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山资纪(1837-1922),日本鹿儿岛人,幼名觉之进。明治四年(1871年)任陆军大队长。七年(1874年)参加侵略中国台湾的战争,八年任陆军省第二局长。九年任熊本镇台幕僚参谋长兼熊本卫戍司令官,十七年(1884年)由陆军少将转为海军少将,以功授子爵,十八年晋海军中将,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任海军大臣。
1894年7月17日,日本大本营召开御前会议,决定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当时任日本海军军令部长的中牟田仓之助海军中将,根据中日两国海军力量的对比情况,认为日本海军在战略上发动进攻,不一定有获得胜利的充分把握,因此,反对对中国海军采取攻势,主张“舰队取守势运动”。这一主张不仅遭到日本海军内部主战派的反对,也不符合决心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明治天皇的“圣意”。与此相反,作为对中国发动武装侵略的倡导者和积极鼓吹者的桦山资纪,坚决反对在战略上采取守势,断然主张把日本海军全部力量集中起来,组成一支联合舰队,采取攻势方针,对中国海军发动主动进攻,消灭中国海军的有生力量,夺取制海权。这一方针,完全符合明治天皇的侵略意图。因此,在大本营决定发动侵华战争的当天,明治天皇发布特旨,恢复枢密顾问官预备役海军中将桦山资纪的现役,接替中牟田为海军军令部长。并作为大本营成员参与整个战争的指挥和重大决策。
桦山资纪在接受任命的当天,立即奔赴佐世保军港,开始着手战争的动员和准备。7月20日,将原来的警备舰队改为西海舰队。并将常备舰队、西海舰队及其他一些舰只集中起来,组成一支适应战时体制的联合舰队。任命原常备舰队司令官海军中将伊东祐亨为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7月23日,伊东祐亨接到大本营的作战密令,率军舰、鱼雷艇22艘,由佐世保出发,向朝鲜西海岸进发,准备以突然袭击手段,发动侵华战争。舰队出发时,桦山资纪亲到港口送行,进行战争鼓动,要联合舰队“发扬帝国海军荣誉”,为国争光。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在朝鲜西海岸丰岛海面,以偷袭的手段,发动了丰岛海战,悍然挑起中日甲午战争。
丰岛海战后,联合舰队在桦山资纪指挥下,积极寻求与中国海军进行主力决战,夺取制海权。9月13日,桦山资纪估计中国北洋舰队有可能因应援驻平壤之陆军而停泊于大同江口,因此,命令伊东祐亨速率舰队向大同江口进发,寻找北洋舰队主力进行决战。14日,日本联合舰队由仁川驶往大同江口,未发现北洋舰队。于是,决定以大同江口鱼隐洞为根据地,制订了一个从9月16日至24日,从大同江口鱼隐洞到海洋岛、小鹿岛、威海卫、大连湾、旅顺口、山海关和营口的巡弋计划,以寻找北洋舰队主力进行决战。桦山资纪乘坐代用军舰“西京丸”随行督战。
9月17日午后1时,中日海军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遭遇,爆发了主力决战——黄海大海战,2时40分桦山资纪乘坐的“西京丸”被划出阵外,遭到中国军舰“平远”、“广丙”及鱼雷艇“福龙”的包围,中国军舰驶至500米的近距离内,用猛烈的炮火向“西京丸”轰击,“西京丸”中弹起火,同时“福龙”号鱼雷艇高速逼近“西京丸”,连发两枚鱼雷,第一枚偏右未中,第二枚从“西京丸”由舷通过,亦未中,接着“福龙”号右转,在接近“西京丸”左舷舰艏40米的近距离内,发射第三枚鱼雷,“西京丸”再想规避已来不及,桦山资纪率幕僚正在舰桥上,见状骇然,“以为我事已毕,相对默然”,惟有瞑目待毙而已。可惜因距离太近,鱼雷从“西京丸”舰下通过,由右舷逸出,又未触发,桦山资纪才幸免一死,随即狼狈逃出战场。
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甲午战争结束。桦山资纪以功晋海军大将,不久赐伯爵,5月10日被任命为台湾总督,24日率台湾总督府官员赴台。6月2日,与中国割台专使李经方办理交割手续。17日在台北正式成立“台湾总督府”,举行所谓“台湾始政典礼”,开始对台湾施行殖民统治。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台湾各族人民在爱国志士徐骧、吴汤兴、姜兴祖以及抗法名将刘永福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台斗争。打得桦山资纪坐卧不宁,被迫要求从国内增添部队。日军先后共派出两个师团,共49800余人及随军夫役26200余人的庞大兵力到台湾作战,其中在战场上死伤和因病遣散回国者多达32000余人,其中丧命台湾者自近卫师团长北白川亲王以下4642人。日军在侵台战争中死伤的人数比甲午战争中多了近1倍,经过5个月抗战,台湾人民由于孤立无援,人力、物力得不到补充而失败。11月,桦山资纪宣布“全台平定”,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台湾血腥统治的历史。
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桦山资纪调任内务大臣,三十一年任文部大臣,三十三年任枢密顾问官,三十六年(1906年)进号元帅,大正十一年死。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