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启用新型冷光源攻克夜间航行补给难题

2013年02月26日 10:15  解放军报 
 夜间横向补给 刘林 摄  夜间横向补给 刘林 摄

  夜晚,南海某海域风急浪高,一场大规模远洋综合补给演练悄然展开。此次演练,满载排水量3.7万多吨、被誉为“海上浮动基地”的“青海湖”号大型综合补给舰,将在航行中分左、右、后三个方向,分别对两艘导弹驱逐舰和1艘导弹护卫舰实施干货补给。

  演练指挥员、南海舰队某作战支援舰支队支队长王永祥告诉记者,夜间航行补给能力,是影响舰艇战场生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夜间航行海上能见度差,指挥协同难度大,是海上综合补给中的高难课目。

  此次夜间航行补给,“青海湖”舰启用新型冷光源夜间航行补给配套系统。该系统由夜间标志、区域照明、舰船横向距离测量和夜间补给信号设备4部分组成,亮度高、可视性强、对海水及雨雾穿透力强、抗海水腐蚀能力强,并具备动态精确测量两舰船横向补给距离、危险距离报警、引导接收舰船快速进入和保持补给阵位等功能。

  夜色深沉,涛声盈耳。“青海湖”舰抵达补给就位点。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过,随着舰长黄建木的一声“综合补给部署”口令,前甲板补给平台上,身穿救生衣、头戴安全帽的补给部门官兵迅速各就各位,快速准备引缆、撇缆枪、引缆浮标、距离索等帆缆器材。

  20时30分,雷达屏幕显示,两艘驱逐舰分别占领“青海湖”舰左右舷的补给就位点。操舵员根据指挥员口令,不断修正航向差与速度差,使三舰始终保持50米左右的间距和相同的航行态势。

  10分钟后,指挥员果断下达口令。随着两声清脆的撇缆枪响,两根夜光撇缆绳像两道闪电,分别从左右两侧飞向两艘驱逐舰甲板,操作人员迅速带缆,扣紧高架钢索。

  “放缆!”“收紧主钢索!”“架设输油软管!”不到20分钟,补给舰与被补给舰之间凌波架起一道高架索桥。经过夜视发光材料处理、盘缚在26米高的巨大门型架顶端的输油软管,如同一条淡绿色的巨龙,舒展身躯,顺着钢索俯冲直下。

  “咣”地一声巨响,补给管接头牢牢地卡进被补给舰的受油口。“开始补给!”操纵手启动油泵和淡水泵,粗大的输油管和淡水管由扁鼓圆,油料和淡水源源不断地注入钢铁战舰的巨腹,干货补给筐也沿着索道滑向被补给舰。

  与此同时,护卫舰也成功捞起浮标软管,开始油料补给。长长的管道宛如一条长龙,在波涛中起伏跳跃。23时50分,长达3个多小时的补给顺利完成。(柏杨 肖德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