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27日报道 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1月26日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鲍里索夫日前透露,俄已研制出重型攻击无人机,既能歼灭各类目标,亦能完成侦察任务。
自2014年起,相关消息便不胫而走。此次,鲍里索夫终于透露了这款新型无人机的若干细节。目前,飞机已是成品,订货者不仅有国防部,还有俄联邦安全局。
鲍里索夫对无人机的性能参数及名称皆讳莫如深。但专家倾向于认为,所指的要么是苏霍伊设计局研发的“猎人”系列无人机,要么是俄交通安全系统公司与喀山“雄鹰”设计局联手打造的无人机。前者重约5吨,后者重20吨左右。
鲍里索夫宣布:“目前,4架接受测试的无人机正处于收尾阶段。它们能够执行战术、作战及战略环节的任务,既可从事情报侦察,也会充当攻击者。”
他同时表示,去年底,俄中止了其他若干无人机项目。
由于国防部未让新无人机亮相,所以,只能将它们与美国、以色列的无人机进行大致比较。众多专家认为,俄与上述两大无人机强国的差距至少有15年。
连俄国防部国家无人机中心都很难给出新机列装军队的确切时间。直至去年底,它还未接受过该中心的飞行检测。即便顺利通过,还需培训飞行员,过程至少耗时半年。
目前,全球无人机技术最先进、使用最广泛的是美国,它的无人机曾出现于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等国的战场上,MQ-1“食肉动物”和MQ-9“死神”是中流砥柱。五角大楼还计划于2020年以前研发出适用于所有战场的通用无人机平台。
俄国防部承认在上述领域与美存在差距,但放言5年后便能赶超。
毋庸置疑,俄军以及情报部门需要集侦察与攻击功能于一身的无人机。在参与反恐行动、解决普通冲突时,它大有用武之地。未来,无人机将完全取代飞行员驾驶的战机。在众多专家看来,第六代战机将既能由驾驶员在空中完成操作,也能由地面遥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俄罗斯“鳐鱼”无人机(图片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全球先进无人机大集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9月20日,在瑞士埃门的瑞士空军基地,人们参观展示中的以色列航空公司生产的“苍鹭”无人机。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又被称为空中机器人,它载有各种机载设备,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自动执行任务,也可由操作人员进行远程遥控来完成任务。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张2012年12月9日发布的照片显示,在大西洋海域的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空母舰上,X-47B无人战斗机系统进行展示。“杜鲁门”号航母是美军第一艘搭载无人机的航空母舰。随着人工智能、雷达和通讯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机已经不是一架简单的没有飞行员的飞机,而成为了一个作战系统,被称为无人机系统。这一系统不仅包括无人驾驶飞机,还有操作飞机的控制系统、联系无人机和控制系统的通讯设备,以及其他支持设备。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张美国军方2011年1月5日公布的照片显示,一架未搭载武器的“影子”无人机发射升空。按照用途的不同,无人机可分为靶机、侦察机、电子战机、攻击机、诱饵机和通讯中继机等等。无人机技术涉及了多个科技领域里的尖端技术,其研发和生产对一国的综合科技水平要求较高。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11月13日,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开幕。备受关注的我国无人机制造领域“当家明星”——“翼龙”无人机系统实物亮相。该款无人机装有一台100马力活塞发动机,具备全自主平轮式起降和飞行能力,最大起飞重量达1100公斤,最大续航时间为20个小时,可携带各种侦察、激光照射/测距、电子对抗设备及小型空地打击武器,可执行监视、侦查及对地攻击等任务,也可用于维稳、反恐、边界巡逻等。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11月14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研发的彩虹4(CH-4)无人机系统成为观众瞩目的焦点。据该院王晓军副院长介绍,彩虹4无人机翼展达18米,是目前国内挂载能力最强、飞行性能最优的无人机,适合执行边境巡逻、海岛守护、反恐作战、应急通讯等多种任务,该机型的综合察打能力已经超越同类型的美国“捕食者”无人机系统。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9月21日,在加勒比海海域,BQM-74E型无人机从美国海军安德伍德号导弹护卫舰上起飞。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1年7月21日,一架“欧洲鹰”无人机在德国曼兴的空军基地着陆。“欧洲鹰”无人机可以在两万米高空执行任务,续航时间可达30小时。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0年7月22日,在英国汉普郡举行的法恩伯勒航展上,一架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全球鹰”无人机进行展示。“全球鹰”无人机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可从美国本土起飞到全球任何地点执行侦察任务。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是美军MQ-8B“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的资料照片。美军曾在2011年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中使用“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国空军2012年9月27日公布的照片显示,美国空军的无人驾驶且可重复使用的航空器X-37B空天战斗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泰特斯维尔航空实验场进入发射位置。X-37B空天战斗机既能在地球轨道飞行,又能进入大气层,结束任务后还能自动返回地面,被认为是未来太空战斗机的雏形。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10月16日,一架以色列公司研发的“赫尔墨斯900”型无人机在瑞士埃门的瑞士空军基地进行展示。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1年11月11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皮尔斯堡,一名海豹突击队技术人员在调整无人机设备。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12月1日,一架欧洲“神经元”无人机原型机从法国伊斯特尔的机场起飞,进行首次飞行测试。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1年10月20日,在日本东京,一名工程师展示高等国防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球形侦察无人机。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4月11日,在阿富汗卢格尔省的一处前线基地,两架“灰鹰”无人机停在停机坪上。新华社/法新
(2013-05-04 12:42:00)
【延伸阅读】难得一见:俄军无人机亮相联合空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4年9月4日开始,俄空军在滨海边疆地区进行大规模演习,出动了苏-30M2、无人机等飞机,向来低调的俄军无人机成为此次军演的亮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军演中出现的两款手持抛射式微型无人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微型无人机和操控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手持抛射式微型无人机可以装在背包里,灵活方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俄军官兵在无人机发射前进行相关准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相对于有人驾驶战机,俄无人机一直发展缓慢。由于无法满足军队要求,俄军不得不向外国进口无人机。图为俄研制的“蜜蜂”系列无人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俄军工部门研制的Aileron-3微型无人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俄在研的“探索者”系列无人机。
在研的未知型号无人机(图片来源,综合俄新闻网站)
(2014-09-10 10:17:00)
【延伸阅读】“翼龙”无人机亮相航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1月13日,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开幕。备受关注的我国无人机制造领域“当家明星”——“翼龙”无人机系统实物亮相。图为“翼龙”无人机系统实物。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翼龙”无人机系统实物局部。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翼龙”无人机系统实物侧面。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翼龙”无人机系统携带的导弹。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2012-11-13 17:18:07)
闁哄倻澧楀顔炬媰閿斾勘浠涢柨娑欑煯閹广垺鎷呴弴鐔告毆閻犳劕缍婇。鈺伱圭€n亜鍏婄紒浣靛妺缁变即宕ㄥΟ鑲╂惣妤犵偛鐏濋幉锟犳儍閸℃洝绀嬮悹鍥х墦閻涖儵鏁嶅畝鍐惧殲闁告洖銇樼粭鍌濄亹閹垮嫮纾�闁绘劗鎳撻崵顔芥交濞戞ê寮抽悹鍥烽檮閸庯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