国关系日益紧张、经济战日益公开化之际。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月26日报道,联邦检察官普里特·巴拉拉说:“在人们以为冷战已经结束了的20多年后,俄罗斯间谍仍谋求秘密地在我们当中活动。”
各种经济迹象显示,美国和北约的制裁——再加上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暴跌——已经开始重创俄罗斯经济。就在这名俄罗斯人被捕的同一天,标普将俄罗斯的信用评级降为“垃圾”。
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助理司法部长约翰·卡林说:“外国企图通过密探在美国非法搜集经济和其他情报信息的行为直接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彰显了反间谍工作的重要性。”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1月26日报道,美国于2010年曾逮捕了10名俄罗斯特工。那次逮捕行动正值奥巴马政府宣布要“重启”与俄罗斯的关系之际。
而最近的这次行动发生在更加复杂的地缘政治气候下,也许没有那么出人意料。美国政府称,这3名俄罗斯人想要获得关于能源工业和美国计划实施制裁的情报。这一制裁是对俄总统普京吞并克里米亚和俄罗斯军队入侵乌克兰东部作出的反应。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月26日报道,目前尚不清楚为何FBI现在提出对俄罗斯人的间谍指控,以及它是否想要利用布里亚科夫作为“交易诱饵”。反间谍调查一般都会经历数年,而且很少会对嫌疑人提出指控。被指控的间谍一般会被驱逐出境或者遣返回国,以及用来交换美国在海外的被扣人员。
据俄新社1月27日报道,纽约律师阿尔卡季·布赫认为,应在俄美关系恶化的背景下审视俄公民布里亚科夫在美国因从事间谍行动被捕的事件。
布赫说:“此案一方面是刑事案件,因为违反了美国法律:只有在美国国务院委托的情况下才能给俄罗斯政府答疑。另一方面,这也是政治案件。显然,来自‘美国友好国家’的人被控犯这种罪行是不会被逮捕的。”
他认为,“如果意大利或英国公民犯案,他们未必会坐牢”。
布赫相信,考虑到(目前美国国内)严重的反俄情绪,美国检察机关会要求最高刑期。
(2015-01-28 11:35:34)
【延伸阅读】乌克兰东部战事再次激烈 美俄威胁对俄新制裁
资料图: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警方24日称,乌东南部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当天遭到火箭弹袭击,造成至少10人丧生,多人受伤。
中新网1月27日电 据外媒报道,26日,乌克兰东部战事再次激烈,乌克兰政府军驻扎的小镇德巴尔切夫遭到包围。报道称,双方达成停火协议五个月后,再次全面开战,俄罗斯亦面临新一轮西方制裁的威胁。
北约国家及乌克兰的大使26日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商讨如何应对新的战事,这是他们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召开此类紧急会议。
美国和欧盟指责俄罗斯公开支持乌克兰民间武装的攻势,欧美正在考虑对俄罗斯采取新措施。俄罗斯对此表示否认。俄罗斯总统普京指责乌克兰当局拒绝与民间武装谈判,导致双方的冲突连绵不绝。
乌克兰政府下令两个民间武装所在的州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在全国范围提高警戒水平。乌克兰军方称,过去24小时的激战已造成7名政府军士兵死亡,另有24人受伤,德巴尔切夫镇战事激烈。民间武装曾誓言要包围该镇,以保护他们的主要据点。
(2015-01-27 12:09:03)
【延伸阅读】美报告:美俄核武库此消彼长 双方核弹头数相当
参考消息网1月11日报道 美报称, 根据美国国务院一份有关战略武器的新报告,美国的核导弹和已部署轰炸机数量继续下降,而俄罗斯的数字则增加。
据美国《军队时报》网站1月9日报道, 国务院每年都会公布依照与俄罗斯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美军核武库缩减的情况。根据这项2010年签署的条约,美国和俄罗斯到2018年必须将已部署的弹道导弹和已部署的重型轰炸机总数限制在700,已部署导弹和轰炸机上的核弹头限制在1550,发射装置数量限制在800。
根据1月份发布的该报告,截至去年9月1日,美军的这三类武器数量较前一年均有所下降,而俄罗斯则数量增加:
美国拥有794枚已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和已部署的重型轰炸机,较前一年的数字809有所下降。俄罗斯的数字则由473增至528。
美国拥有已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上的弹头,以及已部署在轰炸机上的核弹头1642枚,少于之前的1688枚。俄罗斯也拥有1642枚,但多于之前的1400枚。
美国已部署和未部署的导弹发射装置有912件,之前为1015件。而俄罗斯的数字由894件增至911件。
美国核武库中的武器大多分配给了空军。在2014年,空军一直在遵照条约拆除停用的发射设施。8月,蒙大拿马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第341导弹联队的官兵完成了50个“民兵”Ⅲ导弹发射设施的拆除。俄罗斯检查人员证实这些发射设施已经拆除。
美国空军在9月份相较于一年前的武器数量:
已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447枚,少于一年前的448枚。
未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307枚,少于一年前的313枚。其中包括56枚更老的不工作的“和平卫士”导弹,少于一年前的57枚。
已部署和未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装置467件,少于一年前的557件。
测试发射装置7件,与一年前相同。
已部署的B-2A“幽灵”轰炸机和B-52H“同温层堡垒”轰炸机共87架,少于一年前的101架。2013年底,空军拆毁了其39架B-52G轰炸机中的最后12架,这是条约所要求的削减。
未部署的轰炸机22架,多于一年前的21架。
测试轰炸机3架,与一年前持平。
海军的核武库基本没有变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侏儒小型洲际弹道导弹加固机动发射车
(2015-01-11 09:25:00)
闂佸搫鍊绘晶妤€顫濋鐐闁挎柧鍕樻禒娑㈡煥濞戞瑧鐓柟骞垮灪閹峰懘寮撮悢鍛婃瘑闁荤姵鍔曠紞濠囥€傞埡浼卞湱鈧綆浜滈崗濠勭磼娴i潧濡虹紒鍙樺嵆瀹曘劌螣閼测晜鎯eΔ鐘靛仜閻忔繈骞夐敓鐘冲剭闁糕剝娲濈粈瀣偣閸パ呭ⅵ闁绘稏鍎甸弫宥呯暆閸愭儳娈查梺鍛婃礀閵囨ḿ绮崒婵勪汗闁瑰灝瀚壕锟�闂佺粯鍔楅幊鎾诲吹椤旇姤浜ゆ繛鎴灻鎶芥偣閸ョ兘妾柛搴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