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军事报道】从去年底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以来,中国军机展开常态化巡逻、有效维护国门安全,同时,由于中日本所划防空识别区有重叠区域,双方军机近距接触和摩擦不断。如果经常关注日本统合幕僚监部(相当于中国的总参谋部)的官方网站,就会发现,日本几乎对每次进入“日本防空识别区”的中国飞机都进行跟踪拍摄,并第一时间公布,叫嚷所谓“领空安全受到威胁”。
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划设以来,用于执行日常巡逻任务的主要是我军装备的高新系列特种飞机、图-154等侦察机型号。6月11日,中国国防部公布视频,日本自卫队的F-15战斗机对没有装备空战武器的中国图-154电子侦察机做出了“异常接近”的挑衅动作。而我军的运-8改进型侦察机在巡逻时也遭到日本军机的跟踪监视和抵近侦察。
众所周知,巡逻机基本不具备空战能力,只保留一些基本的自卫能力,单独面对战斗机时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所以日本自卫队所装备的F-15战斗机才敢如此“异常接近”。
相比巡逻机,中国在东部沿海部署有不少苏-27/歼-11等能与日本F-15J一较高下的重型战斗机,但由于空优战机并不具备像专业巡逻机那样完整的情报侦察、分析能力和电子压制装备系统,所以在日常巡逻时其出动频率要远低于巡逻机,而一般是在支援作战和编队护航时出动。
那么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机型,它即具备有战斗机的高速出击能力,有具备有巡逻机的情报侦察和电子对抗能力?答案是肯定的,它就是歼-8。
1、百变“八爷”
谈到歼-8型战斗机,人们对它褒贬不一。歼-8的研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其设计初衷就是一款高速、高空截击机。等到歼-8的第一代产品歼-8I问世,看起来更像是歼-7战斗机的双发放大版,甚至早期的歼-8I发动机用的仍是歼-7动力系统改进型的涡喷-7甲。但由于歼-8I型采用机头进气而无法安装大口径雷达,发动机油耗过高、推力有限等问题,面临着“近视眼、腿短”的尴尬。
到了歼-8II型,机头进气改为两侧进气,腾出了安装大口径雷达的空间,同时改进航电系统和发动机。但受到当时国内电子技术条件的限制,歼-8II的早期型号仍有很大不足,如单脉冲雷达不具备下视能力、不具备中距空战能力、发动机推力不足等。歼-8II是当时中国空军的主力机种,面对这些问题,歼-8II进行了长期、大量的改进。
时至近期,我们看到,老骥伏枥的歼-8系列战斗机仍在祖国的蓝天上坚守岗位。目前中国空军装备的歼-8II系列战斗机中,较为先进的型号有歼-8D(空中加油型)、歼-8H(换装1492型雷达)、歼-8F(换装JL-10A雷达)、歼-8T(安装模块化多功能舱)、歼侦-8(侦察型)。歼-8II系列战斗机从歼-8II的基本型起,其改进和升级就从未间断,而这种边用边改的方法也就是中国特色的“小步快跑”。那么在面对东海日益严峻的防空形势,歼-8该何去何从?
2、二代打三代不是神话
歼-8系列战斗机饱受“诟病”的一点,就是其高速、高空的拦截能力和相对不足的低空、超低空机动能力。歼-8诞生在以米格-21、F-4为代表的追求高空、高速能力的第二代战斗机年代。时至今日,这种作战思路已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第三代战斗机低空、超低空的飞行性能。因此有不少人认为,今天的中国空军作战体系里已经没有了歼-8的位置,它们该退役了。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歼-8高空、高速的截击能力,在今日的领空防御体系中,也有自己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从过去发生的局部战争来看,在面临三代战机的围追堵截时,二代机也并非都是活靶,甚至能反败为胜。
1991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空军第96中队飞行员朱哈?达乌德上尉所驾驶的米格-25“狐蝠”就成功摆脱美军F-14的围追堵截,最后轻松击落一架美军F-18后逃之夭夭。伊拉克空军这种高空、高速突击,打完就跑的策略,使得米格-25这款二代机在对付美军的经典三代机时占了上风,而让伊拉克最为骄傲的米格-29却几乎没有什么战果。
从这一点来看,如果单纯地用歼-8去与周边敌对势力所装备三代机硬拼,并非没有胜算。但我国已经拥有了歼-10、歼-11/苏-27等空优战机,在面临空中威胁的时候已经轮不到歼-8出场。但这或许不是坏事,虽然目前东海局势紧张,但还不至于爆发大规模战争,当今的主要任务仍是常态化的巡逻、侦察。在这一点上,有着高空、高速优势的歼-8能肩负起更重要的使命。
3、歼-8的“咆哮”
在近日曝光的歼-8II系列最新改进型号的照片中可以看到,一架歼-8战斗机挂载了我国最新研制的KZ-900战术电子吊舱起飞训练。KZ-900型吊舱最早出现在2009年泰国曼谷防务与安全展览会上,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研制,整个系统由电子侦察吊舱、地面分系统和数据传输分系统组成。
KZ-900型吊舱用于探测、拦截、分析和识别敌方雷达发射出的讯号,以获得有关雷达的武器系统情报,并提供予陆军、空军、海军有关基本电子战反应。该吊舱采用宽频、高灵敏度接收机和先进的信号/数据处理系统,具备较大的频率覆盖范围,可截获不同类型的雷达辐射信号,可适应信号稠密和复杂的电子环境,具有高截获率,快速分类和处理能力。
KZ-900系统工作可以自动搜索、处理目标空域内的雷达信号,获取对方雷达信号的各项参数,确定对方雷达的工作频率和信号到达方向后,即可引导电子干扰机在频率和方向上对准对方雷达,并选择最佳干扰样式,对对方雷达实施有效干扰。在对对方雷达进行精确测向及定位后,还可以引导反辐射导弹等杀伤性武器摧毁对方的雷达系统;此外,该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链把截获的信息传递给地面指挥所,为地面指挥所提供及时和准确的电子情报,便于指挥员进行快速和有效的技战术布署。
和平时期,配备该吊舱的歼击机可以单独或者编入编队执行侦察任务,寻找潜在威胁地区的电子辐射源位置,并确定相关的电子参数,用于修改和更新电子战数据库。
歼-8“与生俱来”的高空、高速能力,使其在执行巡逻任务时,比螺旋桨动力的高新机系列飞得更快更远,而且面对东海复杂的隐蔽斗争形势,中国所装备的特种侦察飞机在数量上明显不足,已经服役的高新系列飞机不到10架,图-154电子侦察机数量不详(一说不超过10架),另外还有3架里尔支线侦察机。日本自卫队仅P-3系列侦察机(包括P-3C、EP-3、UP-3C、UP-3D)就有110架。中国巡逻机频繁地出动,加速机体的损耗和老化,从美俄进口的侦察机也面临维修难、保障不足的情况。
挂载电子情报侦察吊舱的歼-8战斗机可以暂时缓解我国巡逻机不足的情况,有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初,中国大约有300架歼8还在服役。在这样的条件下,调用部分歼-8改装成电子情报侦察机,并用于执行东海防空识别圈的巡逻任务是可行的。
国外不少特种飞机都装备有电子支援侦察系统,如美国S-3A反潜机的AN/ALR-47型ECM电子战系统、P-3C的AN/ALR-77电子支援/测量系统。战斗机的机体空间有限,无法安装大型的电子支援侦察系统设备,而我国特种飞机在数量上又不足,因此电子战能力受到影响。通过挂载KZ-900吊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增大电子战机队伍的规模,提升电子侦察能力。
而且,歼-8战斗机本身就为空战而生,在面临危险时不仅能自保,还能主动出击驱逐敌机,为领空防御争取时间。面对一款装备航炮、空空导弹的战斗机型,相信外军战机不敢轻易接近,更何况是“异常接近”。单凭一架歼-8,就可以完成武装驱离、战场侦察、情报收集等多项工作,完成任务后,可以迅速脱离危险区域,达到快来快走、出其不意的效果。
4、老树开新花
正如前文提到的,歼-8战斗机从诞生以来就在“小步快跑”,这样的脚步在未来不应停下。目前歼-8的短板依然明显,其安装的昆仑-2涡喷发动机油耗大(涡喷发动机的通病)、“三片瓦”风挡影响视野、雷达老旧。如今我国已经在战斗机的研制技术上有了显著提升,可以通过这些成果对歼-8战斗机进行升级,比如安装中等推力的涡扇发动机、换装一体化圆弧式风挡、安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等。
歼-8作为一款二代机,在未来也注定会被更为先进的机型所取代,在目前东海防空严峻形势下,歼-8出击并不是笑话,歼-8也并没有过时。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要为空军和海航部队全部换装三代及三代以上战机目前也不现实,而通过扩展歼-8系列二代机的用途,让其担负一些辅助任务以降低三代机的负担,三代机就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夺取制空权等作战任务。对于中国空军而言,改进型歼-8有着其他机种无法取代的价值;对于东海防空识别区而言,加挂战术电子吊舱的“八爷”也是现阶段执行高频率、高强度巡逻任务的可行之选。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