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英国只剩下了一艘航母——无敌级“卓越”号。这艘战力有限的轻航母,也将于今年退役。在“伊丽莎白女王”号服役前,曾经不可一世的英国海军将处于无航母的尴尬阶段。
虽然人们可以嘲笑今天的英国海军“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但原《航空档案》杂志主编、军事评论员邱贞玮认为,二战以后英国人在航母发展路线方面所做出选择,实为审时度势后的无奈之举,其经验教训值得中国汲取。
在1960年代,英国曾尝试建造CVA-01传统起降航空母舰,但因过于昂贵而在1966年遭工党政府封杀。之后皇家海军退而求其次,在1970年代推出装载STOVL战机的无敌级,来满足反潜与有限度的制海、制空等任务。
然而,1982年的马岛战争中,英海军由于缺乏大型航母与常规起降舰载机,导致对空预警和拦截能力孱弱,不得不采用二战时的过时战术——安排多艘驱逐舰前出在舰队前方担任雷达哨舰,在阿根廷空军的攻击下,付出了两艘沉没、一艘受创退出战场的惨重代价。
尽管马岛战后,很多国家都跟风建造类似“无敌”号的轻型航母,但英国人自己知道这一苦果是何滋味——屈从于北约海上战略的专用型海军,难以对未知威胁作出灵活反应。
冷战结束后,北约凝聚力下降,英海军必须更独立地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不确定威胁。
为配合国家战略,英海军重新建造大型航母,以执行远洋兵力投送任务,加强对前殖民地地区的政治与军事干预能力。
“很多军迷都奇怪,英国新航母都造到7万吨了,为什么还不用‘高大上’的弹射器和拦阻索,还玩这小儿科的STOVL?”曹卫东(海军大校)说,在航母规划中,英国没有盲目提高性能指标,不考虑与美俄中法等强国对抗,而是着眼于抗衡并不激烈、但很现实的威胁,如压制整编与骚乱,撤侨等任务,以削减非必须性能,控制航母造价。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仅有十分有限的对海目标搜索和攻击能力。英海军的主要战略、战役目标多数位于海岸线200公里范围内。因此,英国对舰队防空的需求可以放宽,但需要强化中近距离对地攻击能力。
“现在国内不少军迷,谈及国产航母,动不动就核动力、电磁弹射器。但是,苏俄、法国的核技术够先进了吧?他们造核航母还是非常艰难,而我们的技术基础则更薄弱。”曹卫东提醒大家,“中国航母造出来,是用于和美国海军较劲呢,还是用于维护我国的南海权益?要好好想想。”
“饭要一口一口吃,而海军建设更需要理性与耐心。”邱贞玮说。
本报记者屠晨昕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