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可李贤玉还没准备好,机遇就来了。
1991年,第二炮兵信息化建设迈出第一步——筹建第一套指挥自动化系统。此时的李贤玉,刚从通信连当兵锻炼归来。
她的“兵之初”有点不堪回首:整整一年,她天天重复同样的动作——插转电话。都说第二炮兵是高科技部队,可眼前的一切哪有一点高科技的影子?
“我想转业!”李贤玉找到单位领导。时任某研究室主任慈林林递给她一份科研立项报告:“走啥?看,你的机遇来了。”
一晃20多年,当初苦无出路的李贤玉,如今已成长为一名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信息化技术专家。回想往事,她实话实说:“我抓住了成长的机遇!”
最幸运的事,莫过于和机遇迎头相撞
说起李贤玉,总离不开一大串荣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第二炮兵导弹专家、中国科协“求是”奖获得者,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谁能想到,这位享誉全军的女专家,当初的入伍选择却出人意料。
1990年,李贤玉从北京大学电子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当时,摆在她面前的选择太多了:亲戚定居韩国,叫她到国外做生意;同学分配在中关村,邀她共同创业;丈夫下海,劝她一起挣大钱……
可李贤玉哪儿都没去。因为一句话,她选择了当兵——
“第二炮兵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毕业前,李贤玉和导师参加军队某科研项目时,一位第二炮兵的专家向她发出邀请。
李贤玉真来了。25岁的她,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之路。从此,她的前途命运,与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信息化建设紧紧连在了一起。
入伍第二年,第二炮兵第一套指挥自动化系统研制启动,李贤玉大展身手,一举成名。
此后,李贤玉被点名参与的重大科研项目一个接一个,她的人生轨迹直线上扬——32岁,晋升高级工程师;33岁,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35岁,从普通科技干部直接提升为室主任;37岁,入选第二炮兵导弹专家;39岁,担任所总工程师;40岁,被聘为全军装备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总师组专家……
“我们常说,机遇可遇难求。最幸运的事,莫过于和机遇迎头相撞。”如今功成名就的李贤玉,回忆当初选择,满口都是“幸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略机遇期”
女人到了48岁,已难言轻松。可李贤玉工作起来,仍像一枚旋转的陀螺,一刻也停不下来。
“国家有战略机遇期,我们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战略机遇期’。”当初差点与机遇擦肩而过的李贤玉,此后一直都能牢牢地抓住机遇。
那年,第二炮兵常规导弹旅机动指挥系统研制工程启动。当时,针对这套系统,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设计方案。
“甲方案”:在原有基础上更新升级,快而能用,最大的好处是稳当。
“乙方案”:采取新的技术体制,另起炉灶,时间紧迫,风险很大。
此前下部队调研,李贤玉发现,武器装备控制接口五花八门、数据格式各不相同、指挥系统“烟囱”林立,根本无法互联互通。她断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管用,必须进行“大手术”。
论证会上,李贤玉力排众议,力荐“乙方案”。最终,“乙方案”获通过,上级机关指定李贤玉牵头研制。
3年磨一“剑”,新系统列装,第二炮兵完成了从“山沟里部队”到“车轮上部队”的全面转型。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战略导弹部队信息化建设驶上了快车道,重大科研项目接连上马,李贤玉一个也没落下,而且作用越来越突出——
启动某指控软件创新计划,她是技术组组长,执笔设计“效果图”、规划“路线图”;
研制一体化指挥系统,她是项目副总师,牵头科研攻关,组织全军联调联试……
事非经过不知难,可李贤玉总是乐呵呵地勇挑重担。她自有一套理论:“抓住了机遇,干啥都不难。”
既要抬头看天,更要低头赶路
信息化怎么搞、怎么建?回答这个问题,好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李贤玉坚信一条:信息化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
那年,某导弹旅信息化试点建设启动,刚进入论证阶段,就陷入困局——参研人员对信息化导弹旅怎么建各执一词,争论一个多月仍僵持不下。
“既要抬头看天,更要低头赶路。”担任技术组组长的李贤玉,提出搁置争议,先干起来。
跑机关问计、向专家请教、到训练场调研……李贤玉一干就是3年。当她起草的方案摆在评审专家面前时,专家们清晰地看到了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支信息化导弹旅的“真模样”。
“拒绝空谈,马上行动”,这8个字是她23年从事军事科研工作的“金钥匙”。
这23年,恰与我军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同步。这23年,李贤玉始终站立潮头,一直在路上——
1998年,李贤玉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初上两会,她递交了一份关于信息安全方面的建议:“信息边疆”已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边疆”,信息安全不可避免地成为赢得未来战争的重要保障……
报告不长,却密切关注世界新军事变革新动向,很多与会代表连说“没想到”。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如今李贤玉正一步步把她的思考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