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生意人报-权力》周刊3月4日报道,美国一些期刊分析指出,一旦爆发危机或战争,美国及其伙伴可能会在海峡、公海劫持或者击沉中国商船,中国不可能对此置之不理。由于对绝大部分通过海路运输的进口石油和其他原料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海上交通运输线的咽喉实际上已经被人牢牢扼住,而且这种受制于人的状况只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虽说当今世界类似剧本上演的可能性接近于零,但是问题本身对中国来说非常敏感,表明经过印度洋及其沿途狭窄海峡的海上贸易航道的畅通无阻对中国经济来说极端重要,况且美国和印度正在千方百计阻挠中国进军印度洋以维护能源生命线的安全。
俄媒称,世界80%的海上石油运输经过印度洋,其中40%经过霍尔木兹海峡,35%经过马六甲海峡。目前该地区包括阿富汗行动在内的大规模武装冲突仍在继续,印度和巴基斯坦仍在继续多年以来的核对抗,伊朗核项目导致地区军事战略紧张局势加剧,伊斯兰恐怖主义日益猖獗,海盗威胁依然存在。澳大利亚前任防长、现任驻美大使比雷认为,将来印度洋将在全球政治中占据日益显著的位置,整个亚太地区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加。
因此近年来印度洋成为大国海上活动日益频繁的地区毫不奇怪,主要变化来自于亚洲两个新兴经济大国印度和中国海军活动的增强。但是如果说印度已经积极增强本国海军在此地区的实力、谋求在印度洋的主导作用的话,那么中国暂时只是扮演“全球稻草人”的角色。多数主要对手肆意渲染中国海军将来可能进军印度洋的威胁,为自己增强本国海军实力寻找借口。在此地区美国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在欧洲大国中只有法国海军在此保持明显的存在。不过其他因素也不容忽视,比如日本再次觊觎印度洋,澳大利亚的立场得到巩固,而在波斯湾地区,美国海军被迫日益重视来自伊朗的新威胁。
近年来印度海军实力的增强是最显著的趋势。印度在强大经济增长浪潮中得到了机会,开始实现成为海洋大国、控制整个印度洋地区的野心勃勃的目标。目前印度领导层在海军领域的主要投资暂时只是优先发展本国海基核力量,建造战略核潜艇,另外一项同等重要的任务是打造一支以航母攻击战斗群和两栖力量为基础的远洋舰队。不久前这些任务的解决不仅受到海军建设拨款不足的限制,毕竟海军项目在印度国防预算中的比例只是最近两年才开始增加的,而且印度政治机构历史上比较重视陆军,强调对抗巴基斯坦。但是现在局势在发生变化,印度越来越重视中国,将其视为“直接侵害印度地缘政治空间”的主要战略对手。在中国暂时忙于确立对本国沿海地区的控制权,尚未开始积极打造远洋舰队的时候,印度军事政治战略家呼吁国家领导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完成海军发展的飞跃。
为了实现这些任务,印度已经打下不错的基础,最近十年实现了海军现代化建设项目。从1961年得到首艘航母之时起,印度在航母编队使用和作战应用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目前印度只有一艘1986年从英国购买的搭载垂直起飞舰载机的航母,但是在从俄罗斯得到“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并且按照计划在2015和2017年列装两艘国产航母之后,情况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印度将在海军航空兵方面拥有对中国的优势。印度同时还有50艘驱逐舰、巡洋舰和轻护舰,14艘柴油潜艇,以及数量不断增加的两栖船只。根据日本《外交家》杂志的数据,印度海军目前已经下单订购了另外50艘现代化战舰,而且多数由本国造船厂建造,只有从俄罗斯采购两艘隐形护卫舰是个例外,它们将是对去年4月得到的一艘11356型护卫舰的补充。去年4月印度海军司令部在向议会提交的报告中确定了海军建设的近期任务,主要是装备陆基和舰基飞机、无人机,增强反潜斗争能力,准备实施远洋考察行动,建设实施低强度海军战役所需的战斗力和基础设施。而且计划在该领域更加重视战斗力和先进技术,而不像以前那样更看重数量指标。
印度军事专家承认,虽然印度愿望较为强烈,但是将来在增加海军武器装备的数量方面仍然无法同中国抗衡。不过印度也有一系列重要优势,首先是有利的地缘战略位置和几乎能从国外购买所有现代化武器装备的能力,而中国从1989年以来一直受到欧盟武器供应禁令的限制,无法引进西方先进武器。与中国不同,印度还和多数邻国建立了友好关系,而且已经在远离本国海岸线的地方建设海军和空军基地,比如孟加拉湾的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阿拉伯海的拉克沙群岛,以及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另外,印度还与在印度洋地区展开海洋活动的所有国家发展战略关系,同时谨慎对待中国的扩张。
印度海军实力增强的主要遏制因素是政治。印度担心一旦做出过激举动,可能会招致中国公开的不满,促使中国提前向印度洋地区进行军事扩张。因此印度不与其他任何海军大国建立公开的反华同盟关系,无论是在双边,还是多边基础上。比如,印度拒绝与美国海军展开过于密切的协作,同时消极对待日本2007年提出的在亚太地区建立美、日、印、澳大利亚军队行动协调机制的四方倡议。这种立场也体现在印度不愿参与在印度洋的多边海军联合演习,只准备参与在此举行的双边演习,以及在印度洋之外的多边演习。但是这并不阻碍印度以更加温和的战略伙伴关系形式发展与美日等国合作。比如,2011年印度同意与美国、日本建立三方对话机制探讨全球和地区共同利益问题,而且已经参加了几轮磋商。至于双边合作,印度不仅与美国和日本,还与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尼、韩国、越南在海军领域建立了温和的战略伙伴关系。
尽管印度避免和美国建立直观的盟国关系,但是美国却在企图与印度实现军事政治接近方面不懈努力。美国支持印度增强海军实力的愿望,千方百计地煽动印度对中国可能进军印度洋的恐惧心理。澳大利亚智库国际未来方向研究所专家认为,这种立场反映了美国的总体外交路线,美国企图在国防开始大幅削减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把解决亚太地区,以及全世界所有地区军事战略任务的负担转嫁给自己的盟国和伙伴。在此方面第一个成功范例是利比亚军事行动,主要借助美国在北约的欧洲盟国的力量来实现。美国同样企图以此模式发展与日本和印度的关系。考虑到印度尽力坚决遵守战略自主方针的现实,美国改变了建立盟国关系的“硬”战术,尽力与印建立“软”同盟。随着美国外交重心向亚洲的转移,发展与印度的军事合作对美国来说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实际上早在小布什时期美国就已采取与印度战略接近的方针,2006年达成了突破性的核能交易,当时美国海军已经开始向亚太地区倾斜。美国在2007年制订的新版海军战略,即《21世纪美国海军实力战略》规定,美国海军将主导两大洋,但是第二大洋将不再是大西洋,而是印度洋及波斯湾。同时还规定应当把太平洋和印度洋视为作统一地缘战略空间。
但是从美国海军的能力来看,美国在落实这些想法,控制印度洋和太平洋统一地缘战略空间方面遇到了问题。美国海军专家认为,中国和伊朗反介入武器系统的增强对美国海军两大洋舰队确保向潜在热点地区及时运送兵力的能力带来了问题。美军第5舰队主要驻留在巴林和迪拜,虽然拥有经过狭窄的霍尔木兹海峡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却能被伊朗轻易封锁。同样,美军太平洋第7舰队在经过狭窄的马六甲海峡驶往印度洋时也有问题。美军部署舰队控制两大洋最为理想的新地点应当是位于两大洋之间的中心位置、同时又是美国亲密盟国的澳大利亚。显然,奥巴马2011年底选择在澳大利亚宣布美国战略重心向亚洲转移的战略绝非偶然。
至于美国海军加强在印度洋存在的当前任务,不仅由近年来控制海上交通运输线的必要性所决定,还与美国卷入伊拉克和阿富汗冲突,以及目前伊朗局势日益紧张有关。现在印度洋地区美国共有两支舰队在活动,其中第5舰队的责任区覆盖印度洋西北部分、波斯湾和红海,第7舰队则在印度洋其他地区和西太平洋活动。第5舰队拥有两支航母战斗群,必要时能从太平洋补充两个航母战斗群,以及负责控制波斯湾及其附近海域局势、打击海盗的几支战役战术编队。美国在此地区最大的基地除了巴林和迪拜海军基地之外,还有迪戈加西亚海军和空军基地,以及在吉布提和阿曼的空军基地。美国海军在印度洋的这种布局在不远的将来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第一个征兆是2013年2月6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减少常驻波斯湾的航母数量,由两艘减至一艘,“斯坦尼斯”号航母将返回美国母港。这项决定形式上与3月份再次削减国防开支有关。放弃在远离美国的地区部署一艘航母,能够节约数亿美元的资金。但是也不能排除这项决定部分是因为受到伊朗反介入武器系统不断增强的影响,伊朗已经能像中国一样在本国沿海为美军干预制造难题。
伊朗在波斯湾地区的反介入武器系统包括20多艘配备反舰巡航导弹的导弹艇,以及上百艘武器配置稍弱的快艇。伊朗还拥有大量潜艇,包括3艘“基洛”级柴电潜艇和19艘“鲑鱼”级微型潜艇,这种潜艇配备鱼雷,能够进行情报侦察,还能布雷。朝鲜在2010年3月正是使用这种潜艇击沉了韩国的护卫舰。在此方面伊朗在波斯湾具有绝对主导地位,因为美国在此地区只有很少在海湾条件下使用的核潜艇,而该地区的其他国家根本没有潜艇。伊朗主要武器是国产反舰巡航导弹,其中包括射程120公里的“努尔”和射程200公里“卡德尔”,海基、空基和陆基导弹都有。2012年又增加了射程300公里的“波斯湾”型反舰弹道导弹。伊朗不需要更多数量的大型战舰,因为伊朗不会遵守敌人制订的游戏规则,况且伊朗已经拥有4艘护卫舰和3艘轻护舰,2010年又有一艘国产驱逐舰下水。根据西方掌握的消息,伊朗还在继续建造另外两艘轻护舰,同时计划再建造4艘。伊朗造船工业不仅掌握了国产微型潜艇的建造技术,还计划在近年建造5艘稍大一些的 “卡厄姆”级潜艇,采购3艘“基洛”级潜艇。美国军事领导层多次被迫承认伊朗海军的威胁正在增加。
至于中国,可能进军印度洋的威胁是该地区发生变化的主要刺激因素,但是中国暂时几乎没有在印度洋海军领域做出任何表现,只是在集中力量巩固自己对本国沿海的控制权。近年来中国海军在印度洋唯一显著的表现是2009-2010年的反海盗护航行动。显然,中国不会局限于对印度洋的阶段性进入。以色列安全研究所对印度洋事态发展的可能性模拟结果表明,中国到2025年能够在印度洋至少部署一支航母战斗群,2-3艘多用途核潜艇,以及能够摧毁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地区目标的陆基中程反舰导弹。中国暂时忙于准备保证将来本国海军进军印度洋的外交条件和基础设施,降低从中东经印度洋的极其重要的石油运输航道受制于人的风险。中国将会投入大量资金在友好国家,包括巴基斯坦、缅甸、斯里兰卡,建设港口基础设施,同时采取措施减少对使用航道狭窄、过载严重、海盗猖獗的马六甲海峡的依赖,为此中国将铺设从缅甸深水港到中国昆明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同时准备建造从孟加拉湾经泰国克拉海峡到南海的运河。
尽管在今后几年,无论是美国,还是印度,都不想看到中国积极进军印度洋,但是中国海军的到来将不可避免。未来十年内,美国、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可能还有其他大国之间的海军竞争将会更加激烈,随之而来的是各国海军力量的变化和预算资金的紧张。(编译: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