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批评电磁对抗演习中存在作假蒙混过关

2013年02月21日 10:26  解放军报 
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保障训练实兵演示。(中国军事图片中心 郭维虎 摄) 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保障训练实兵演示。(中国军事图片中心 郭维虎 摄)

  《人民前线》2月5日

  电磁干扰与反干扰、网络攻击与反攻击、信息侦察与反侦察,无形空间的“绞杀”激战正酣……新年伊始,南京军区某电子对抗旅牢固确立战斗力标准,用打仗的“尺子”检验提高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练兵场上新风扑面。

  卡住“想当然”,不打“糊涂仗”

  去年年底,该旅组织信号截获考核。九连士官站长张振权刚发现一个信号,左手便习惯性地拨动旋钮。“滴滴答”几下,刺耳的电流声瞬间消失。连长范向前没想到,虽然整套动作干净利索,还是挨了旅长一顿批。

  当时,范向前这样解说内容:“当号手发现信号声音较粗时,可先将旋钮往左拨动半圈……”一直站在场边观察的旅长陈骏随即问道:“往左拨动半圈有什么依据吗?”范向前小声回答:“这是过去一直用的习惯动作。”

  陈旅长听后眉头一皱,现场命令参谋翻开装备操作说明书,计算旋钮转动的最佳位置。很快,答案水落石出:旋钮转动到什么位置因信号复杂情况而异。当信号较多时,旋钮如果向后拨动半圈,会出现一段干扰盲区,许多重要信号就会成为“漏网之鱼”。因此,应匀速拨动旋钮直到确定信号为止。

  “实战这把‘尺’要有刻度,不能凭习惯、想当然,平时多算‘精细账’,战时才能不打‘糊涂仗’!”陈旅长告诉记者,考核结束,他们就组织人员深入训练一线调研论证,对全旅50多个专业、300多个岗位的训练任务、评定标准、保障条件等逐一细化,对各级各类人员的战备训练职责进行明确,制定下发《电磁训练量化和奖惩细则》等指导性文件,从电磁训练、实兵对抗、指导教学等多个方面建章立制,进一步统一规范。

  卡住“假把式”,不打“忽悠仗”

  1月15日上午,五连中士张立存登上装备车进行信号干扰训练。刚打开电子荧屏,一个写满不同训练要求的小窗口就跳了出来。连长万进一声令下,张立存控制光标,按照小窗口中随机跳出的“战况”进行操作。虽然左右开弓,但还是有很多信号“溜走”了……几个回合下来,张立存满头大汗。

  “训练是不流血的战争,任何形式的‘忽悠’、作假,都会在战场上付出血的代价。”万连长坦言,过去他们组织训练时虽然贴上了“复杂电磁环境”等标签,但基本都是练动作、走程序。例如最常见的信号干扰训练,所谓的“复杂信号源”往往只是三台不同波段的电台,操作手一眼就能分辨信号真伪。时间一长,蒙混过关的大有人在。为此,连队干部和班长骨干研制出一台能设置多种信号形态和电磁环境的训练模拟器,要求参训人员在规定时间里完成,逼着官兵贴近实战练本领。

  有了五连的成功经验,这个旅趁热打铁,想方设法根治训练中的“忽悠”现象。他们对照大纲,重新梳理年度训练计划,剔除其中10多项“空对空”、华而不实的训练内容;成立“打假队”,坚决“砍掉”练兵“假把式”,并由营连主官负责监督整改和跟踪问效;在政工网上广泛征集信息化训练的“金点子”,官兵提出的改良方法一经审核立即“上马”。据统计,开训不到半个月,全旅信号干扰和截获成功率便提高了20%。

  卡住“实力差”,不打“轻松仗”

  日前,该旅一场营规模的对抗训练展开在即,五营营长幸建军连夜向旅里提出申请,要求加强一个干扰营。他知道,这一仗不好打,对手是作战经验丰富的通信干扰站。

  果不其然,“仗”开打不久,便进入白热化。那边对手灵活施展随动干扰、顺序干扰、多机干扰,猛烈的电磁“火力”如影随形;这边幸营长见招拆招,快速应用跳频、换网、改用短波摆脱干扰。不到1小时,双方你来我往使用了多种战术方法,各操作平台处于“饱和状态”。

  “报告营长,敌无人机距离太远,我营装备无法有效干扰。”一番情报分析后,幸建军果断启用加强力量,调整对抗任务划分,很快稳定局势。

  “战场上谁也不是‘沙包袋’,任你踢、由你打,只有常与高手过招,才能练出真水平、抗出真实力。”演练结束,幸营长告诉记者,过去组织对抗,旅里较少考虑能力匹配,常常是“不在一个级别的对手打一场无悬念的‘轻松仗’”,胜者收获少、负者不服气。

  针对这一问题,该旅着手树“强敌”,将通信干扰站打造成形神兼备的专业“蓝军”分队,并在人员、装备上按照最强最好的标准来配置。同时,他们组织相关部门建立一套信息力量数据库,将兵火力等参数统统量化记录,每次演练前都按量化信息对双方力量合理配比,确保交战方旗鼓相当。1月份以来,他们先后组织4次对抗,场场火星四射,各项战斗技能都得到较大提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