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美日无法承受战争代价开战可能性很小

2012年12月21日 09:21  环球时报 

   美国纽约公共电台新闻网12月19日文章,原题:中美战争?

  上次我表达了乐观看法,认为北京与华盛顿(东京的铁杆保护者)真刀真枪开战的可能性很小。此后,地区事态发展,中国的附庸国朝鲜不顾首尔和华盛顿抗议,再度进行导弹试验。接着,中国飞机进入有争议岛屿的空域,迫使东京起飞战机拦截。

  表面看,这些挑衅似乎令地区进一步走向战争。目前北京与华盛顿的关系还算平静,但按照条约,若韩日受到军事威胁,美国有义务提供保护。如果有人怀疑美国的承诺,看看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在中国进入有争议岛屿空域当天重申日美安保条约的讲话。

  更糟的是,在这个具有高度利害关系的博弈中,所有参与者中美日朝韩最近都更换了领导人。政治过渡在最好的情况下都可能是紧张和脆弱时期。新领导人对挑衅或许做出不可预期的反应,特别是当他们想要证明什么或是批评前任软弱的民族主义者。

  但我仍坚信地区不会陷入冲突,原因如下:

  一、细看历史,无论是中文的还是英文的,都表明新领导人在上任头一年左右,会竭力避免对外交的大改变(朝鲜的金正恩是例外)。看着吧,今后12个月,习近平、安倍甚至再度当选的奥巴马,都会把重心放在国内而非国外,达成国内协议并巩固权力基础。他们最不愿的是卷入一场海外冒险。

  二、战争不利于做生意。无论中国、日本还是美国都承受不起战争的代价。这三个经济超级大国间的双边商贸关系紧密,三国会避免做出破坏商贸关系的事。已有迹象表明中日争执伤及两国利益。不久前中国人抵制日货可能给日本造成损失,但这些产品反弹很快,因为大多数低成本的日货是在华生产的。

  当然,外交上没有百分之百肯定的事。过去也发生过关系密切的贸易伙伴发生战争(如一战)。此外,中日都受到民族主义上升的困扰,民族主义可对政府形成压力。而且,每当有国家作出挑衅性的事,就增加了误判风险———历史上的大战往往开始于小错误。但我敢肯定,冷静会占据上风。今后数月可能会听到很多狠话,但它们不太会落实到行动中。(作者乔纳森·泰珀曼,乔恒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