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丰富的空中飞行表演,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得以和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与俄罗斯莫斯科的“国际直升机工业展览会”并称为世界三大直升机展会。而在5日的开幕式上,中国陆航“风雷”飞行表演队技震全场(如图),尤其是队长李魁元驾驶的直-10武装直升机单机做出的“筋斗”等顶级难度动作,更同时展示了中国陆航飞行员的高超素质和直升机的先进性能。
特技动作隐藏惊险
尽管当天的阴雨天气,无疑增加了飞行难度,但“风雷”飞行表演队的5架直-10和2架直-9武装直升机仍带来了 “五机通场”、“空中芭蕾”、“双机跃升倒转”、“直-10单机飞行表演”、“尾追螺旋”和“四机开花”等多组飞行表演动作。其中,由飞行时数高达7000小时的表演队队长李魁元完成的“筋斗”、“螺旋升降”和“俯冲旋转”等动作,被国际上公认为武装直升机的顶级难度动作。李魁元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次表演中很多动作都非常惊险。例如看似简单的“五机通场”,其实编队间距不足10米,对于有着巨大旋翼的直升机来说,这堪称是最“亲密”的距离,风险非常大。而“螺旋升降”动作是直升机以每秒60度的旋转角速度绕机体立轴旋转上升,在上升到约100米高度时再沿原轨迹螺旋下降。这个动作的实战意义在于通过直升机的旋转升降对战场进行360度的全方位侦察。
李魁元说,直升机做“筋斗”和“横滚”等动作,从空气动力学角度,要比固定翼飞机难得多,同时对直升机功率和强度有较高要求,目前国际上仅有“阿帕奇”、“虎” 式等少数几种直升机具备飞“筋斗”的条件。
飞行员讲述飞直十感受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风雷”表演队的直-10飞行员已经换装了整体式头盔和连体式飞行服。直-10总设计师吴希明介绍说,作为第三代直升机,直-10的重要特点就是信息量大,需要由系统对这些信息整合后反馈给飞行员。欧洲研制的“虎”式直升机配有外形硕大而科幻的整体式头盔,将瞄准具、夜视仪和信息显示屏都融合一起,使其作战效能大为提高。对于直-10换装的整体式头盔,吴希明表示“可以说欧洲虎能做到的,我们都能做到”。而作为直-10飞行员,“风雷”表演队机长张志敏更有切身的感觉,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新型头盔不仅能保护头部,而且直接与侦察和武器系统联系起来,信息化的技术含量更高。头盔会将飞行需要的数据实时展示在飞行员眼前,不再需要低头去找仪表盘上的各种指示,尤其是在夜间飞行时,整合了夜视仪的新型头盔优势更明显。
和解放军直-9武装直升机不同,直-10的座舱布局由并列双座改为了纵列双座,这让有着2200飞行小时数的张志敏感到操作有些不习惯。因为直-9的并列双座方便让飞行员相互提醒,而直-10的两名飞行员分列前后两个隔离的座舱,感觉更孤立一些,对飞行员的要求更高一些。
作为一支仍然承担着作战任务的飞行表演队,“风雷”进行表演时都配备有两名飞行员。张志敏说,国际上通常是前舱飞行员负责驾驶,后舱负责操纵武器,但实际上两名飞行员面前的仪表配备都是相同的,根据需要可以随时调整任务。例如在飞“四机开花”动作时,张志敏就是坐在后舱负责驾驶。他描述说,做特技动作时,自己全部精力集中到操纵直升机上,尽管外界看起来直升机飞得很平稳,但飞行员在这个过程中为保证编队整齐,需要不停地细微修正航向。因此他无暇顾及拉烟等其他动作,这时候就需要前舱飞行员配合。此外在执行作战和训练任务时,一次飞行任务可能会持续数小时,单靠一名飞行员很难适应长时间贴地飞行带来的高度紧张。而如果是两名飞行员轮流驾驶,就能有所缓解。
未来直升机什么样?
美国重金打造的“科曼奇”隐形直升机下马后,世界武装直升机领域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出现更先进的型号,有人认为,这表明武装直升机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中国研制直-10是“武装直升机最后的辉煌”。
对于未来武装直升机的发展方向,直-10总设计师吴希明5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高速性是一个关键性指标。他表示,世界直升机除了已经下马的美国“科曼奇”等少数型号属于第四代外,其他都是第三代或第二代。中国的直-9属于第二代,直-10是第三代。各国现有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大都在300公里以内,国际上将突破速度限制的新型直升机定义为第五代,但第五代直升机究竟是什么样,各国都不知道。他认为,未来第五代直升机速度将比现有直升机提高一倍以上,航程也将增加2-3倍,可与固定翼飞机媲美。同时还要具备直升机特性,这不仅是简单地指能垂直起降,还需要保持优良的近地机动能力,这才是直升机的决定性优势所在。(特约记者 刘济美 杨庆民 本报记者 马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