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专家称亚洲历史首次面临中印日同时强盛局面

2013年02月21日 10:51  环球网  

  香港中评社2月21日文章,原题:中日钓鱼岛之争与印度的选择 中日钓鱼岛之争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到现在为止这场僵局还没有缓解的迹象。钓鱼岛争端牵涉的不仅是中国台海两岸和日本,我们看到,美国、菲律宾等国也卷入很深。实际上,钓鱼岛之争涉及整个东亚,它反映了东亚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相互割裂的现实矛盾。

  早在1991年就提出“东向”政策的印度是亚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印度学者切拉尼认为,现在亚洲面临中、日、印同时强盛的局面,这样一场“三国演义”在以前的亚洲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由于中国和日本、印度都存在矛盾,因此印度国内有一部分人主张,印日两国应该联合起来遏制中国,至少印度应趁钓鱼岛之争向中国施压获取好处。日本右翼对这种主张十分欣赏,安倍晋三在2007年担任首相时就向印度推销过“自由与繁荣之弧”,现在又重新提出建立针对中国的美、日、澳、印“民主安全菱形”的主张。

  中国的崛起确实为印日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某种动力,但对印度来说,与中国对抗并不符合其国家利益。中印两国所面临的最大任务都是国内经济和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因此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印度之所以大力推进“东向”政策,其最初目的就是希望能摆脱南亚乱局,借东亚经济迅速发展之机提升本国经济发展水平。为了实现这一共同目标,中印之间可以合作,并正在许多领域开展有效合作。

  再者,安倍领导下的日本很可能会与美国结成更加紧密的联盟,这对印度来说可能有害无益。首先,日美同盟加强,日本对印度的战略需求将减弱,安倍政权将不会兑现对日印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承诺。印度政府心里清楚,安倍在2006年所做的为印度建造工业走廊的承诺根本就没有兑现。

  其次,如果日美同盟加强,而印度也参与其中,建立起针对中国的所谓“民主安全菱形”,那么印度就是自贬身价。因为印度是有全球大国抱负的国家,不可能充当美国和日本的小伙伴。并且,印度的价值就在于它既具有制衡中国的潜力,而又坚持“战略自主”,因此能够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左右逢源,平衡各方,获取各种利益。一旦它成为美国的小伙伴,其价值也就消失了。

  有学者指出,亚洲目前这种充满竞争的局势,有点像20世纪初的欧洲。如果亚洲人希望避免欧洲国家的遭遇,就必须促进合作,并避免造成地区安全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印度没有借钓鱼岛争端趁火打劫,或者甚至与日本组建反华联盟,将有利于亚洲的崛起。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