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精锐部队演习遭惨败 激发精武热情

2013年06月13日 09:27  解放军报 

  学习,助战鹰振翅高飞——沈空开展“建设学习型飞行团队,争当学习型飞行人员”活动纪实沈空

  初夏时节,渤海之滨。一架架保持无线电静默的战鹰悄然突入“敌后”,随后借助电子干扰等信息化手段规避“敌”防空武器,实施精确打击……

  执行此次突防突击任务的是沈空某航空兵团,这个曾在一次实战化对抗中失利的队伍,通过深入开展“建设学习型飞行团队,争当学习型飞行人员”活动,卧薪尝胆,苦练硬功,终于迎来了此次信息化对抗的胜利。

  一次对抗失利,引发本领恐慌

  2011年11月,一场空军组织的大规模、强对抗、实战化检验性考核在塞外草原深处拉开帷幕。

  沈空某航空兵团,一个在抗美援朝战火洗礼中横空出世,打出了“第一”的威名;在和平建设时期屡次率先改装新型战机,延续了“第一”传统的英雄团队,在考核的首个演练日,竟以大比分败北,被无情地淘汰出局。

  这一仗,痛彻骨髓。团领导震惊了,飞行员震惊了,这还是那支曾经首屈一指的英雄部队吗?副团长许利强在局域网博客上写道:“这不仅说明我们的信息化素养缺失、信息化武器系统全功能运用不熟,更反映出我们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树得不牢。”一名“参战”的政工领导攥着拳头说:“必须重视学习训练、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沈空党委也在反思,这难道只是个别单位的一次偶然失利?其他单位还有没有类似问题?该采取什么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一次全军区空军范围内的深入调研就此展开。在某飞行学院,对上百名飞行员的问卷调查显示,有人仅把飞行当作一种职业,使命意识和打仗意识亟待强化。在某航空兵师,调研组发现,该师积极创新组训和保障模式,但飞行训练中政治工作却创新不够,难以激发飞行员的练兵热情和学习钻研的积极性……

  忧患,决不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空洞概念;现实,急切地呼唤着一场学习信息化、钻研信息化的“头脑风暴”。

  探索“双学”机制,激发精武强能热情

  经过充分酝酿,沈空党委决定在飞行部队深入开展以“建设学习型飞行团队,争当学习型飞行人员”为主要内容的“双学”活动,着力推动信息化知识学习研究。

  一石激起千层浪。活动方案下发后,各飞行部队按照沈空党委研究确定的“确立一种学习理念、构建一套学习体系、搭建一个学习平台”的基本思路和架构,积极开展活动。

  对抗中遭遇失利的某航空兵团作为试点先行单位,积极探索“双学”活动路子。在该团“双学”活动展示板上,记者看到,他们详细罗列了“双学”活动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目标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估体系。在学习内容上,突出十八大精神、习主席重要讲话、信息化知识、电子战研究以及战法训法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在学习目标上,着重强调信息化素养要高、现代军事信息感知力要强、信息化条件下空战对抗战术战法要精。

  某航空兵旅把“双学”活动纳入全盘工作统一谋划、统一部署。旅领导告诉记者,为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他们把学习、研究、训练绑在一起抓,把领导、机关、飞行员绑在一起抓,特别注重有组织、有竞争、有目标地开展学习,在学习中引燃“对抗”烽火。

  为“学习”塑“型”,实现了从个体学习向集体学习的转变。在某航空兵师,从大队学习室到飞行员宿舍,从讲评室到空勤休息室,从楼梯、走廊到作战研练中心,不仅有摆满书架的信息化书籍和信息化模拟机,还有便利的“双学”信息系统网络学习平台。在师局域网“双学”论坛里,记者看到了300多条学习研究心得。

  坚持学用结合,加快新质战斗力生成

  要想让战鹰振翅高飞,打赢未来空战,必须比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

  在航空兵某团飞行三大队学习室,飞行员王远栋结合干扰吊舱相关训练内容,为记者详细演示了制订学习研究计划、依托信息系统资源库寻求智力支撑、形成理论成果后在模拟机上进行对抗验证、通过“双学”信息系统实施智能研判评估、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网上交流、总结吸收再充实到信息资源库中的“七步学习法”,形成了从学习研究、飞行验证、再到学习提高的良性循环。

  像王远栋这样学习得法、学有所获的飞行员还有很多。近日,在“双学”成果观摩会上,来自军区空军的近百名代表惊喜地发现,仅某航空兵师一个单位的官兵,就撰写出《突防中的电子对抗作战研究》等30余篇高质量理论研究文章,探索出10余套系列战法。

  “双学”犹如一台开足马力的引擎,加快了部队新质战斗力生成,飞行员信息素养和打仗意识、各部队信息化空战能力都得到明显提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