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批评美国未吸取越战教训主宰中东愿望落空

2013年03月18日 13:33  中国新闻网 微博
美军十年前攻伊,当地不少家庭被逼逃离家园。 法新社 美军十年前攻伊,当地不少家庭被逼逃离家园。 法新社

  中新网3月18日电 一场由谎言启动的战争,最终只能以另一个谎言划上句号。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后日(3月20日)是美军入侵伊拉克10周年,在这场从开打到完结都疑点重重的战争,12万人不明不白地死去,美国纳税人付出无数金钱,换来伊国民众茫茫无尽的痛苦和失落,而华府扶植亲美政权、主宰中东政局的企图亦落空。美国没从越战汲取教训,对某些人而言,历史并非前车之鉴,而是用来重蹈覆辙。

  2003年,当时任美国总统布什以根本不存在的“大杀伤力武器”(WMD)为由,向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宣战,这场战事就注定以灾难告终。对于萨达姆是否拥有WMD,无论情报搜集、分析和结论,中情局(CIA)等情报机构都错得一塌糊涂,污名水洗不清。

  然而它们只是代罪羊,布什政府一开始就打定主意攻伊,挑选可为萨达姆罗织罪名的消息、摒弃不利于开战的情报。这令人想起1964年臭名昭著的“北部湾事件”,美国约翰逊政府诬称北越向北部湾(又称东京湾)美军舰队开火,成为美国开启越战的导火线。

  新政权亲伊朗 掴华府耳光

  美国千方百计侵伊,除了垂涎当地丰富石油资源,亦有扩大美国在中东势力的战略盘算,可是如意算盘打不响,更适得其反。逊尼派的萨达姆政权本是制衡什叶派伊朗的重要力量,美国如愿除掉萨达姆,却造成难以填补的战略真空,令邻国武装分子和“基地”组织有渗透之良机。虽然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号称更“自由”和“民主”,该国什叶派新政府却更亲近伊朗,而非自己的“衣食父母”华府,可谓搧了美国人一巴掌。

  英国《刺针》医学期刊引述美国两名公共卫生教授的数据显示,自2003年至前年美国撤军,伊战夺去11.6万名伊拉克平民和4,800名以美国为首联军士兵的性命。在10年间,美国已大洒8,100亿美元(约6.3万亿港元),估计最后埋单时,会升至3万亿美元(约23万亿港元)。天文数字往往令人麻木,失去其本身的意义,人们不禁追问,这一切是为了什么,伊拉克和美国人又得到了什么?

  推翻萨达姆 换一百个暴君

  伊战实际作战阶段短得出奇,从开战(3月20日)至5月为止,但之后就是漫长的占领和重建阶段,炸弹声、枪炮声、哭声此起彼落,伊国内部动乱和暴力事件无日无之,平民继续无辜地死去。伊拉克人更沮丧的是,新政府腐败无能、家园重建缓慢。

  饱受战火摧残的民众终于发现,任凭官员给他们以前没有的新汽车和电子产品,但始终无法给他们工作、安全感和希望。如果说在萨达姆时代,民众要忍受一个高压政权,那么拜美国所赐,现在他们有逾一百个政党,而且每个都同样残暴。

  人类孜孜不倦地书写历史,历史反过来尽情嘲笑人类的愚昧。华府1960年代编织谎言,将大批满腔热血的年轻人骗上越南前线送命,到了21世纪,美国政客重施故伎,结果两次同样深陷战争的泥淖,进退两难。就越战而言,美国企图阻止南北越统一的大势,徒劳无功;在伊战,侵略者和受侵略国都是输家。美国铲除了一个敌人,换来一个非敌非友的新政权;伊拉克人活在既非战争、亦非和平的“灵薄狱”,在生与死的边缘进行没完没了的挣扎。

  打仗出于“正义” 越战骗局重演

  到最后,美国还是要以另一个谎言为结束战争辩解。尼克松为摆脱越战烂摊子,声称以寻求“光荣的和平”“(Peace With Honor),只是谁会相信这是美国的光荣?在奥巴马口中,美军撤出伊战是“历史时刻”和“卓越成就”,更称美国开战不是为掠夺领土和资源,而是出于“正义”。一个接一个的谎言,构成世界的秩序。

  从越战到伊战,人们目睹轰炸机、坦克、枪械等杀人机器愈来愈精密和先进,而人性却不见丝毫改善。战争最终意义是什么、战火亡魂何以安息?引用美国民谣歌手Bob Dylan的反战歌曲《Blowin' in The Wind》,答案只能风里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