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看《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魏将邓艾为争得入蜀先功,弃大道取阴平,“由不虞之道”用毛毡裹身,率先荡下陡崖,占领蜀军重镇江油城,直逼成都。此役奇在出其不意,胜在古人对沼泽、山地、泥泞地带等“禁地”的畏惧。谁想,大自然的鬼斧竟也成了困扰我们的难题。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我随连队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在红白镇参加了“欢乐谷大营救”,一行15人的突击队行进在泥泞的山路间,步履维艰,有心无力,对机械化装备的渴望宛如阵痛,刻在心间。而今,听闻“山猫”全地形车列装连队,心中的惊喜与兴奋,似小时候过年般溢于言表。
印象之初:大兵也爱“甲壳虫”
小、奇、简,初识“山猫”,眼前一亮,车如其名,酷似装甲车辆,也似变形金刚,更似印象中的经典“甲壳虫”,乖巧中透着一股霸气。
小巧玲珑。或许是顾及通过狭长地带的缘故,又或者兼顾直升机装载的考虑,“山猫”固执得把体积压缩到底,个头比大街上的奇瑞QQ还略小一轮,车宽不及我的臂展。车身比例适当,加上挡风玻璃和武器平台,车高也只是与我这中等个头平齐,紧凑的设计看起来十分结实。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起伞兵突击车来,什么都不缺。
殊形诡状。细看,“山猫”有着异于常规的构造,密封式的船式包围设计突出运动感的一面,整车好似八个车轮拖起一个船体。平面和斜面为主的造型设计,彰显着一股刚毅、坚强。菱形体的油箱塑造出硬朗的车头,与厚实的尾部设计有着很好的相互呼应,加上两翼突出的圆形车灯,看上去格外干练。坐进车里,最为惊喜的是它的内部空间,比在外面看起来要大很多,坐在前后排都有类似的感觉。
简约不简单。通过车顶、中腰以及后侧的几条加强梁勾勒出一个略显突击车的轮廓。车厢细节上相当成熟,合理利用了每一点空间,6个乘员、高射机枪、迫击炮、携行弹药等配备一个班的战斗携行物资居然可以轻松搞定,而不显拥挤,因为每种型号的武器都有自己存放的特殊位置,比如,弹药可置于后车厢底板下的储备仓里。内饰方面,最抢眼的莫过于它中置的电子仪表盘和方向盘左侧的两排开拔按键,功能齐全,一目了然。而且,右侧的12V、24V电源接口还可以给电台、北斗或车载外挂件提供电源,保障了运动通信功能。
试驾之乐:Q动你的心
有一种车,当你看到它时就充满了驾驭的冲动,在你踩下油门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毫无疑问,“山猫”全地形车算在其中。
当自己首次亲身坐在驾驶座上时,那种“主人”的感觉很妙,当然也有稍许不自然的紧张!可能,车与人、人与车都需要一个彼此心灵适应的过程。
迫不及待地点火,踩离合,挂1档,右脚轻点油门,发动机表现很活跃,起步非常顺畅,加大右脚力度,身体惯性后仰,有着很明显的提速感觉。路遇40度的小斜坡,我决定一试。紧握方向盘,加大油门,直盯车头,全力加速下,“山猫”陡然翘起,又迅速回落,稳稳当当,像是完成了一次“过山车”的动作,丝毫没有失控的感觉。
通过细沙路面,担心打滑深陷其中,我将油门一踩到底,明显感觉后轮带动车尾有些摆动,恐慌之余,车辆瞬间窜出,车速表上显示时速轻松突破40公里每小时,加速性能和反应速度令人咋舌。
正巧障碍场上施工的狼藉尚未清理,尽是沟壑和起伏的地面,我也来玩一把“极限越野”:穿行在颠簸的路面上,“山猫”丝毫不显胆怯,如履平地,表现得非常稳健,看来,超低压轮胎带来的减震效果对于路面上的冲击也很从容,即便是腾空跃起也没有表现出哪怕一点的不自信。
一时兴起,我索性玩起急转弯。八驱模式下,方向盘稍微偏向,车体转动得非常迅速,好奇之下,猛打方向盘,却发现只有15度的活动夹角。几番折腾,高速下急转弯也不会出现摆尾,看得出,轮胎在特殊路面上的抓地性很强,这也使“飞檐走壁”成为了随心所欲的事情。
最惊讶的当属“山猫”的原地转向功能,挂上空档,将方向盘一打到底,不需要额外的地理空间,全地形车居然玩起了180度大回旋,也进一步证明了“山猫”的野外生存能力。
不过,性能强劲的同时,舒适性方面也有所牺牲,在起伏的路面上行驶时,身体会随着车身的前后俯仰而承受较大的压力,需要调整身体重心来保持平衡。
乐呵之余,一个不经心的小插曲也惊了我一身冷汗,倒车入库,我熟练地挂上倒档,习惯性地将方向盘左打,自然地瞄着左侧后视镜,却发现视界越来越远。不对!车尾明显在右摆,难道是机械失灵?我赶紧踩死刹车,接连试了好几次,才明白,原来“山猫”的倒车操作与普通车刚好相反,也算是个“异类”。
从入座时的紧张、测试初的胆怯,到逐渐能够自如控制车身的时候,我整个人变得兴奋了,是驾驶其他车所没有的那种享受,更是一种梦想早日驰骋“战场”的激动。
“战场”之行:逾无路 越向前
寒冬时节,江城大地,再起硝烟。一场复杂地形下的“红蓝”攻防演练拉开战幕。
高密度火力覆盖后,“蓝军”一个排的残余兵力利用丘陵地形,构筑坚固的地堡、暗堡等防御工事固守待援。我所在“红军”一个连的突击队以空降形式深入敌后,意图从“蓝军”防守薄弱的后方发起攻击,夺占纵深防御阵地。
下午14时15分,十余辆全地形车和100余空降兵准时“空降”预定地域,收拢人员、搜集空投物资、建立通信联络、组成战斗编组……着陆后,我带领突击一队三辆“山猫”以娴熟的战斗动作完成集结。
人员装备方才清点完毕,耳麦中便传来连指“向冲击出发阵地机动”的指令。驾驶员向辉目视前方,娴熟地踩离合、挂档、加油,低沉的轰鸣声中,坐在一旁的我下意识拉紧了身旁的扶手,毕竟这是“山猫”的战场首秀。
一路翻起尘浪,“山猫”在崎岖的山地间疾驰。距离“敌”阵地越来越近,“雷区!”突然,上士李闯警觉地指向前方略显杂乱的一片草地。
“发射火箭爆破器!”不容多想,我紧急下令。工兵杨建平迅速翻身下车,就地架设爆破器,短短20余秒,一道金黄的火舌喷出,伴着巨大的爆炸声响,通路成功开辟。岂料,爆炸声引来了“蓝军”的注意,1辆履带装甲车和1架武装直升机火速赶来增援。
方位暴露,危机重重,只能应战。“1组火力摧毁敌装甲目标,2组、3组迅速抢占有利地形火力射击敌增援直升机!”形势严峻,我果断处置。班长王良生迅速调整反坦克火箭,定位,瞄准,击发,一枚火箭弹以迅雷之势扑向“蓝军”装甲目标。说时迟那时快,转眼间,“蓝军”装甲化作一片火海。那边厢,架设高射机枪的2辆“山猫”,依托有利地形,对“蓝军”武装直升机进行环形集火射击,强烈的火力压制下,直升机向西逃窜而去。
谁料,空中警报尚未解除,地面烽烟再度燃起。“3号高地山腰处发现‘敌’暗堡、地堡3座,成后三角配置,构成交叉火力,阻我进攻……”前方侦察组传递回来的一道情报让气氛再度紧张。
决胜时刻,不容迟疑。“1组从右前方水塘逼近,火力摧毁暗堡,2组、3组移动火力掩护!”在看出“蓝军”东南角水塘处的射击盲区后,我意识到“山猫”的水陆两栖功能可以担此突袭重任。
听令出动,1组乘着“山猫”利用树林遮障,悄然涉水,秘密向防御地带渗透,望远镜下,已成功登岸,副班长张强正扑在水塘边一处小高地上,倚着40火箭筒斜身瞄准,默默叫好之际,一束火光飞出,前方隐蔽处的暗堡瞬间化为废墟。“拦路虎”既除,后续兵力势如破竹……
演练结束,返回途中,思绪飘向20年前的中东战场。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军FAV快速突击车勇穿荒漠率先突入科威特国际机场而声名大振。古语云:“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旧基。”作为首批应急机动部队,“全方位机动作战”已成为高技术条件下空降作战的表现形式,而誉有快速机动和火力突击能力的全地形车必将成为攻敌制胜的一把锐利尖刀。
夕阳西下,瞭望远方,一辆辆威武的“山猫”跨沟壑、越丘陵,卷起风尘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