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的发展已经成为战场上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如果一方率先公布了一种新的武器技术,那么另一方只有冥思苦想如何采取反制措施。美国军事专家迈克尔·科尔近日在日本《外交家》杂志网站撰文称,处于研发设计阶段的新一代武器将会再次改变大国军事对抗的结果,这其中就包括激光武器。激光武器作为一种新概念武器,以其快速、灵活、精确和抗电磁干扰等优异性能,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
美欧不断取得进步
把一些科幻电影放在一旁,激光束(技术上的术语是“定向能武器”)成为现实中的武器已经不再令人稀奇。在先进的防空系统不断推出时,弹道导弹正在接受更严峻的考验,不远的将来,无人机也将面临同样的威胁,因为激光武器能够统统将这些导弹、无人机击落。最近的一个例子是美国雷声公司的激光近防武器系统。在2010年7月的英国范保罗航空展上,该公司演示了这种激光近防武器系统的能力。据称它可以对付多种目标,包括飞机、无人机、火箭和水面舰艇,主要采用50千瓦的固态激光束。
美国空军专门设有一个“定向能指挥部”,主要负责将伽马射线、激光、微波和电磁波等技术用于武器研究。美国海军则有“海事激光演示”计划,目标是在2014年前建造出舰载激光炮。
现有的军事装备成为美国开发新型武器最好的基础,例如美国海军的“密集阵”雷达控制近防武器系统,该系统采用多组20毫米口径加特林机关炮击落来袭的目标。相比之下,激光近防武器系统在理论上具有射程更远的优势,而且没有弹药的限制。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也正在发展一种名为“Gamma”的高能、固态激光武器,作战目的是摧毁来袭的反舰巡航导弹。诺·格公司正与美国空军空中机动司令部和空中国民警卫队展开合作,将激光防卫系统安装在KC-135大型飞机红外对抗吊舱上,利用激光束来拦截来袭的地对空、舰对空导弹。美国海军还正在发展多种系统,目的是拦截敌方水面舰船搭载的无人机。同样,美国陆军去年宣布他们正在努力开发一种名为“激光诱导等离子通道”的装置(LIPC),该装置能够发射一种激光制导、功率达500亿瓦的“闪电”,摧毁目标物体。
除了美国之外,德国防务公司莱茵金属公司也公开了自己研发的一款激光武器系统,能够在数千米外“击落”来袭的空中目标。在最近的一次试验中,该系统成功地在瑞士奥克森布登试验场击落了约2公里外,“若干”以50米/秒速度飞行的俯冲无人靶机。在另外一次测试中,该系统跟踪并摧毁了一枚以50米/秒速度运行的82毫米钢球,这枚钢珠是用来模拟来袭的迫击炮炮弹。相关试验还证明,激光束可以在近千米的距离外击穿一块15厘米厚的钢梁。莱茵金属公司称,长期以来,恶劣的天气条件、高湿度和表面反射问题,一直阻碍着设计师把激光束转化为有效的武器。
俄罗斯起步很早
由于固体激光体使用电力作为动力源,而且体积足够小,因此它能够装备在战斗机、无人机、高机动性多用途轮式车甚至吉普车上,可以机动作战。近年来固体激光技术的快速提升,使得它有可能成为最早的具有机动性的激光武器。
迈克尔·科尔称,近几年来,俄罗斯和中国的物理学家在高能固态激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步,有报道暗示俄罗斯正在发展可击落导弹和飞机的系统。据报道,俄罗斯一直在发展一款空基激光武器系统,该系统能够破坏对手的侦察设施和数据处理装置,还能击落来袭的导弹。
从激光武器研究的历史来看,苏联开展得最早,上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了相关研究。苏联以伊尔-76运输机为基础发展的A60激光反卫星/反导试验平台,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于1981年8月19日首飞。但是后来A60激光系统在一次火灾中被毁。前苏联时期著名军工企业“金刚石”公司(S-300防空系统的生产商)还研制过一种名为“机动激光技术复合装置”防空系统,军用版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已试验成功,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一工程的研发在90年代早期被中止。
上世纪80年代,苏联还进行过太空激光武器的研发和试验。这种名为“极地”号的飞船由服务舱和武器舱两个舱段组合而成。1987年5月,“极地”号进行了发射。但是最后火箭并未进入预定轨道,80吨重的飞船坠返大气层时爆炸解体。此后,苏联再未进行过太空激光武器的研发和试验。
鉴于美国目前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空基激光武器,俄罗斯不甘落后,近年来又恢复了激光武器项目的研发。据悉,俄罗斯仍打算发展以伊尔-76运输机为平台的空基激光武器。这种复杂的武器可发射强大的激光,攻击敌方的红外光电传感器,可有效对付部署在空中、太空和陆地上的侦察设备。但是,一部分俄军事专家强调,在实战中,空基激光武器的作用不大,由于资金有限,无需将大笔军费从其他项目调拨到研发空基激光武器上面来。
中国急起直追
据迈克尔·科尔在文章中透露,中国最初的激光武器理论研究也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是神秘的640导弹防御计划的一部分。当时中国对激光武器还称为“死光”——“死亡之光”。据披露,1963年12月,毛泽东在听取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聂荣臻汇报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强调指出,“死光,要组织一批人专门去研究”。随后,在中国“火箭之父”钱学森的带领下,中国开始研究激光炮。除激光炮研究外,还有化学激光研究,电感储能研究。
中国激光武器首次被美国媒体所关注是在2006年,当时美国权威军事杂志《防务新闻》报道称,中国在过去几年内曾多次使用高性能激光武器,在美国间谍卫星飞临中国上空侦察时,“从地面进行攻击性干扰,扰乱卫星正常运作”。
不久前,香港《大公报》的报道称,在量子点激光器理论研究方面,中国已处于世界最领先地位,超强功率的固态激光器亦是世界一流。激光束可在3000公里距离获得每平方厘米35K焦耳能量密度,这比攻击导弹破坏力高出近1个数量级,有效杀伤力超过3万公里。迈克尔·科尔称,据信中国已经启动了一个先进的高能激光项目。
在陆战激光武器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有分析认为,中国正在对激光战车进行相关研究,而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美国国际战略评估中心的文章称,目前解放军与美国一样,也在研究如何将高能激光武器从陆地搬到战舰、战机和坦克等作战装备上。
报道称,中国在小型化激光武器方面的成就不逊于美军。传统的坦克防护系统用拦截弹击落来袭的反坦克导弹,但解放军的主战坦克已经装备了一种大功率小型激光武器,它可直接攻击敌方武器装备或士兵。解放军在主战坦克上装备的激光武器有双重功效:它能用小功率光束定位敌方目标,然后激光系统的功率急剧增强,用较强的激光束攻击敌方武器的制导系统;它还能直接照射敌方人员,令其丧失作战能力。中国主战坦克上装备的激光武器发射角度范围大于坦克主炮,这表明它能与敌方的反坦克直升机对攻。另外,激光武器系统也可以用于与友军坦克进行通信。另外,不排除解放军把车载激光系统加装到军用车辆上,从而开发出机动能力强于坦克的激光战车。
迈克尔·科尔认为,激光武器作为一种有效的、可以起杀手锏作用的防空手段,在现阶段可以具有干扰、毁伤敌武器装备光电系统的能力,未来将发展成为具有毁伤各种飞行类目标金属蒙皮能力的武器装备,将成为最具有潜力的打击方法与手段。如今距离激光束变成作战武器完全投入使用,可能还有几年的时间,但是把科幻小说变成现实的那一天已经临近。中国今后将会重点研发能够摧毁战舰和坦克的激光武器,而不是建造战舰和坦克。
《法制文萃报》 专稿 作者:武居玄
【注】:原题《中国激光武器世界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