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环境一号C星获取首幅影像图 大幅提升中国对地观测系统能力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红岭):记者10日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12月9日,环境一号C星有效载荷首次开机成像,成功获取首幅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图,影像图图像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至此,环境一号C星实现星地链路连通,星地系统工作正常。
12月9日18时19分,环境一号C星下传第一轨数据。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密云接收站准时捕获并成功接收全部数据。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成功完成标准产品生产,形成了第一幅影像图(郑州地区SAR图像)。
环境一号C星是中国首颗民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具备空间分辨率5米条带和20米扫描两种成像模式,幅宽分别为40千米和100千米;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成像能力,可以不受天气影响,在多云、阴雨、大雾等任何恶劣天气条件下,准确获取地表真实的图像。相比光学成像卫星,环境一号C星对地观测效率大幅提高,大大提升了中国对地观测卫星的总体观测能力。
环境一号C星配置的S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可获取地物S波段影像信息,有效补充国际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数据的不足,将与其他国家在轨运行的雷达卫星一起,形成更加丰富的观测谱段,使国际对地观测体系更加完善,地物信息识别能力更强。
据悉,环境一号C星还将继续进行在轨调试运行。投入使用后,将与之前成功发射的环境一号A、B星组成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形成具备中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宽覆盖的对地观测遥感系统,迅速、准确地获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自然灾害、生态和环境污染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的相关信息,大幅提升中国环境与灾害的及时、动态监测预报能力,为中国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