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讲述:中国飞豹战机第一次试飞

2014年07月03日 17:19  新浪军事  收藏本文

  为了减轻重量,他的方向舵副翼都是用蜂窝结构,金属蜂窝,厚度也就是像一张纸这么厚,它要做成一个六方形的蜂窝,就像一个蜜蜂的窝一样,然后再把它铣切成一个斜面,斜面斜到最后,边缘是很薄很薄。就这样一个东西,当时我们、确实咱们国内还没有做过。

  聂忠良(时任航空某企业副总经理): 

  就是歼轰7上,有一个“五不放过”,就是要求定位准确,机理清楚,故障再现,措施得力,举一反三,五条你必须做到,差一条也不行。

  “飞豹”飞机总装制造厂涌现出了一批能工巧匠。当年,为解决不破坏机体其他零件而更换新轴承的困难,杨玉林师傅自制发明了反划钻刀,用这种刀具划开机体交点处取出旧轴承,不用拆除飞机的任何零部件,大大节省了装配时间。这种方法被形象地称之为“掏蛋法”。

  史学信(时任航空某企业工艺处处长 史学信):

  我的前任副总工程师,叫胡世荣。他是搞钣金零件出身的,后来是搞机加零件,非常认真。从零件制造到热表处理,一直到装配,他要把所有的公差、制造公差摸得非常清楚。

  就这样,28项关键技术一项项被攻克,“飞豹”飞机制造工期稳步推进。可就在“飞豹”制造最关键的时刻,中央军委决定裁军百万,军队很多费用都大幅削减。

资料图:疑似国产改进型“飞豹”战斗轰炸机曝光资料图:疑似国产改进型“飞豹”战斗轰炸机曝光

  高占民(时任航空某研究所所长):

  当时计划司提出来口号,对各型号的安排,对歼轰7就说了三句话,说由于当时国家经费比较紧张,也有别的型号的竞争,也有考虑买国外的代替,就是说上天进度要缓,上天架次要砍。

  当时,刚刚就任所长几个月的高占民到北京参加航空部“七五”规划编制会,令他沮丧的消息再度传来。提起当时的心情,这位年轻的所长用了两个字:恐惧。

  高占民(时任航空某研究所所长):

  那时候我的心情就是听了以后我感到特别的恐惧,用现在话说恐惧,我就想,我怎么回去对我领导班子讲,特别我怎么回去向我们那些加班加点的职工,有的带病,我们有的时候双职工把小孩放在图板上加班,有的人把孩子稍大点锁在家里,所以我感到特别无助。

  要么渡过难关,要么胎死腹中。又是一次决定“飞豹”命运的生死关头,飞机的研制工作能不能继续进行,这副重担重重地压在所长高占民肩上。

  此时,飞豹总装厂内却依然是一番紧张忙碌的景象。没有充裕的研制经费、没有一流的设备条件,但中国航空工业拥有一支敢打硬拼的过硬队伍,拥有一种“向前走,向前看,直达顶峰,绝不后退”的拼搏精神。这样的精神给了他们无坚不摧的力量。

  史学信(时任航空某企业工艺处处长 史学信):

  所有的职工那真是想尽了一切办法,兢兢业业的,黑天白天的拼,我用一个字拼,为啥?我们就要把歼轰机拿出来。

  张锡金(时为航空某研究所科研人员):

  在整个飞豹的试机过程中间,我张锡金在的工作岗位,像火车的一个站,像火车的一个站,火车不能在我这个地方误点了,这是绝对我要做到的。

  洪尔维(时任航空某企业总调度室副主任):

  咱们的职工的精神真是可贵,从早上8点钟就坐在那个机舱里头,很窄一个飞行员座,她在周边取样,就蹲那儿,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晚上的8点。她一看我上去一抬头,那个当时满脸是汗。脸也成花花,可能有蚊子啥玩意儿,所以这个场面很感人。

  和所有同事们一样,刘国选也一直奋战在制造现场,家里的事情根本照顾不上。父亲病危时,他仍在现场加班。

  刘国选(时任航空某企业副生产长):

  我看着不行了,赶快往医院送,等到我送到医院里,到住院部,还没进房间,在走廊上,就不行了。我想起来,我感到很愧疚他们……

  此时在北京,所长高占民带着陈一坚和几位副总师一起,寻求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谢光、海军副司令李景、航空工业部副部长王昂的支持帮助。后来,这三位长者被誉为“飞豹”研制的“三巨头”。历时十年,他们联合召开了九次现场办公会,对“飞豹”的研制成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当时,航空工业部军机局的马承麟与国防科工委科技部的张国治、海装飞机部的徐甘泉在“飞豹”研制过程中,经常深入现场指导工作、检查督办,被称为“飞豹”研制的“三驾马车”。

  马承麟(时任“飞豹”飞机研制现场副总指挥):

  一共大概是开了9次现场会议,10年的时间,这么样一个过程。所以要说我在这个歼轰7研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三驾马车”,“三驾马车”齐心协力,遇见困难后领导机关、海军都是积极承担的,抢的。大家有多大力使多大力,有多大劲使多大劲,使这个“飞豹”克服困难,战胜资源困难,战胜思想的困难,没有这个齐心(协力)走不到今天。

资料图:我军飞豹战机空中巡航资料图:我军飞豹战机空中巡航

  当年,经过多方积极努力斡旋,在海军的大力支持下,“飞豹”的研制工作得以继续进行。

  高占民(时任航空某研究所所长):

  回来以后,大家听这个好消息,定心丸吃了,信心雀跃,我们那个同志说,你所长请客,但是得吃烤鸭。

  最后,为了节省来之不易的每一分经费,大家在火车上吃了几包方便面以示庆祝,连夜赶回了单位。

  1986年,由于经费压缩,又有人提出用其他机种取代“飞豹”飞机的建议,这是“飞豹”研制以来面临的第三次下马风波。    

  此后,“飞豹”的研制开始按程序进入正轨,即将迎来首飞。

  然而,就像“飞豹”研制过程中的一波三折一样,它后面的路依旧很长很长……

  1988年12月14日,来自飞机设计、制造、试飞单位的成千上万人聚集在了试飞场。

  十年磨一剑。如今,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飞豹”即将首飞。他们在翘首以盼那个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担任首飞任务的是经验丰富的试飞员黄炳新和邢彦才。他们曾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总师陈一坚亲自将他们送上了飞机。

  黄炳新(时任“飞豹”飞机首席试飞员 试飞英雄):        

  “飞豹”飞机是两台发动机,我说陈总,你就放心,只要这次咱们双台发动机,只(要)有一台发动机工作,所有的仪表你都不给我指示,啥都不指示,我都能回来。

  下午3点,“飞豹”飞机开始缓缓滑出停机坪,进入起飞线。总师陈一坚“度秒如年”,手心不停的流汗,身边的人们并不知道,他已经让女儿备好了救心丸。

  陈一坚 (时任“飞豹”飞机总设计师):

  我女儿陪着我,我说你那天带着,要是我真的躺倒了,你就给我塞一个,塞一个就行。反正是,心情就是非常紧张。

  “飞豹”在发动机的巨大轰鸣声中,越滑越快,转眼间腾空而起,直插浩渺的苍穹。 

  然而起飞后不久,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黄炳新(时任“飞豹”飞机首席试飞员 试飞英雄):

  第一次起飞,出现了前后速度表,相差60公里,就前后速度表不一样的,然后大概飞5分钟以后,出现了火警信号灯闪亮,代表什么?代表着这个飞机要起火了。

  信息反馈到指挥塔台,担任首飞现场副总指挥的张克荣迅速判断这是虚假信号。

  张克荣(时任航空某院副院长): 

  我说没事,我为什么知道没事呢?因为飞机交给我们做,我做地面试验的时候,发现了多次假信号。所以我心里有数,我根本不怕,那么他也相信了。

  黄炳新(时任“飞豹”飞机首席试飞员 试飞英雄):

  回头我看看后面,没有冒黑烟,是不是?没有冒黑烟,我判断这个飞机(火警)是虚假信号,我告诉正常飞。

  经历了短暂而又漫长的18分钟飞行,飞机终于平安降落。

资料图:解放军演练用高射炮对付低空突防飞豹战机资料图:解放军演练用高射炮对付低空突防飞豹战机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新浪军事)
(编辑:SN118)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图解秘书六人行--冀文林的前任和后任
  • 体育世界杯-7200万!巴萨购苏神达初步协议
  • 娱乐汤唯与韩国导演金泰勇订婚 已拿韩国绿卡
  • 财经石油帮蒋洁敏将冀文林纳入圈子 输送项目
  • 科技国产电动汽车造梦之旅:山寨特斯拉
  • 博客马未都:朋友好奇吃伟哥后的评价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美媒称10%中国学生赴美材料造假遭质疑
  • 育儿6成被访小学生更爱爸爸陪 称妈妈废话多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