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印度在经济、外交等方面的表现令外界普遍看好。有报道称,IMF预测2016年印度GDP增速将超中国;而在与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等国外交上,印度也以“平衡外交”获各方好感,俨然成了“世界的宠儿”。那么,印度与各大国的关系究竟如何?中国和印度有哪些矛盾?中国应向印度学习什么?中印关系的未来如何?为此,环球网评论频道特邀请到三位前资深外交官,进行深入探讨,为我们了解“一个真实的印度”提供途径。座谈会系列文章分四期推出,敬请关注!
议题二:中国和印度之间存在哪些矛盾?
中印矛盾可概括为4个“T”
郑瑞祥: 印度以前的驻华大使在美国做客座研究时,曾讲“中印关系用一个词形容就是Complex,就是‘复杂的’关系”,意思是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既有共识也有分歧,既有互利共赢也有利益摩擦,中国的说法要加一句,“既有共识也有分歧,共识大于分歧”,“既有合作也有竞争,合作多于竞争”。有点矛盾和分歧很正常,结盟的国家之间也有矛盾。问题是存在的,但不能把主要面掩盖了,因为主要的方面还是合作和共识。
总的来说,中印矛盾可以概括为几个“T”。第一个“T”是“Territorial dispute”,边界矛盾;第二个“T”是trade in balance,贸易逆差和贸易摩擦矛盾;第三个是“Tibetan”,就是西藏问题;第四个,“Trust discredit”,也就是“战略疑虑”。
印度对中国的战略疑虑还是比较多的,为什么呢?因为它相比中国较弱,而中国发展比较快。90年代后期我们的GDP是它的两倍,现在四倍都不止了,这样确实难免让它在心理上有所顾虑。印度的媒体,印度的所谓战略家,尤其是退休军官,他们的“中国威胁论”始终还是有市场的。而对于中国,我们的媒体也有时候说印美走近了,遏制中国。印度人也会倒过来说,你们中国人同美国关系那么好,我还感觉到奇怪,你们说对我们印美关系有想法,你们中国不是努力同美国搞好关系吗?那印度就不能同美国搞好关系吗?我认为这种敏感是没有太大必要的,因为每个国家都要同很多国家搞好关系。
要搞好中印关系,中国应防止“瞧不起印度论”
王嵎生: 正像王毅会见莫迪时说的,“邻居无法选择,但友谊可以培育;问题无法回避,但答案可以创新;历史无法改写,但未来可以塑造”。比如对于边界问题,我们释放我们的诚意,矛盾问题的解决自然会水到渠成。中印双方都很注意掌控边界的大局,希望能维持一个和平和稳定的状态,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事情,都要顾全大局,不能因一点小小的风波影响大局。
中印两个大国虽然有很多共同点,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非常多的国家等,但处境很不一样,意识形态也有很多的差异,各自都有关系更密切的邻邦,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都要相互关照对方合理的核心利益。一次座谈会上谈到,我们跟中亚发展关系,俄罗斯怎么想呢?毕竟它认为那是它有影响力的地方。而如果中国跟南亚国家发展关系,也要考虑印度的利益。同样,印度与其他国家发展关系时也要考虑到中方合理的利益。另外,美国和日本右派不断地挑拨离间,渲染夸大甚至于捏造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印的战略疑虑,我们需要很好地警惕这种情况。
郑瑞祥: 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工作,但真心实意的工作是一个长期和艰苦的过程,不是靠一次两次会谈,跟他解释一下子两下子就行的,要反复地用行动证明,我们同巴基斯坦的关系,我们同其它南亚国家的关系都不是为了包围印度。刘建超曾对记者讲过,“中国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使用所谓军事或者其它手段试图遏制印度的发展,在我们的关系中不存在战略竞争,也就不存在‘包围’这样的字眼。”对西方所谓中国人“珍珠链”包围印度,我们要消除它,不断做工作,不断表态,但这个过程很长。印度自己发展起来了,慢慢的自信心也就强一点,不会老觉得你包围它。
另外还要提出一点,其实我认为中国要防止的不是“印度威胁论”,而是“瞧不起印度论”。你把它看成威胁它有意见,不把它当威胁它也有意见。印度人老觉得中国人瞧不起印度。(主持、整理 翟亚菲)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