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称歼-11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等方面不如俄产品

2012年12月03日 09:10  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新闻网11月29日报道,俄罗斯媒体日前援引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消息人士的话披露称,中俄已就24架苏-35战斗机出口事宜初步达成一致,这项合同将为苏-35打通进入国际市场的道路,但是这种合作也有不小的风险,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化解。

  俄媒称,苏-35,确切地说,是苏-35BM战斗机,是迄今为止T-10C飞行平台最新最深刻,也可能是最后一种型号的迭代产品,其前身苏-27及其后续发展型苏-30战斗机,在1990-2000年间令苏霍伊公司享誉全球,成为最近20年最为畅销的战斗机。实际上,苏-27进入世界战斗机市场的阳光大道似乎正好就是中国为其打开的。中俄两国第一批20架苏-27SK战斗机供应合同于1991年签订,第二批16架苏-27SK合同于1996年签订,然后两国又达成了供应将近100架飞机部件协助中方组装生产的合同,之后中国开始采购苏-30MKK战斗机。在与中国签订一系列苏-27战斗机供应合同之后,俄罗斯才逐渐与印度、马来西亚、越南、阿尔及利亚和其他国家达成出口协议。

  但是俄罗斯战斗机商业出口的成功历史还有其他不太愉快的方面。从组装苏-27SK战斗机开始,中国逐步把重点转向其本土化产品歼-11的研制和生产上。虽然歼-11在一系列性能上,包括发动机寿命和机载设备性能,明显不如俄罗斯产品,但是仿制进程本身大幅提升了中国军事航空工业的能力,加快了中国空军战斗机更新换代进程。

  俄媒称,苏-35的性能接近于第5代战斗机,中国早已对它非常感兴趣,但是俄方担心一旦对华出口苏-35,可能会重复苏-27在中国遭到仿制的命运,毕竟谁都不可能担保中方不会试图仿制苏-35。只有不少于50架的大批量供应才能部分减少潜在损失,使中方对它的仿制丧失实际意义,而俄罗斯生产商也能利用出口收入研制更加先进的飞机。首批24架苏-35未必足够用来化解5到10年后中国研制出仿造品的损失。另外一种降低交易风险的方式是向中国供应简化版苏-35,这个方案完全可能会被实践应用。24架苏-35简化版的出口可以报价15亿美元,相比标准版苏-35已经超过1亿美元的单价来说,不会显得特别昂贵。考虑到仿制飞机至少需要5-7年时间,因此供应简化版苏-35的方案完全可以接受,虽然这也未必是最佳方案。当然,对俄罗斯来说,化解风险的最佳方案是最大程度地减少高科技军事装备对中国的供应,利用国内市场订单弥补潜在的损失。(编译:林海)

  原文链接:http://vpk.name/news/79814_su35_nuzhen_li_rossii_kitaiskii_kontrakt.html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