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中国故事”

2013年09月01日 06:10  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 杨祖荣

  不经意间,全运会已走过54载,每一届盛会都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里,作为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体现的全运会,生动地诠释了“中国故事”是如何写就的。

  从举办地变迁看中国经济新版图

  在全运会热潮下,还有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值得回味——今年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10周年。十载拼搏,辽宁这个昔日“失落的共和国长子”重振雄风,实现了自身的嬗变,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举办第十二届全运会,辽宁以这种方式宣告自己王者归来。看似巧合,实则也暗合了一个规律:赛事举办地,与中国经济版图相对应。

  从1959年的第一届,到1979年的第四届,全运会连续四届都是在北京举行。这固然有政治上的考量,但也与当时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符合。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有能力、有条件举办全国性综合运动会的,也只有北京等极少数城市。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上海、广东成为中国经济的领跑者。在此背景下,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走出首都,由上海承办。1987年,国务院决定,今后全运会由北京、上海、广东轮流举办。无疑,北上广三地代表了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水平。

  这一格局在进入21世纪后再次改变。2005年,江苏省成功举办第十届全运会,这是全运会首次实行申办模式。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省举行。举办权的竞争,颇有经济实力竞争的意味。江苏、山东两省的经济总量,一直都稳居全国前列,这是他们成功申办的重要保障。

  纵览近几届全运会举办地,从广东到江苏、山东,再到辽宁,一路北上,与中国经济增长极发展轨迹高度重合,也体现了中国经济区域均衡发展新趋势。

  从运作方式转变看市场经济形成

  第十二届全运会开幕,各路健儿在接下来的10多天里,将在竞技台上一较高低。而另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较量,也早已展开,赞助商们各施营销绝招,想方设法借助全运会平台提升品牌形象。

  体育赛事市场化运作,对于全运会而言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部全运会发展史,亦是中国从计划经济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演进史。

  这还得从全运会的诞生说起。第一届全运会时逢建国10周年,举办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全运会很有必要。因为是重要的“国家工程”,全运会的所有费用都由政府包办,完全没有“亏钱”“赚钱”之说。

  从第一届开始,一直到第五届,全运会都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包揽,带有很深的计划经济色彩。变化从1987年开始。这一年,广东省承办第六届全运会。深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人,开了依靠社会力量办全运会之先河,在全运会历史上创下了多项“第一”: 第一次由地方政府自筹资金举办,第一次成立服务总公司负责集资,第一次对会徽、吉祥物实施商品经营……

  第六届全运会实现了双赢,既赢了吆喝,又赚了钱。自此,全运会从指令性的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机制运作模式转变,开发体育的有形、无形资产,进行招商引资。而这正契合了当时的大环境。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通过市场运作体育赛事也成为人们的共识。

  从办赛理念变化看民生考量加重

  办赛会,惠民生。辽宁省几年前就提出,要以全运会作为撬动发展的支点,让天更蓝、水更清、路更通、城更美,让全省4000万群众切实感受到全运会带来的实惠。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是,十二运召开前,辽宁全省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9.5%,这是一笔实实在在的公共财富。

  翻开全运会的厚重历史篇章,能够感受到办赛理念的时代变迁。受“冷战”这一特殊的国际环境影响,首届全运会有不少军事项目,比如小口径步枪射击等。全运会更多的是国家力量的展示,办赛的政治效应大于体育效应。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全运会在项目设置上也与奥运会接轨,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赛场上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应该有的极端现象。

  向体育回归,向群众回归。如今,我们看到了办赛理念的变化,民生考量日趋加重。这从近几届全运会主题口号中可窥一斑。从第十届全运会的 “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到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和谐中国,全民全运”,再到第十二届全运会的“全民健身,共享全运”,无不传递出一个鲜明的信号:淡化奖牌,突出健身,强化民生。我们不仅要做奖牌大国,更要做体育强国。

  让群众真正参与进来,享受盛会,提升生活质量,这才是全运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借助全运会这股东风,各举办城市的基础设施得以跨越式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全民健身设施进一步普及,群众性健身运动掀起热潮。从济南到沈阳,两次盛会,最大的实际受益者就是老百姓。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说过:“奥林匹克是一个生活的哲学。”诚如斯言,全运会不仅仅是竞技体育的盛会,也意味着民生的改善,意味着更美好的生活。

  (本报沈阳8月31日电)

  ■本报记者 杨祖荣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