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东 风 破 晓
——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试验成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洲际导弹凭借其超远程的核打击能力成为大国军事政治博弈中最有分量的筹码。1965年3月,中央专委决定研制洲际导弹,并将其命名为“东风5号”。就在“东风5号”技术方案紧张攻关的时刻,超级大国的核威胁,不期而至。
1969年8月28日,美国《华盛顿明星报》刊发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弹道导弹,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以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一时之间,核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中华大地。
这一年的冬天,叶剑英元帅在视察国防科研工作时说了一句话:“没有洲际火箭,毛主席睡不着觉”。
面对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叶帅的话让“东风5号”的研制人员们坐立不安,但现实的困境却是国家的工业和技术基础极为薄弱,十年浩劫对研制工作形成严重干扰和破坏。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数万研制大军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踏上了东风破晓的雄关漫道。
1965年3月11日,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的主持下,《地地导弹发展规划》出炉。规划明确提出,要在1965年到1972年八年的时间里,研制中近程弹道导弹、中程导弹、中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这就是军工史上赫赫有名的“八年四弹”规划。
梁思礼(时任“东风5号”副总设计师):实际上就是搞导弹跟火箭,也就是说东2,中近程地地导弹,东3,中程导弹,东4,中远程导弹,最后是东5,就是洲际导弹。
也就是在这一年,一批科技人员刚刚完成东风2号研制任务,转战到了东风5号的研制现场。然而,1966年5月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正在蓬勃发展的导弹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和干扰。时任国防科委主任的张爱萍曾经这样点评东风5号:生于乱世,先天不足。
潘昭汉 (时任航天某研究院科研人员):这文化大革命起来之后,整个组织就不行了,乱了组织、乱了领导、乱了秩序,我们的规章制度都乱了。
李占奎(时任“东风5号”副总设计师):所以方案论证来论证去,方案研制拖下来了,进展不下去,一拖就是几年。
从东风1号完成对前苏联P2导弹的仿制,到东风2号、东风3号和东风4号逐步完成自主研制,导弹研制迈上了一个台阶,而这一次,东风5号能否成功研制,将直接决定着中国能否实现远程洲际核打击能力。对于中国军工人来说,这将是一次极大的跨越,充满了挑战。
曾广商(时任航天某研究所主任设计师):东3到东4是有继承的。东4到东5这个跨度比较大了,跨度比较大,因为这个应该说不是一个完全是,就是说不是一个小步子,是一个比较大的步子,这个大的步子对于,应该说对于整个研制队伍来讲,面临具体困难有很多方面,他们把它概括起来就是十大关键技术。
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技术,计算机制导技术,推力矢量控制技术,新型突防技术,地下井热发射技术等等,每一项新技术都是设计师们需要面对的拦路虎。
作为洲际导弹,东风5号的精度要求非常之高,当时的晶体管计算机不能适应这项任务的要求,梁思礼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采用当时刚刚问世的,运算速度较高的集成电路计算机。
梁思礼(时任“东风5号”副总设计师)
当时那会儿能干这个的,只有美国的“民兵2”导弹,上了平台计算机制导技术。他首次采用集成电路以后,出了很多元器件上的问题。也不是很顺利,而在当时的前苏联,正在开始想要搞还没搞起来。所以我们要上惯导平台和集成电路计算机方案的时候,应该是一个很先进很大胆的一个决策。
面对这样的新技术难题,东风5号的设计师们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案。
梁思礼:我们就采取了这么一个计算机只会加减,计算机应该加减乘除全有的,我们搞一个增量计算机,只会加减不会乘除,这样大大减少了我们弹上计算机的集成电路的量,减少了三分之一。所以结果这个使得他难度就减轻了。
就这样,经过反复论证和试验,东风5号各系统的技术方案逐一被确定下来。
1970年,为加快东风5号的研制进度,承担主要任务的北京地区组织了“705”大会战。
潘昭汉(时任航天某研究院科研人员):这个大会战就要全力加快东风5号的研制,北京市总共有11个工业局,5个区还有6个高校,还有中央部属的12个单位都参加了这个大会战。
廖道文(时任航天某研究所副所长)三十多个小时没睡觉,就一直在机房里敲机器(计算机),饭都是他们送到实验室去,那时还是很紧张。
李占奎(时任“东风5号”副总设计师):这时候才意识到尖端武器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不那么好弄,但是硬着头皮,我们可以说是废寝忘食。
“705”大会战也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提出了“改革研制程序,不搞繁琐哲学”的口号。但是以群众运动方式研制导弹,使大部分设备在试验时问题百出,有的不得不回厂返修,甚至重做。
梁思礼被逼无奈,想出了另一个对策。
梁思礼(时任“东风5号”副总设计师):当时那会儿我留了一个后手,我没敢把弹上所有的东西拿去会战,仅仅同意把地面设备、电源设备,这些不是太重要的东西拿去会战了。结果会战搞了很多场,就是不按照规范、工艺要求各方面来干活,所以干的东西元器件没很好筛选,焊接也不行。结果会战表面看的轰轰烈烈,其实回来以后还得返修整顿,结果搞的非常被动。
1970年11月,东风5号进入总装厂,开始总装测试。东风5号开始了进入靶场前的第一个大干一百天。梁思礼负责整体测试工作。
梁思礼(时任“东风5号”副总设计师):因为每个分系统全都是带着问题来的,而且呢,各分系统接口之间匹配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问题一大堆全搅在一块了,我们就是大干、苦干。
在这大干苦干的一百天里,航天人坚守着“严肃、严格、严密”的三严作风。一次,一个脱落插头中的小钥球丢失了。如果掉进火箭里,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潘昭汉(时任航天某研究院科研人员):所以为了找珠子(小钥球),当时整个总装车间,整个厂子上上下下都动员起来,在整个车间里头,趴在地上找。
要在洲际导弹的总装厂里找到它,无异于大海捞针。在诺大的厂房里,院所厂的领导、设计师们,全都趴在地上到处寻找,终于在一个铁轨缝里找到了这个小玩意。
李占奎(时任“东风5号”副总设计师):比如说平台,不是多脉冲就是少脉冲,计算机不是死机就是发生错误。系统信号每次测试结果都不一样,所以为什么搞了一百天测试呢?发现问题就改,哪有问题哪改。就这样折腾了一百天。
梁思礼(时任“东风5号”副总设计师):其实那会儿也没天没夜的,整个就是完全泡在工作里了,我在那没日没夜的干了五十天,结果最后尿血了。
1971年6月,经过研制人员的奋力攻关,东风5号导弹01批次首发遥测弹终于完成总装。时任东风5号研制技术总负责人的屠守锷,后来这样回忆道:“我们在生产第一线的人员一致认为,这枚火箭虽然在地面测试时间长一些,但各系统工作协调,测得的参数也在合格范围之内,可以用来做飞行试验。”
1971年6月25日,东风5号首发遥测弹出厂。两天后,东风5号导弹启程运往发射基地。
梁思礼(时任“东风5号”副总设计师):到了技术阵地以后,又搞了一百天。问题还是层出不穷。结果又搞了一百天,最后才算所有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我们认为可以发射了。
对于即将到来的第一次飞行,屠守锷后来这样回忆:“这可是旱鸭子下水第一遭”。
东风5号采用的是串联式两级火箭的结构方案,结构尺寸较大,当时的研究设计人员缺少大型火箭的设计经验,发射结果如何心里一直没有底。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