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背后的精英团队
——从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蒋佳冀看尖刀团队的制胜基因
首个“金头盔”双料得主,33岁的航空兵团团长,蒋佳冀无疑是耀眼的新星。
四届“金头盔”角逐,80后飞行员比例逐年递增,蓝天迎来可担重任的青春编队。
是什么铸就了这样一位时代先锋?是什么锤炼了这样一批新生代尖刀?
当我们审视英雄成长的条件,就会发现背后是年轻一代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的时代特质,是一支团队改革进取、追求卓越的文化基因,是一个军种高飞远航、搏击云天的凌云壮志。
-风险,实战化训练不可回避的问题。蒋佳冀认为:寻求战斗力与飞行安全平衡,关键在于坚持战斗力标准,理性把控训练规律——
“平时多走险途,战时才有坦途”
2011年,这是蒋佳冀个人和团队的转折之年。
2010年秋,蒋佳冀所在航空兵某师所属二代机团参加空军突防突击竞赛考核。考前一天,上级通报一起外单位的飞行事故。第二天该团因担心飞行安全降低难度突防,在考核中吃了败仗,受到严肃批评。
时任三代机团飞行大队长的蒋佳冀和该师所有官兵一样,面对批评脸红心跳、如坐针毡。
问题的症结在哪儿?低谷之后是深刻反思:训练四平八稳,难度强度不够,满足于完成架次,保证安全。一次次讨论、一回回检讨,“战斗力标准”几个字深深烙进蒋佳冀心中。
痛定思痛,该师列出四方面18项整改细目,超低空训练成为突破口。
新修订的飞行训练《大纲》规定超低空训练的高度为500至50米。而部队地处丘陵地带,多云多雾,能见度差,该把训练的最低高度定在多少?团训练计划经过3次修改,最终确定最低飞到50米。
“这是大纲规定的底线!”地图作业精确计算和直升机实地勘测后,蒋佳冀前舱带头试飞,师长团长亲自后舱押坐。一路风驰电掣,一路精诚协作,超低空飞行顺利通关。
然而,实战化训练的路子并不是一马平川。
2011年初夏,该团在高原组织穿山沟飞行。一架战机穿越峡谷急转,机翼挂断了高压线上的避雷线,险些造成飞行事故。
接连的事故征候引发不少顾虑,有人喊“刹车”。
师团顶住压力,用行动作答:加强风险控制,标准不可降,难度不能低!
历时近一年的“背水之战”,该师终于攻克超低空这道难关。当年盛夏,三代机团参加体系对抗,对地突击取得佳绩;深秋,二代机团突防突击考核荣获了突防第一、突击第二、总成绩第二。
实战空靶,打导弹边界;远海飞行,临近战机最低速度边界;长时间远距离超低空突防……过去的高难课目,如今成为家常便饭。
“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作为训练带头人之一的蒋佳冀说:“经历低谷之后我们明白:最大限度发挥装备性能,进行极限训练,才能真正实现训练质量与安全水平的良性互动。”
-信息化战争呼唤创新型军人。蒋佳冀认为:相比较装备的代差,人的思想代差更可怕。在他看来,能打仗的团队,首先是善于创新的团队——
“没有永远的战法,只有永远的变化”
2011年秋,空军首届对抗空战检验性考核,蒋佳冀和战友们在沙场上掀起了一场“电磁风暴”。
干扰!欺骗!压制!面对装备和经验占优的“强敌”,蒋佳冀所在团用电磁干扰打得对手措手不及。对方虽有雷达、导弹的优势,却“看不到、截不上、打不出、击不中”,整个态势陷入被动……
80后斩获“金头盔”,名不见经传的团队勇夺“优胜单位”,令许多王牌部队深受震撼。
“电子战”并不神秘。同样的干扰设备,然而该团却开动脑筋、未战先谋,围绕加载数据的样式、方案专攻精练,取得了“人有我优、人优我专”的优势。
突破性进展背后是数年的研究攻关。
2006年起,该师就联手科研院所进行“电子战”研究,成果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们还编写图文并茂的《新型战机电子对抗设备使用手册》。在能力训练中,让领航人员与电抗人员“结对子”,一起参加研究、训练、评估全程,使电子对抗的理念方法融合进每一套战法。
2012年,第二次对抗空战竞赛性考核,当新的对手开始普遍重视电子对抗时,蒋佳冀和战友们又将战斗力的新增点,放在受到强电磁干扰后的对策研究,全新的战法再次未战而先胜。
“没有永远的战法,只有永远的变化。”作为训练创新的带头人,蒋佳冀认为:相比较装备的代差,人的思想代差更可怕。在他看来,能打仗的团队,首先是个善于创新的团队。
倡导创新,是这个团队的传统。早在2006年,由该师研发的发动机质量监控系统,就推广到空海军三代机部队,实现了发动机状况的定量诊断分析。蒋佳冀所在部队善研善战的传统,带出了一批信息化成果,成为战斗力转型的有力驱动。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