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月21日报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CNN)网站1月14日发表文章,题目为《模仿鹰和昆虫的军用无人机》,作者为彼得·沙德博尔特,全文编译如下:
在战区搜索被毁的建筑瓦砾以寻找敌人、幸存者和诱杀装置,是军队所面临的最危险工作之一。
为了降低清理战场工作的艰苦程度和危险性,五角大楼的一个下属科研机构正在研发一种用于侦察的“机器鹰”。它能以每小时45英里的速度飞越战争废墟。
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DARPA)旨在研发小到可以飞过窗户的自主无人机。该机构因为替美军研发战争机器人而声名远播。
这种无人机将以每秒20米的速度穿越危楼,人类士兵则不必冒险进入这些危险的室内空间。
该研究是“轻量快速自主飞行器”(FLA)项目的一部分。该研究将开发新的算法,从而让小型无人机无需遥控便可行动,并且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显示的路径点来飞跃楼梯、走廊和其他障碍物。
DARPA的项目经理马克·米西尔说:“我们希望一些小型无人机具备猛禽和飞行昆虫所具备的能力。例如,苍鹰能以极快速度穿越茂密的森林而不撞到树上。”
他说:“很多昆虫也能以极快的速度和精确度进行飞行。”
他说:“FLA项目旨在探索一些非传统的方法,从而让小型无人机具备类似的行动能力,这包括以高速飞越狭窄空间的能力和迅速识别它曾经到过的空间的能力。”
最后,DARPA说,该项目开发的算法可以支持其他类型的无人任务,包括GPS系统无法发挥作用的水下任务。
DARPA国防科学办公室主任斯蒂芬妮·汤普金斯说:“城市和灾难救援行动显然会是主要的受益方,但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扩展到使用不同无人系统的多样化任务中。”
该项目还旨在减少繁重的体力劳动。因为疲劳也可能导致死亡。
汤普金斯说:“让无人系统学会避开障碍物等基本功能,这将把人类操作者从繁重的工作和压力中解放出来,这样他们就能把注意力放在监管这些系统和执行更重要的任务上。”
穿越室内环境的小型无人机是美军技术研发的另一个重点。
陆军研究实验所(ARL)目前正在从事一项计划,目的是研发机器侦察昆虫,这些昆虫的翅膀仅有3到5厘米长。
该项目研究团队负责人罗恩·波尔查维奇说,还需要10至15年的研究,陆军才能获得一种功能全面的机器侦察昆虫。
他说,需要进行更多研究来发展一些算法,使得机器昆虫能保持自我稳定。
要建造一个机器昆虫原型,需要同哈佛大学等其他机构进行更多合作。哈佛大学进行过一个“机器苍蝇”项目,后者比ARL的机器昆虫大2倍。
波尔查维奇说,机器设备越小,它的空气动力学问题就越复杂。
他说,遇到风时,苍蝇“不会马上让自己稳定下来。它会翻腾几下,然后才稳定下来。”
他说,创造出这种人工智能需要时间,并且必须整合许多不同的系统才能研发出机器昆虫。(编译/朱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黑蜂”无人机。
【延伸阅读】全球先进无人机大集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9月20日,在瑞士埃门的瑞士空军基地,人们参观展示中的以色列航空公司生产的“苍鹭”无人机。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又被称为空中机器人,它载有各种机载设备,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自动执行任务,也可由操作人员进行远程遥控来完成任务。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张2012年12月9日发布的照片显示,在大西洋海域的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空母舰上,X-47B无人战斗机系统进行展示。“杜鲁门”号航母是美军第一艘搭载无人机的航空母舰。随着人工智能、雷达和通讯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机已经不是一架简单的没有飞行员的飞机,而成为了一个作战系统,被称为无人机系统。这一系统不仅包括无人驾驶飞机,还有操作飞机的控制系统、联系无人机和控制系统的通讯设备,以及其他支持设备。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张美国军方2011年1月5日公布的照片显示,一架未搭载武器的“影子”无人机发射升空。按照用途的不同,无人机可分为靶机、侦察机、电子战机、攻击机、诱饵机和通讯中继机等等。无人机技术涉及了多个科技领域里的尖端技术,其研发和生产对一国的综合科技水平要求较高。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11月13日,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开幕。备受关注的我国无人机制造领域“当家明星”——“翼龙”无人机系统实物亮相。该款无人机装有一台100马力活塞发动机,具备全自主平轮式起降和飞行能力,最大起飞重量达1100公斤,最大续航时间为20个小时,可携带各种侦察、激光照射/测距、电子对抗设备及小型空地打击武器,可执行监视、侦查及对地攻击等任务,也可用于维稳、反恐、边界巡逻等。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11月14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研发的彩虹4(CH-4)无人机系统成为观众瞩目的焦点。据该院王晓军副院长介绍,彩虹4无人机翼展达18米,是目前国内挂载能力最强、飞行性能最优的无人机,适合执行边境巡逻、海岛守护、反恐作战、应急通讯等多种任务,该机型的综合察打能力已经超越同类型的美国“捕食者”无人机系统。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9月21日,在加勒比海海域,BQM-74E型无人机从美国海军安德伍德号导弹护卫舰上起飞。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1年7月21日,一架“欧洲鹰”无人机在德国曼兴的空军基地着陆。“欧洲鹰”无人机可以在两万米高空执行任务,续航时间可达30小时。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0年7月22日,在英国汉普郡举行的法恩伯勒航展上,一架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全球鹰”无人机进行展示。“全球鹰”无人机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可从美国本土起飞到全球任何地点执行侦察任务。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是美军MQ-8B“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的资料照片。美军曾在2011年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中使用“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国空军2012年9月27日公布的照片显示,美国空军的无人驾驶且可重复使用的航空器X-37B空天战斗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泰特斯维尔航空实验场进入发射位置。X-37B空天战斗机既能在地球轨道飞行,又能进入大气层,结束任务后还能自动返回地面,被认为是未来太空战斗机的雏形。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10月16日,一架以色列公司研发的“赫尔墨斯900”型无人机在瑞士埃门的瑞士空军基地进行展示。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1年11月11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皮尔斯堡,一名海豹突击队技术人员在调整无人机设备。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12月1日,一架欧洲“神经元”无人机原型机从法国伊斯特尔的机场起飞,进行首次飞行测试。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1年10月20日,在日本东京,一名工程师展示高等国防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球形侦察无人机。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4月11日,在阿富汗卢格尔省的一处前线基地,两架“灰鹰”无人机停在停机坪上。新华社/法新
(2013-05-04 12:42:00)
【延伸阅读】“翼龙”无人机亮相航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1月13日,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开幕。备受关注的我国无人机制造领域“当家明星”——“翼龙”无人机系统实物亮相。图为“翼龙”无人机系统实物。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翼龙”无人机系统实物局部。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翼龙”无人机系统实物侧面。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翼龙”无人机系统携带的导弹。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2012-11-13 17:18:07)
【延伸阅读】美X-47B无人机完成航母首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国海军5月14日公布的图片显示,X-47B无人战斗机在乔治·H·W·布什号航母上实施了起飞操作。该航母也成为首艘成功进行无人机弹射的舰载平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X-47B无人战斗机从航母平台上起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国海军5月14日公布的图片显示, X-47B无人战斗机在乔治·H·W·布什号航母上实施了起飞操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X-47B无人战斗机飞越航母上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X-47B无人战斗机从航母平台上起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X-47B无人战斗机起飞瞬间。
(2013-05-15 10:50:00)
【延伸阅读】哈梅内伊近距离观察美无人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5月11日,在德黑兰举行的伊朗革命卫队航空展上,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出现在2011年11月坠落伊境内的一架美军RQ-170高空无人侦察机及其本土仿制品前。哈梅内伊宣称伊朗不会屈从于美国、以色列和欧洲国家的压力,停止发展弹道导弹计划。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哈梅内伊出现在2011年11月坠落伊境内的一架美军RQ-170高空无人侦察机及其本土仿制品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哈梅内伊端坐在“捕获”的美军RQ-170高空无人侦察机旁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哈梅内伊参观伊朗革命卫队航空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哈梅内伊参观伊朗革命卫队航空展。
(2014-05-12 15:41:53)
閺傜増姘拃锔俱仛閿涙矮鎹㈡担鏇熸暪鐠愬綊顣╁ù瀣兊缁併劋绱伴崨妯肩搼楠炲灝鎲¢惃鍡曡礋鐠囧牓鐛ラ敍宀冾嚞閸曞じ绗傝ぐ鎿勭磼閻愮懓鍤潻娑樺弳鐠囷附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