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小平称ARJ21的改革是民机发展的基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2日 12:08 新浪航空

  主持人:咱们也知道ARJ21前不久下线了,很多人认为ARJ21是中国民用客机很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如果ARJ21运作成功的话会在哪些方面对中国今后的大飞机起到推动和借鉴作用?

  汤小平:我想网友如果关心这个问题的话,我想多说两句,中国的民用飞机不是从ARJ开始的,作为我们航空工业我们很早就在民机上做过努力。比如说就我自己所知道的,六十年代末期开始,我们就对当时苏联的飞机进行过测绘,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了我们运7系列的飞机,如果我没记错,大概有70架飞机运营。70年代我们又有一帮志士仁人进行了运十的发展,当时在东北还有我们的陨11和陨12,陨12至今还是一个比较好的成功的机种之一。八十年代我们又力图通过和国际合作,发展自己民机的事业,先后第一是开展和国际知名企业的转包生产,然后又有MD80,MD90在上海总装,又有和德国MPC75和A100等项目,所以说我们不是从ARJ21才开始做,发展民机一直是我们中国航空制造工业人的一种梦想,一种追求。当然上边说的这些项目,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能够成功,我是从很早就介入民机发展业务,作为一个老航空,几乎上面所有的这些项目我都参加过,看着都不能成功,可以说是伤透了心了。

  总结起来,造成这样的情况,我们有自己的问题,我觉得我们主要的问题就是对民机的规律认识不足,没有能够及时转变我们的观念,按照民机的规律来发展民机,比如说刚才我提到的一些不同的认识不够。但是我们同时也真诚地渴望我们能有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能有一个连续一贯的政策,使我们能够全心全意地做这件事情。所以中国航空工业其实一直都在追求我们的民机发展,ARJ21是一种新的尝试,ARJ21这种常识我想对今后民机发展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在理念上的认识,我们这次ARJ21从开始就强调,以客户和市场拉动我们的整个工作,特别注重市场的研究,特别注重客户服务,特别注重按照适航,按照成本的要求,按照改造我们自己的研制系统,这些肯定是对今后民用飞机理念性的问题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第二就是体制上,我们这次实际上民用飞机的体制,正因为它是要面对市场的竞争,所以它更强调的是抓住市场,应对市场关键环节,而把其他大部分,比如制造部分分包给我们各个有能力和愿意干的企业,这样一种基本的体制我们这次也在实践。包括供应商,国内外选择供应商,这些体制上的经验,看来现在这种体制和国际民机产业,那些大公司的发展基本上是相辅的,看来是好的,对头的方向。所以ARJ21所实行的机制上和体制上这种改革,我认为对今后民用飞机的发展都是一个基础,至少是有借鉴作用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