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赛宗宝 褚振江 特约记者 许 森
举旗立潮头,妙笔绘新卷。
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情唱响神州大地的时候,习近平主席指出,强国梦也是强军梦,并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被誉为“全国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一面旗帜”的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是如何倾心追逐和激情唱响强国梦和强军梦的?阳春三月,记者带着这一问题走近这群“理论高地守望者”,面对面感受他们用忠诚托举使命的赤子情怀。
挺直脊梁作灯塔 趴下身子当桥梁
争当学习研究创新理论排头兵
这是一个全军学习研究党的创新理论的学术高地。
今年初,研究员黄宏、章传家的研究成果被列入中宣部《学习理论文库·理论家自选集》第11批出版计划。至此,全军被中宣部纳入出版个人自选集的7人中,有6人是该研究中心成员。研究中心成立19年来,先后获国家和军队级研究成果奖160余项,4人次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授课,8人次为中央军委集体学习授课。
穿越19年时光隧道,品读他们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取得的累累硕果,记者发现,每当党和军队作出重大决策或者面临重大挑战时,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发出政治强音,为改革发展、富国强军鼓与呼。从讴歌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到提炼和宣传阐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从批驳“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作为全军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领跑者,他们一次次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留下了不懈奋斗的足迹。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到一个月,他们就出版了全国第一套《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丛书》,编纂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等6本书籍。习主席提出中国梦和强军梦后,学校第一时间依托研究中心,举全校之力,分别召开“强军目标与中国梦”和“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理论座谈会。
挺直脊梁作灯塔,趴下身子当桥梁。据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介绍,10多年来,通过集聚包括全军各大单位理论研究室主任、军队院校政治理论教研室专家以及部队知名中青年理论骨干在内的联络员队伍,研究中心成为培养全军理论骨干和拔尖人才的重要基地。作为研究中心的联络员,“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楷模”方永刚、“模范理论工作者”严高鸿等一批军队理论战线上的英模,直接受益于研究中心的帮带培育。近年来,研究中心还先后邀请10余名军内外学术造诣精深、专业底蕴厚实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特约研究员,形成了“大中心、大协作、大发展”的宏阔格局。
让思想充满阳光 让笔尖沾上露珠
优良学风清新文风彰显大众情怀
这是一群矢志坚守理论高地、坚决捍卫科学真理的忠诚卫士。
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社会上“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形形色色错误思潮甚嚣尘上,研究中心在《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率先发表了《认清西方“民主人权输出”的实质》《新自由主义与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头理论文章,发出了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时代旋律的政治强音,坚决回击曲解改革开放的各种错误思潮,及时廓清了笼罩在人民群众心头的各种疑云,受到中央领导充分肯定。
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党的创新理论工作者只有善于把握时代大势,凝练时代精神,解答时代课题,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厚望。多年来,研究中心始终瞄准前沿,坚持用创新思维诠释党的创新理论,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今年1月,研究中心组织撰写的两篇重头理论文章《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永远保持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在《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刊登后,受到中宣部领导批示表扬,央视新闻联播当晚便作了摘播,全国各大网站争相转载。
真理只有被群众了解和掌握,才能焕发出巨大力量。如何让真理之光照亮大众心田?研究中心明确提出“让思想充满阳光,让笔尖沾上露珠”,坚持以心系大众、深入大众、服务大众、沟通大众的真挚情怀,既准确传达党和国家的声音,又真诚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让党的理论宣传连民心、解民意。
在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实践中,他们率先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为理论界吹来务实新风。2月份以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求是》等权威媒体陆续刊发了研究中心组织撰写的《让理想之光照亮心间》《道路自信从哪里来》《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奋力实现中国梦》等重头理论文章。这些“充满阳光、沾着露珠”的著作,一改过去理论文章枯燥呆板的面孔,文风清新,情理交融,返博为约,深受理论界和社会大众的推崇。
理论大课送基层 党的声音传四方
让每个人的梦想都充满希望
这是一群致力于让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普及大众的时代先锋。
“强国梦包含强军梦,强国梦牵引强军梦,强军梦支撑强国梦,以强军梦圆助推强国梦圆,是革命军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连日来,研究员颜晓峰一路风尘奔赴基层部队,为官兵连续讲授了“强国梦、强军梦、幸福梦”“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等多场辅导报告。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国梦”激荡着13亿人的新期盼。如何让梦想照亮现实?他们坚持开展“理论大课送基层,党的声音传四方”主题宣讲活动,发动大家深入边防哨所、党政机关、企业社区、大中院校等实地调研,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宣讲辅导,让每个人的梦想都充满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研究中心除选派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中央和军队宣讲团外,还先后为军地单位作理论宣讲70余场次,直接受众达上百万人次。
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任天佑告诉记者,为了有效提升创新理论的传播影响力,研究中心专门开设军营网站,开辟“理论视听中心”“微博天地”等专栏,定期与部队官兵进行互动交流。同时,依托央视《焦点访谈》《讲武堂》等主流媒体栏目,人民网、中国军网、全军政工网等新媒体的访谈节目,积极参与嘉宾访谈,开展学术讲座等活动。登录中心论坛网站,犹如走进一个思想理论智库,极具特色的专栏专题、清晰的语音视频、生动的宣讲文稿,吸引了大量“粉丝”参与其中,“中心人”被广大网民亲切地誉为“不见面的贴心导师”。
短评
坚守理论高地的时代先锋
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顶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创新。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全军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团结群众、凝聚力量,推动改革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强大思想武器。当今社会,人们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凝聚信心、积聚力量,广大干部群众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理论的引领激励。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播火者,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坚决贯彻习主席关于军队要努力走在前列的指示要求,秉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诚信仰和对民族复兴的深切关注,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创造性地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矢志不移推动创新理论大众化,无愧为坚守理论高地的时代先锋。
他们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关键要真信真学真用。只有始终不渝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才能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永不偏航。只有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并举,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本报记者 赛宗宝 褚振江 特约记者 许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