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唐继光、宋建华报道:没有弹药组、不设发弹员,听到“准备射击”的口令,刚下车的步枪手王谦从容换上自带的实弹夹,推子弹上膛,仅用3秒钟就完成战斗准备。随着一阵枪响,枪口射出一发发子弹……这是8月4日,新疆军区某红军团驻训官兵进行步枪实弹射击的情景。
这幕场景,来之不易。这个团以往组织实弹射击,弹药都采取集中前运、批次分发的方式保障。射击前,团保障处派出弹药组将弹药押运到射击场,再由发弹员逐一将实弹发到战斗员手中。
“这种保障方式,看似提高了安全系数,却拉开了与实战的距离。”在今年初的“战斗力标准讨论会”上,基层官兵对此意见很大。步兵二连连长周雷讲述了连队的一件尴尬事:一次连队接受上级紧急出动演练考核,人员刚机动到位就遭遇“敌”袭击,等弹药组的同志打开弹药箱,拆开弹药盒,把子弹送到官兵手中,考核组宣布连队“伤亡”已过半。情急之下,弹药组一名同志的手还被弹药盒割破。
“仗哪有这样打的?要是到了战场再发弹药,不等我们推弹上膛,敌人就把我们打倒了!”说起往事,战士们强烈要求今年该团在实弹射击、考核、演练等大项任务中改变以往做法,提前发放演练弹药。
“让我们荷枪实弹走向训练场!”针对战士们的呼吁,该团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次实弹射击前,团里规定实弹射击不再设弹药组、派发弹员,弹药由各营连自行请领,提前发放到官兵手中,装入各自弹夹。为确保安全,团里在重申强调枪弹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还建立了随身弹药随机检查点验机制,有效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官兵荷枪实弹走向训练场,有啥不一样?“枪里装着实弹,眼中自然多了几分敌情。”刚从实弹射击硝烟中走出的二连机枪手孙琪道出了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