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透露新太行发动机进展良好 将提升运20载重

2013年04月07日 10:42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提升运-20载重 变革高端装备制造

  新“太行”打造中国动力

  “运-20上使用的发动机最终将会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发动机,目前其研制进展很好!”中国航空发动机专家、工程院院士陈懋章接受本报专访时说出的这句话透着扬眉吐气的喜悦与自信。

  的确,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经过长期科研攻关,终于有望研制出新一代“太行”发动机,“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正在筹谋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自主研制 性能一流

  对“太行”发动机,军事专家王亚男评价说,它绝对可看做一颗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种子,一旦发芽,将开出千种花。

  在陈懋章看来,这一评价并不为过,他说,这“太行”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成功研发不仅标志着我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从涡喷发动机向涡扇发动机转变,而且使我国航空发动机实现由中等推力向大推力演进。有了“太行”之后,我国相关领域所需的发动机就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制,也就是开出千种绚丽的花朵。

  事实正是如此,“太行”是我国军用机的动力,但播下的种子有望在一些领域生根开花。改进后的“太行”能用作其他海空主战装备的动力,其未来的大涵道比的加力改进型可以用于轰炸机,而大涵道比的无加力型可以用于诸如运-20等大型运输机。由太行发动机衍生的船用燃气轮机则可以作为驱逐舰等大型水面舰只的主动力。

  正如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张恩和所说的那样,“太行”为我国走航空发动机自主发展道路以及实现我国第三代战斗机动力装置,提供了保障,加速了我军航空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

  “太行”发动机推重比达到8,即产生的推力是自身重量的8倍,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虽然与美国F-119发动机推重比所能达到的10相比,“太行”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然而正像陈懋章所说:“发动机的研制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其从设计定型到成熟都需要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太行’正在稳步前进。”

  白手起家 成果卓然

  自1956年第一台涡喷-5发动机在沈阳航空发动机厂仿制成功以后,中国航空发动机工业一直以仿制和改进为主,虽然也曾自行研制过几种发动机,但都因种种原因半途而废。一直到2002年“昆仑”(涡喷-14)发动机设计定型,标志着中国第一台自行研制航空发动机诞生,中国一跃成为继美、俄、英、法后第五大航空发动机生产国。

  而2006年设计定型的“太行”发动机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动机。在军民两用方面都有很大作用、通过输出功率带动旋翼旋转的涡轴发动机,我国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据人民网报道,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南方董事长彭建武表示,去年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武直-10“霹雳火”攻击直升机的动力装置就采用了由我国自行研制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涡轴发动机。

  陈懋章说:“我国在军用和民用发动机方面都在发力追赶,‘太行’无疑大大缩短了追赶的时间。与运-20将装配上国产动力一样,我国C919等大型客机也将拥有一个‘中国心’。”

  夯实基础 创新机制

  对中国航空发动机未来发展,陈懋章强调,要重视转变发展模式,重视基础研究,切实落实“精”、“深”、“细”、“实”。

  他解释说,精是指测量、实验、计算都要精确,才能为设计提供有用的数据。深就是尽可能地从技术层面深入科学本质,发现问题的实质。细就重视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不能搞粗放式的研究、生产。实,就是要重视实效,实事求是,一切通过实验、通过实践来检验。

  “航空发动机技术非常精深,我国航空发动机亟须加强基础问题研究,夯实基础,不断提高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仅解决目前型号上的问题,更解决整个发动机行业的自主持续发展问题。”

  同时,美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成功经验也提示着我们产学研用相结合、协同创新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重视发动机发展模式的改变,即从单纯重视型号研制,到需求牵引,知识、技术推动并重的转变。‘2011计划’中由北航牵头成立的‘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就是希望在这方面做出改变。”陈懋章最后说。 (杰 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