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苏联激光炮:领先美国至少30年 陆海空天全能部署

2015年01月14日 08:16  参考消息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参考消息网1月14日报道 俄罗斯报纸网1月11日发表题为《克里米亚激光对付美军》的文章,作者是弗拉基米尔·捷拉耶夫,全文编译如下:

  俄罗斯将恢复苏联时期的激光武器以投入现代战争。报纸网将为您回顾苏联首批激光武器的制造历史。

  在美国和中国积极使用和推广激光武器的情况下,俄罗斯决定拿出当年的劲头来——恢复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研究。

  苏联在1963年首次提出制造军用激光器。不过,当时只是打算将其用于太空,因为将之当做防空导弹使用太过昂贵且意义不大。

  1973年,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首次测试。该项目负责人是1964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尼古拉·巴索夫,他的获奖理由是“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导致基于微波激射-激光原理的振荡器和放大器问世”。在他领导下研制出的激光武器可以摧毁弹道导弹弹头。

  Terra-3激光器在哈萨克斯坦进行了测试。时任苏联国防部长安德烈·格列奇科亲临现场,见证了激光武器如何击毁5戈比硬币。

  此外,与巴索夫同获诺贝尔奖的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也在研制另一种激光武器。

  苏联科学家研制出能够摧毁导弹和飞机的开放式二氧化碳激光器。起初该装置无法移动,在一系列成功试验后,它的移动版问世,但性价比仍不划算。

  即便如此,这2个项目持续得到拨款直至苏联解体。之后,技术部门转移到莫斯科,试验场和所有设施则留在了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如今,当年的先进军事设施已化作一片废墟,无法重新使用。

  苏联在克里米亚也研究过激光武器——项目名为Aidar。在那里,50千瓦的激光器被装在油轮上,用来射击水面和空中的移动目标。相比之下,美国海军在2014年底才拥有30千瓦的激光炮。

  但苏联设计师无法解决一个重要问题:激光射线的效率系数只有5%。

  不过,这不能被看做失败——激光本应在宇宙真空环境下使用。而黑海表面的水蒸气消耗了大部分能量。向太空发射大型装置并非易事,由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苏联资金极度匮乏,激光器改造和研究难以为继。

  此外,苏联科学家还研究了“赛艇”和“急流”轨道作战平台。原本打算把它们伪装成“和平”号空间站的太空舱,“急流”用来发射高轨道反卫星导弹,“赛艇”用来发射低轨道反卫星激光。

  为积累经验,科学家测试了功率为1兆瓦的二氧化碳激光器,它被安装在伊尔-76的改型——A-60飞机上。

  此后,计划用“能源”运载火箭将“赛艇”样机送入太空进行实战测试。而戈尔巴乔夫与美国的新协议导致“赛艇”只允许被发射,但不能进行任何测试。

  发射在1987年5月15日进行。一切按计划完成,直至“赛艇”与运载火箭分离。此后它应当转向并点燃推进器。但由于程序故障,航天器两次转向并飞往地球,最后在大气层完全烧毁。

  此后,研究被叫停。科学家没有获准制造真正的“赛艇”平台。

  苏联激光项目留下的唯一遗产是A-60飞机。原本安装气象雷达的机头改装了圆柱形整流罩和激光瞄准器等特种装置。飞机顶部安装了大舱门,打开后可以升起激光炮。机身侧面安装了为激光炮提供能源的涡轮发动机。

  激光项目最终解冻在2009年首次传开。当时宣布了一系列试验的成功。除了太空目标外,A-60的激光炮还能击毁飞机和弹道导弹。尤其是美国在东欧发展反导系统的背景下,恢复该项目的必要性显得格外紧迫。(编译/贺颖骏)

  苏联激光炮:领先美国至少30年陆海空天全能部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美国的激光武器。

  

  【延伸阅读】国产激光武器亮相 5秒钟击落飞行器

  苏联激光炮:领先美国至少30年陆海空天全能部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研发的“低空卫士”防范高度500米以下、速度50米/秒以下的飞行器。实景演示中,“低空卫士”百发百中,在5秒内精准拦截半径2公里、360度空域的多种航空器,既快又准且无声无息。

  苏联激光炮:领先美国至少30年陆海空天全能部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研发的“低空卫士”防范高度500米以下、速度50米/秒以下的飞行器。实景演示中,“低空卫士”百发百中,在5秒内精准拦截半径2公里、360度空域的多种航空器,既快又准且无声无息。

  苏联激光炮:领先美国至少30年陆海空天全能部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研发的“低空卫士”防范高度500米以下、速度50米/秒以下的飞行器。实景演示中,“低空卫士”百发百中,在5秒内精准拦截半径2公里、360度空域的多种航空器,既快又准且无声无息。

  苏联激光炮:领先美国至少30年陆海空天全能部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研发的“低空卫士”防范高度500米以下、速度50米/秒以下的飞行器。实景演示中,“低空卫士”百发百中,在5秒内精准拦截半径2公里、360度空域的多种航空器,既快又准且无声无息。

  (2014-11-03 13:59:00)

  【延伸阅读】2014军事科技十大新闻:歼31首秀 激光炮逼近

  苏联激光炮:领先美国至少30年陆海空天全能部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军激光武器系统部署成功

  苏联激光炮:领先美国至少30年陆海空天全能部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X-47B无人战机与“大黄蜂”协同起飞测试

  回首即将过去的2014年,全球军事热点事件可谓目不暇给,其中,军事科技新闻涂抹了一笔浓重的色彩。观天下兵情、议天下兵事、思天下兵道,请看科技日报军事部与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共同推出的特别策划——

  一、中国差分北斗系统船载终端样机研制成功并完成测试

  11月13日,中国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组织开发的中国差分北斗系统船载终端样机研制成功并完成测试。该系统所有设备、软件均由中国自主研制。过去一年,中国加速推进渤海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和北斗沿海差分播发系统的研究工作。

  点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和俄罗斯“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北方海区所属基站实现改造、差分北斗系统安装完成后,将改变中国沿海差分导航系统完全依赖国外技术这一现状。

  二、X-47B无人战机与“大黄蜂”协同起飞测试

  8月17日,美国海军再一次对X-47B无人战机进行舰载试飞任务。这次,X-47B无人机从美国海军“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甲板上弹射升空,成功完成一系列的飞行测试。同时,美军也首次演示了该无人机与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有人驾驶战机共同编队飞行,再次突出了美国海军未来无人机与有人机协同飞行战斗的理念。

  点评 X-47B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完全由电脑操纵的无人驾驶飞机,也是第一架能够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并自行回落的隐形无人机。X-47B的成功意味着美国可以利用航母搭载X-47B无人机在世界范围内执行各种任务,而无需经由其他国家的机场起飞。未来天空的霸主是谁?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歼31珠海首秀助中国军机出口

  11月11日,第十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开幕,参展飞机超130架,规模创历届珠海航展新高。其中,中国第四代隐形战机歼31首次飞行表演收获盛赞。

  点评 继美国和俄罗斯隐形战斗机后,中国的歼31战斗机在第十届珠海航展上的正式亮相给军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中航工业开拓国际军贸市场的一款主打产品,它承载着中国航空人打破国外四代机一统天下局面的梦想,其具有四代机的所有性能,同时具有中国制造的优点——价格公道,可靠性好,服务保障好。

  四、英国“雷神”无人验证机测试隐身能力

  2月7日,英国国防部和BAE公司宣布,“雷神”隐身无人作战验证机成功完成首轮试飞,试验结果超出预期。该机是BAE公司研制的最先进飞机。“雷神”验证机耗费了英国250家公司若干空气动力学家、系统工程师大约150万人工时,用于验证无人系统在敌方领空实施持续监视、目标指示、情报搜集、阻止和打击敌人的能力。

  点评 “雷神”是一种超音速、隐形无人机,长约12米,翼展约10米,重量超过4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无人机之一。“雷神”这一名称出自凯尔特神话,代表着力大无穷、战无不胜。英国将这种无人机命名为“雷神”,就是想以此表明“雷神”是一种堪比“火神”轰炸机的全新无人攻击平台,它的成功试飞正昭示着无人化战争的脚步已悄然走近。

  五、美军激光武器系统部署成功

  12月10日,美海军研究办公室宣布,海军的激光武器系统(LAWS)在战舰上部署并成功实施演示验证,试验结果超出预期。此次部署是定向能武器有史以来的首次部署。

  点评 在许多科幻电影中,激光武器的巨大杀伤力往往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次,美国海军“激光武器系统”的成功演示,标志着美国海军向在水面舰艇上部署硬杀伤性高能激光武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六、俄罗斯海军同时开工建造3艘核潜艇

  7月27日,俄罗斯海军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同时开工建造3艘核潜艇,即“奥列格大公”号战略核潜艇,以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号与“哈巴罗夫斯克”号多用途核潜艇。

  点评 战略核潜艇又被称为弹道导弹核潜艇,是因为潜艇所携带的弹道导弹射程达到10000公里。在俄罗斯国防部常务副部长尤里·鲍里索夫看来,这些核潜艇将成为未来俄罗斯国家安全和国防能力的基础和保证。

  七、印度首艘国产核潜艇进行海试并试射BO-5导弹

  12月18日,印度国产核潜艇“歼敌者”号进行了海试,并测试其发射潜射弹道导弹BO-5的能力。在这次海试之后,该潜艇将正式交付印度海军使用。

  点评 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国产的“歼敌者”号不但提升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还提升了国防实力,也是印度国防工业的标志性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核潜艇服役后,印度将具备“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可以从海陆空不同环境发射携带核弹头的导弹。

  八、英国“不懈”号核潜艇退役

  英国皇家海军“不懈”号核潜艇于6月19日在朴茨茅斯港退役。该艇是英国海军第3艘“特拉法尔加”级核动力潜艇,已经服役了30年。退役后,“不懈”号的位置将由“机敏”级潜艇“机警”号所替代,而“不懈”号将驶往德文波特,和其他11艘退役核潜艇等待被拆除。

  点评 作为“冷战”时期设计建造的核潜艇,服役后的“不懈”号曾多次执行长途、隐秘而危险的任务。该潜艇还参加了多次军事行动和演习,并曾在北极附近的冰层下以及地中海等海域执行各类任务。这艘英国服役最久的核潜艇退役前的最后一个任务是协助搜索失踪的马航MH370航班,尽管无功而返,但却留给了世人最后一个难忘的身影。

  九、日本“心神”战机进行首飞测试

  7月22日,日本TBS电视台播出了日本隐形战斗机技术验证机Atd-X“心神”的专题片。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表示,该机年内将进行首飞测试。“心神”首飞后,将进行为期4年的测试飞行。

  点评 “心神”是取代日本航空自卫队现役F-2战机的原型机,日本将由此迈入第五代自主研发战机俱乐部。但就目前来说,战斗机研发成本不断攀升,成本难以预估,并面临着技术风险。美国的F-35、美国海军的第六代战斗机F/A-XX以及中国的新式战斗机有很大潜力在未来超越“心神”。这对于日本来说无疑是严峻的考验。

  十、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完成倾斜试验

  9月1日,英国皇家海军已成功完成了“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倾斜试验,以确定其准确的重量和重心位置。“伊丽莎白女王”号能够确保舰载机在作战行动、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行动中进行全天候飞行。该航母将搭载约40架飞机,包括阿古斯塔·韦斯特兰公司的AW101“灰背隼”HM2多功能旋翼机、“灰背隼”HC4两栖支援直升机和新的“闪电Ⅱ”联合攻击战斗机。

  点评 “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长300米,排水量65000吨,飞行甲板约4.5英亩,成为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水面战舰。倾斜试验旨在检验和处理舰艇最后建造阶段所面临的问题,确定固体压载物的最终位置。压载系统将有利于保持舰艇的稳定性,这对执行海上部署任务、特别是对舰载机起降来说至关重要。(杨晓琳 石海明)

  (2014-12-30 10:29:11)

  【延伸阅读】俄媒:美军激光武器优势很小 中俄应联手研制

  苏联激光炮:领先美国至少30年陆海空天全能部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美国海军公布的最新激光武器“LaWS”,可以拦截轻型机和小型船只。

  人民网12月27日讯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美国海军不久前宣布,位于波斯湾的“庞塞”号两栖舰上的激光武器系统LaWS成功通过所有测试。从2014年12月起它已开始执勤。该系统目前的功率还很低。俄罗斯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专家卡申指出,LaWS只能对付小型无人机或者快艇,与中俄等国类似武器相差无几。

  美军的这种激光武器只能让快艇变热,使其发动机失灵。为了对付无人机,需要用激光对无人机的一个关键部分照射数秒。

  文章认为,美国在激光武器方面的主要成绩仅表现在,它是第一个在实际的战舰上安装激光武器的国家。系统本身并不具备革命性,与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国家的类似武器样品相差无几。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前不久曾展示过类似LaWS的激光武器系统“低空卫士”。它能成功击落无人飞行器。中国坦克安装的激光防御系统可致盲敌人士兵。

  与导弹或炮弹相比,利用激光武器摧毁小型无人飞行器,由于每次发射需要的能源成本很低,故被认为前景可观。不过还需要考虑到激光设备本身的高成本。激光武器的有效性还会随着天气条件的恶化而降低。敌方可以为激光武器的使用制造困难,例如,通过制造气溶胶烟雾来保护目标,或者在设计导弹或飞行器时利用专门的耐高温材料。

  1980年苏联对安装在“迪克森”号实验舰上的舰载激光装置“阿依达尔”进行了发射试验。后来“阿克维隆”试验装置成功击毁了一枚低空导弹。苏联时期的许多武器试验因苏联解体而被中断,但本世纪初在俄罗斯全部得到恢复。

  俄罗斯较出名的激光武器“Sokol-Echelon”被安装在重型运输机“伊尔-76”升级版上。该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让美国侦察卫星失灵。

  卡申指出,在新的政治条件下,当俄中两国都遭到来自美国日益增长的压力的时候,联合力量研制激光武器,对俄中两国来说,无疑是既能节省开支又可确保自身安全的明智之举。同时,激光武器的高成本以及有限的数量,也可排除两国在全球武器市场相互竞争的可能。

  (2014-12-27 10:44:00)

  

  【延伸阅读】外媒:中国激光武器是美最强对手 曾击落无人机

  苏联激光炮:领先美国至少30年陆海空天全能部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激光武器击中靶船瞬间

  我们只在科幻电影或小说中听说过可以发射激光束的武器,但现在这种武器已经成为现实。据美国“星条旗报”网站12月6日报道,美国海军为“庞斯”号军舰安装了激光武器系统,并对该武器的测试表现感到鼓舞。美国海军放出了官方演示视频。该视频中的战舰位于波斯湾,展示了如何用激光炮摧毁远处船上的目标物体以及空中的无人机。

  中国被西方“捧”为

  美国激光武器领域最强对手

  “美国海军又在夸耀其复杂的激光武器系统。”俄罗斯电视台11日的评论显得立场鲜明。早在今年初美国宣布会试射舰载激光武器时,“俄罗斯之声”就曾表示,美国人夸耀激光武器带来军事革命,但其真实性能令人怀疑。考虑到天气条件、视线限制等缺陷,激光武器不过是美国一项形象工程。《莫斯科共青团员报》12日称,俄罗斯在激光武器研发领域不落后于美国。该报采访的俄军事专家称,俄罗斯拥有所有科学和工程潜力,研发本国激光武器时没有使用任何进口零部件,且已投入巨资研发。2012年俄国防部已授权俄国防工业综合体进行激光武器研发工作,目前已有3家公司收到激光武器研发任务书。

  “中国是美国在激光武器研发上最强大的对手。”德国新闻电视台12日这么说,是因为日前有关“中国激光武器击落无人机”的消息盛传于国际媒体。俄罗斯《导报》称中国选择了正确的武器研发方向,因美国正在研发甲虫大小的无人机,用导弹或火炮根本无法击中,但利用激光武器系统击中两公里内小目标则完全有可能。

  中国海军军事专家李杰12日说,不论打卫星还是击落无人机,激光武器的原理都一样,即在瞬间集中能量打击对方。美俄等大国都在跟进激光武器等新概念武器,中国自然也不例外,且水平名列前茅。

  

  苏联激光炮:领先美国至少30年陆海空天全能部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激光武器击中的钢板被打穿

  神秘的激光武器

  激光武器是指发射激光束直接攻击目标,用激光能量损伤目标使其丧失作战能力的武器。我们这里讨论的激光武器,一般指单发能量大于数万焦耳以上,直至数百万焦耳的武器,也称强激光武器。那些用于干扰近距光学系统和人员的激光致眩武器,如用于飞机对抗红外导弹的激光干扰系统,也常被称作激光致盲武器。

  激光武器有多种分类方式。按打击目标,可分为打击战术目标的战术激光武器、打击战略目标的战略激光武器,以及介于它们之间的战区激光武器。战术激光武器又分为激光致盲与干扰武器和激光防空武器;战略激光武器分为激光反卫星武器和激光反弹道导弹武器。按布基方式,则可分为地基激光武器、舰载激光武器、机载激光武器和天基激光武器等。按杀伤目标的激光光源或体制分,则有二氧化碳激光武器、化学激光武器、固体激光武器(含光纤)和自由电子激光武器等。

  一般说来,激光武器系统由主激光器,光束定向器(包括捕获、跟踪、瞄准、照明与光束发射),自适应光学与信标系统,全系统的指挥、控制、通信与测试评估系统,武器平台和能源及支持系统等几部分构成。

  如果将激光系统形象地比喻为一个武士,那么主激光器相当于武士的双手和拳头,提供破坏目标的能量,随时准备对目标“致命一击”。光束定向器是武士的眼睛,自适应光学系统则相当于给武士戴上一副特制的眼镜,提高打击目标的准确度。全系统的指挥、控制、通信与测试评估系统则类似武士的大脑,通过它实现对全武器系统的总体指挥和控制管理;武器平台更像是双脚,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充分发挥激光武器作战灵活、机动性强的特点;能源及支持系统则是武士需要吃的食物,是其生存和作战的最基本保障。

  

  苏联激光炮:领先美国至少30年陆海空天全能部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国海军“庞斯”号军舰安装的激光武器系统

  激光武器如何作战

  激光武器被誉为新一代武器装备中的“撒手锏”。下面,我们以美国研发的机载激光武器(ABL)系统作战为例,介绍激光武器的一些作战流程。

  第一步,搜索目标。ABL利用6个红外线探测器对全空域进行扫描。当敌方发射弹道导弹时,天基预警系统或地基远程预警雷达发现目标,通过预警中心和通信卫星将作战指令和目标初步信息发送到ABL载机的指挥系统上。ABL载机指挥控制系统指挥红外探测系统进一步探测目标,实现对目标的捕获。

  第二步,锁定目标。捕获目标后,ABL载机发射一束激光对目标飞行速度和距离进行测算,实现对目标的粗跟踪,随后向目标发射照明光,利用返回的照明光实现对目标的精确跟踪,识别和锁定要打击的部位;发射信标光,返回的信标光带回通道的大气畸变信息,为自适应光学校正系统对攻击主光束进行必要调节做好准备。

  第三步,启动主激光器出光并发射。激光照射到导弹壳体特定部位,使其壳体软化,直至爆炸解体。整个过程可以在跟踪探测视场内观察。最后向上级报告打击结果,进入再发射准备。

  对于一般的用于近程防空的激光武器,其拦截作战过程如下:外部预警体系发现目标并给出目标轨迹,通过指挥中心将目标信息发送至激光系统,激光武器将跟踪发射系统调转到目标方位,捕获目标,发射照明光,实现对目标的精确稳定跟踪,发射高能激光,在目标给定部位沉积能量,直至目标损伤而坠毁。到达目标上的光斑分散不大,为简化系统,一般不考虑自适应光学校正。由于作战目标不同部位抗激光损伤的阈值差距很大,为充分发挥系统的效能,往往要选择相对易破坏的部位进行打击,需要预先开展激光打击不同目标的破坏机理和效应研究工作。

  苏联激光炮:领先美国至少30年陆海空天全能部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激光武器瞄具

  激光武器将改变作战规则

  激光武器被公认为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武器,也被公认具有“改变作战规则的能力”。其有以下一系列优点:

  第一,快速,实时响应好。“光炮弹”以光速攻击目标(以30万公里每秒的速度向目标传输能量)发射几乎不需时间上的“提前量”,这避免了导弹和火炮类武器需要提前计算拦截点的要求。这对拦截机动目标、突然临空目标非常有利。

  第二,灵活,机动性好。激光武器的“炮弹(发射光束)”静质量为零,无后坐力,易于调整再发射方向。对大部分目标,激光损伤目标的时间都在数秒内,使得激光武器可对一个目标实施多次拦截,或在短时间内拦截多个目标。

  第三,精确,不怕电磁干扰。激光方向性强,加上精确的定向器,可将光束能量精确地聚焦到目标上,甚至某一具体部位上。如拦截无人机,可以选择机头、机翼、控制舵等要害部位作为打击点;电磁干扰几乎不影响激光武器的作战能力。

  第四,杀伤可控,具有隐蔽性。激光武器“火力可调节”,可通过改变发射激光的强度,或控制到达目标的强度,来实现不同的杀伤效应(从传感器软杀伤到目标硬杀伤)。换句话说,激光武器可以对不同的目标,或目标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打击距离。

  第五,弹仓大、单发花费低、效费比高。以海军对抗反舰导弹和无人机为例。以每次发射10万瓦功率固体激光、出光数秒计,系统直接消耗仅为几度电;如用导弹拦截,成本至少在数十万元以上。并且只要舰艇有电,就可持续作战,弹仓近乎无限大。

  第六,附带损伤小,作战决策门槛低。激光武器是精确打击武器,在拦截数公里至数十公里距离的目标时,主要能量集中在半径仅为数厘米的范围内,不会影响到附近其他相关物体。在某些场合,例如类似“低空卫士”应用的场景下,激光武器就远优于导弹和高炮等系统。

  第七,联合攻击可以扩大作战范围。这样就可以通过系统组合形成更大的作战能力,这是导弹和高炮等系统所不具备的。道理就跟用两个手电筒比用一个手电筒照得远一样。

  (2014-12-16 15:48:00)

(新浪军事)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欢迎发表评论

发布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 新闻沪黄浦区官员踩踏事发当晚在外滩吃大餐
  • 体育意杯-米兰2-1绝杀 奥沙利文破百数平纪录
  • 娱乐谢霆锋撞衫王菲 京片子上身重现天后神髓
  • 财经本田瞒报伤亡事故在美遭重罚4.4亿
  • 科技铁通被曝系统漏洞可致信息泄露
  • 博客现场专家评审:《我是歌手》节目真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00后女生失恋告白:不要我 就剪发当尼姑
  • 育儿保安性侵孩3年 家长不可缺位性教育!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