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中东,在地中海畔,在“中东火药桶”黎巴嫩边境,有一条“蓝线”。在“蓝线”边,中国维和部队正成为中国外交的一张靓丽名片。
黎南部地区东侧与以色列交界处,耸立着黎巴嫩最高的山黎巴嫩山,沿山脊走向,一个个象征和平、标有“UN”字样的蓝筒依次排列,蓝筒连接成的线,即“蓝线”。
这也是联合国划定的黎以两国停火线。这些蓝筒每个直径约2米,高2至3米,由钢筋混凝土构成。
“他们已经成为我在黎开展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今年2月,我国驻黎巴嫩大使馆在给总部的一份报告中,这样称赞成都军区某工兵团赴黎维和官兵。
这个团所获殊荣,还远不止这些:安南和潘基文两任联合国秘书长,联黎司令部历任司令等数十人,先后接见该团维和官兵,充分肯定他们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出色表现。
军队形象折射国家形象。2006年以来,一茬茬维和官兵在地中海畔以自身的风采,将和平发展的中国魅力展现无遗,将和平文明的中国军队的魅力展现无遗,为祖国和军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尊重和友谊。
1 “肯定没问题!”——靠过硬素质铸造“名片”
今年3月12日,被喻为“死亡地带”的黎以边境某雷场。
工程机械手朱云超,驾驶着一辆前端伸出“V形”钉耙、背上竖起两只“手臂”的扫雷车,正紧张作业。只见他施展“三头六臂”,“钉耙”犁刨、火箭爆破……不到半小时,就开辟出一条宽5米、长100余米的安全通道。
随即,扫雷连排长童磊遥控扫雷机器人进入通道,对“盲区”进行搜排。机器人一边缓缓行进,一边机敏地伸出探头。突然警灯闪烁,警铃持续响起,一枚防坦克地雷被锁定。
童排长轻击鼠标发出排雷指令,扫雷机器人迅速抓取引爆装置,实施精准定位。“轰”的一声巨响,地雷灰飞烟灭。
“这两个‘家伙’开辟出来的通道,无一漏雷?”现场观摩的维和友军不敢相信。
“肯定没问题!”当童排长带着4名战士手拉手走出通道时,友军官兵纷纷竖起大拇指。
随着我军扫雷装备不断发展更新,我维和部队的扫雷速度大大提高。“扫雷排爆,一靠装备二靠人。”指挥长黄艾俞介绍说。
2006年8月,黎以冲突刚结束,扫雷连连长陈代荣带领8人排爆小分队,前往哈尼亚特村排爆。
到达任务点,官兵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地上像散落的土豆一样,到处都是未爆子母弹。对于子母弹,联黎部队没有排除经验,也无规范作业程序。
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陈代荣探索出排除子母弹的方法:轻拿轻放,卡住击针,慢慢推回保险销,使火帽和击针错位,再用一小木棍代替保险栓固定住保险销。
凭借这种简易方法,官兵当天就成功排除了200余枚子母弹,之后还在联黎部队推广。
还有一件事,让维和友军叹服。某雷场通道,是法国工兵清排、经联黎司令部验收过的一条通道。去年10月,联黎司令部在该通道边缘发现一枚裸露的地雷后,安排我扫雷官兵重新清排。
官兵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已有3次维和经历、有着丰富扫雷经验的上士吴昭年走在最前面。“嘀嘀嘀……”不到10分钟,探雷器就发出刺耳的警报。他小心翼翼地清除约20厘米厚的土层,一枚地雷露出狰狞面孔。接下来,官兵们又在通道内搜排出5枚地雷。
“中国工兵真了不起,居然在鸡蛋里‘挑’出骨头!”前来检查验收的联黎司令部官员,对官兵投来赞赏的目光。
7年来,官兵们以过硬的素质征服了联黎司令部、维和友军和当地群众。联合国在为我维和部队的一份书面鉴定中说:“你们为联合国和中国,赢得了尊重、荣誉!”
2 “真正的‘和平使者’”——凭优良作风擦亮“名片”
2012年,对于维和部队驻地日不肯村橘子园主人拉布拉辛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不过,他采摘的第一批橘子,并没送到集市出售,而是又送给了我维和部队。
为啥?这还得从头说起。
2006年10月27日,时任副指挥长唐尚平带领官兵到日不肯村搜排未爆弹。拉布拉辛把唐尚平拉到自家枝头挂满果子的橘子园,指着满地的子母弹焦急地说:“如果不把这些炸弹排除,今年我就白辛苦了。”
子母弹多得让人难以置信,不仅地上到处都是,一些果树上也东一颗西一颗挂了不少。
在果园排除未爆弹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如果就地引爆,就意味着要毁坏果树,那么,以果园为生的拉布拉辛一家将失去生活依靠。
怎么排?唐尚平决定将子母弹移出果园后再销毁。
为保住拉布拉辛一家的“命根子”,官兵和死神“掰起了手腕”。茂密果园里,他们弯着腰,像呵护熟睡中的婴儿一样,将一枚枚子母弹放入沙箱中。
挂在树上的子母弹,是最难排的。在排除一枚挂在树枝顶端的子母弹时,士官李军以战友的肩膀当人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其排除。
果园里的子母弹排完后,拉布拉辛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摘了一大筐橘子,硬往官兵怀里塞。自那以后,每年橘子收获时,他都要挑最好的送给这群为当地百姓甘于冒生命危险的“最可爱的人”。
在辛尼亚村,还有一条“中国路”。2007年6月,应当地政府请求,官兵帮助村民修建一条与外界相连的公路。
一直跟随官兵修路、担任翻译的联合国当地雇员夏冰发现,中国维和官兵天不见亮就开工,到了傍晚还不收工。
一个月后,路如期修成。当地群众欢呼雀跃,在路边立了一块一人多高的石碑,刻上“中国路”三个大字。
在黎巴嫩人民眼里,中国维和官兵不仅工作踏实、能吃苦,还格外礼貌友善。易布拉罕的家在部队营区附近,每次官兵外出执行任务,车队都要从他家门口经过。他说:“中国维和部队的车队不超车、不抢道,途经居民区不随意鸣笛,官兵从不将枪口对着我们,他们才是真正的‘和平使者’。”
3 “有礼有节、不卑不亢”——以主动外交展示“名片”
在我维和部队,有一个流传至今的故事。
2006年7月30日,官兵奉命前往加纳村进行人道主义救援。一到现场,战士张思伟就急忙奔向废墟搜寻幸存者,慌乱中竟忘了戴头盔。留在营地掩体里的官兵从黎巴嫩电视台现场直播的画面上看到这一幕,赶紧通过电台告诉他:“全世界都看到你没戴头盔!”
这件事后来成为维和部队教育官兵适应“在电视直播下维和”的生动教材。联黎部队由30多个国家的维和部队组成,活跃在黎巴嫩的世界媒体有近百家,官兵的一言一行经常会暴露在媒体的镜头前,每个官兵都会在不经意间成为“公众人物”,不仅要完成好任务,还要考虑举手投足间可能造成的“国际影响”。
为此,他们就如何面对国际媒体采访、在公开场合如何行为处事等问题组织专题教育,从官兵着装、言谈举止、礼节礼貌等生活细节抓起,甚至连文雅就餐、文明如厕也作了详细的规定。
一向内敛、谦让的中国维和官兵,在涉及自己尊严的问题上,却敢于说“不”。2006年7月27日,联黎司令部作战处长令我维和官兵冒着黎以双方交战的炮火,到距边界仅800米的某地销毁一枚落入司令部大院的155毫米未爆炮弹。此前,官兵从曾对这枚未爆弹进行过检查的法国营排爆小组处了解到,该弹引信已经脱落,处于安全状态,并已经临时放进他们的弹药库。指挥长罗富强即向作战处长提出“此时执行这项任务没有必要”的陈述,并强硬拒绝。
事后,罗富强直接致信联黎部队司令陈述理由,指出不立即执行这一任务不仅不会影响联黎司令部的正常工作,而且可以确保我维和官兵的生命安全,节省已经短缺的宝贵油料,以利执行更为急迫的任务,并对该处长提出抗议。
他的陈述得到了联黎部队司令的支持,从而避免了一次冒险行动。
2009年11月的一天,官兵为丹麦营运送补给物资。送到后,丹麦军官英格尔上校提出让官兵采取蹲姿的姿势与他们合影,理由是中国官兵的身材比他们矮小。士官杨宏远义正言辞地说:“我们是有着几千年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派来的维和使者,若要和他国官兵合影,只能与所有人并排站立。”英格尔上校听后自觉羞愧,连忙向官兵道歉。
有礼有节、不卑不亢的外交风采,获得了联黎部队和当地民众的青睐。在维和部队工作的当地雇员伊斯梅尔的女儿娜娅妮乐高中即将毕业,她向官兵们透露了自己的心愿:“希望高中毕业后到中国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