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穿越多个争议地区,钻探数据供全球科研人员使用
记者/林新
1月28日,一支由31名国际科学家组成的队伍从香港登船,向着南海海域驶去,在今后两个月中,他们的行踪将备受关注。这些科学家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任务是赴南海进行第二次大洋钻探考察,并为绘制南海油气田地图铺路。
人们注意到,上次类似的国际科考行动是在1999年。与15年前相比,科考队此次不仅要穿越令人感到棘手的南海争议地区,还要突破技术上的众多难关。而对中国而言,此次国际科考的意义尤为深远。能源战略专家对《世界新闻报》分析称,此次由中国主导并赞助的南海科考任务,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战略思维的转变,更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
穿越南海争议地区
据香港《南华早报》27日报道,31名科学家中13人来自中国大陆、9人来自美国、1人来自中国台湾。他们的科考船将航行62天,在南海水深约4000米的深海盆完成3个钻井取样,并将于3月30日在台湾靠岸。报道称,此次科考任务是“国际大洋发现计划”(2013年至2023年)的首次航行,将首次钻取南海形成时期的玄武岩样本,以确定南海形成的准确年龄与过程,检验科学假说及地质构造运动。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的前身是“大洋钻探计划”,是地球科学中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大型国际合作计划,几十年来始终是国际地球科学创新的前沿项目。参加此次任务的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教授林间表示,“南海是我们的母亲海,但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她的确实年龄”。据《大公报》报道,探测南海的年龄并了解南海如何形成,对未来的能源开采意义重大。南海北部深海石油资源的发掘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1999年的钻探成果。当年,科学家在南海2000米至3000米的海底钻进数百米,此次南海科考则需在4000多米的海底钻进近2000米;此外,当年钻探的目的是研究南海3000万年的气候环境历史,而这次不但要确定南海的形成年龄和历史,还要研究深海底下的微生物。
当然,与1999年相比,此次勘探的深度和难度都更大。据悉,科学家们将穿越南海争议地区,钻井的地区分别被中国、菲律宾和越南宣称拥有主权。据“国际大洋发现计划”远洋钻探项目主管狄文思透露,此次航行已经得到北京和马尼拉的许可,菲律宾还派遣了观察员科学家随行。但科考队仍在等待越南方面的答复,因为有一处钻探地点位于南海西南部。如果越南拒绝,科考队将不得不选择其他的替代地点。
中国为何要出资科考
实际上,有关南海岛礁的争议并不是此次科考活动最令人关注之处。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此次行动是中国第一次主导并资助的国际海洋科学考察,中国支付的600万美元占此次科考总费用的70%,是使得这次科研行动得以落实的决定性因素。此外,外界还注意到,除了中国出资,美国则提供了执行任务的船只,该船是有着“海洋科研航母”之称的“决心”号深海钻探船。对此,美国有科学网站提出疑问称,“为什么美国要帮中国在南海找石油?”
据《南华早报》报道,此次科考计划收到了来自“国际大洋发现计划”26个成员的几十条建议,在南海钻井的提议并未获得最多票数,但中国的慷慨出资成为决定性因素。中国为此次计划支付了600万美元,而原本为该计划70%花费买单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去年将年度大洋钻探预算降至5000万美元。报道称,去年,中国还提交了勘探南海北部地区的建议,该地区被认为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目前全球海洋经济有50%来自海底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而中国海洋经济中仅有9%来自海底石油及天然气。能源安全是重要的国家战略问题,中国政府重金资助南海科考,其背后体现的是传统思维的转变。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对《世界新闻报》分析,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战略思维很多基于陆地,但近年来发现,海洋工程开发利用是未来整个国家近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从资源分布来看,海洋内尚未探测的资源极其丰富,从这个意义而言,海洋战略意义的更为深远。
中美联手促进国际互信
据参加此次航行的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透露,实际上,国际科研合作计划是国际政治争端的“缓和剂”。据悉,此次钻探结果将于网上公布,供全球科研人员使用,登船科学家仅在头一年对成果享有优先权。同时,王震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在南海这样的敏感地区,联合多国科学家共同开展科研活动,并把将来的探测数据公开,这一方面说明中国自身对南海资源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为整个国际社会作贡献。此外,目前中国的技术和设备,以及从事研究的经费都比以前有了更多保障,在此次基础之上公开科学研究资料,也体现了大国的责任和义务。
另一方面,从中国和美国此次的合作模式来看,在众多尖端科学领域,综合性的知识和前瞻性的装备、技术必不可少,因此国际间的合作十分重要。王震说:“海上石油勘探的风险非常高,在深海领域尤其如此。目前人类所进行的很多深海活动都是多国协作完成的,单个国家或者公司是很难完成的。所以,中国在积极倡导科考合作的过程中,促成的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互信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