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东突是中国最大威胁 反恐联盟名存实亡

2013年09月01日 12:33  中国青年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研究所所长李伟:

  国际反恐形势趋于多元化

  中国记协8月29日在北京举办第七期“中国梦”系列“新闻茶座”,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安全与军控研究所所长李伟与中外媒体记者和外国驻华使馆外交官进行交流,并就“国际反恐形势及中国面临的恐怖威胁”这一问题回答提问。

  李伟介绍说,当前国际反恐形势的主要特点是“多元化”,具体表现在国际恐怖主义威胁、国际恐怖组织形态以及国际恐怖袭击的“多样化”方面。

  针对国际恐怖威胁的“多元化”,李伟解释说,从恐怖组织本身来看,“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人们一谈恐怖主义首先就会想到“基地”组织,这确实是当前全球最大的恐怖威胁,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面临的不同形态的恐怖组织也应该引起公众的足够关注。事实上,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本土化恐怖组织才是当事国最主要的恐怖威胁。

  李伟指出,国际恐怖威胁的“多元化”还表现在国际恐怖组织形态的多样性上。当前,国际舆论谈及恐怖主义发展态势时常以“扁平化”、“网络化”、“分散化”来分析,李伟认为这一认识并不准确。他指出:“在探讨国际恐怖主义威胁时,不应只从恐怖组织本身出发,还应包括各国的反恐怖力量及相关法律政策。因为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的恐怖主义形态。”

  此外,李伟认为当前国际恐怖袭击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他指出,近两三年以来,美欧等西方国家主要面临的是“独狼式”恐怖袭击,但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恐怖袭击仍是传统的“大规模的、连环的、自杀式”的。他认为,如果无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传统恐怖袭击,而只以美欧等西方国家的视角,将“独狼式”恐怖袭击视作当前国际恐怖威胁的最主要形势,那将是一大误判。

  李伟说:“我们应以一个更全面的视角来认识国际恐怖组织与活动的多元化,不以单一角度看待全球的恐怖活动,才能从整体上促进国际反恐的良性发展。”

  对于国际反恐合作的现状,李伟认为各国仍大有可为。他指出,“9·11”事件后形成的国际反恐联盟眼下基本上已“名存实亡”,反恐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远未达到之前国际社会的普遍预期,恐怖主义势力和威胁也没有真正被遏制;其次,联合国在整体国际反恐斗争和合作方面的主导性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三,区域合作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形式大于内容。在李伟看来,双边合作是当前最行之有效的国际反恐斗争合作形式。

  谈及中国当前所面临的主要恐怖威胁,李伟指出,“东突”仍是中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分裂势力与恐怖威胁。

  李伟说,当前的“东突”势力包含两股力量:其一是活跃在欧美、以热比娅为首的“世维会”,不断整合“东突”势力;其二是活跃在南亚、中亚、西亚的以“东伊运”为首的“东突”恐怖势力,他们加紧与其他国际恐怖势力相勾结,频频策划、实施恐怖破坏活动。

  29日,共有来自境内外37家媒体的记者和7个国家的使馆外交官共计100余人出席此次“新闻茶座”。

(编辑:SN104)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