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媒体认为歼31内置弹仓容量小隐身性能有限

2012年11月04日 11:16  环球网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11月2日刊文称,不久前,西方观察家们刚对中国歼-20隐形战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现在,他们则需要进行更多的分析了;因为几天前,中国的第二架隐形战机歼-31成功进行了首飞。

  与歼-20相比,歼-31体积较小,重量也更轻。两者的搭配正如美国的F-22“猛禽”和F-35联合攻击机。一些人因此担心,中国的隐形战机研制可能从窃取国外技术中获益。也有一些人认为,世界上的新一代隐形战机具有相似的外形设计;因此这很难说明什么问题。防务专家们认为,较轻的质量和双轮前起落架意味着,它未来可能作为舰载机使用。如果这样的话,歼-31战机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无用武之地。目前,中国尚未制定在航母上装备舰载机的计划;更不要说以全战斗形态部署。而且,如果不能配备足够的支援舰艇力量,航母也难以执行任务。因此,中国只有在成功组建航母战斗群之后,才可能考虑使用舰载机进行军事行动。而使用舰载机执行任务,也面临着大量不确定性和潜在障碍。

  文章称,由于歼-31才刚完成首飞,难以对它的性能进行充分的了解。计算机模拟的情况显示,它能够携带12枚导弹,但内置弹仓仅能放置四枚中程武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在外部挂载武器,其隐形效果势必大打折扣。此外,专家们对机载电子设备和外层隐身涂料的性能也持怀疑态度。因为多数观察家认为,中国的隐形材料研制能力极其有限。

  文章还指出,中国隐形战机最大的瓶颈是发动机问题,研制出配套的发动机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在此之前,中国不得不从俄罗斯进口发动机。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安德鲁-埃里克森(Andrew Erickson)和吉伯-柯林斯(Gabe Collins)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称,歼-31的双发设计体现了两种可能:一方面,它需要更大的推力去维持远程或巡航作战,我们可以从中推测它的任务定位;另一方面,中国对俄制发动机性能不信任,担心单发不足以保证战机的正常使用。

  最后作者认为,歼-31战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中国已经在技术方面赶上西方的发展。更何况,它只是一架原型机,实现定型、量产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但需要警惕的是,中国军事技术的进步。在经历了多年依靠数量取胜的战略以后,北京正努力在技术方面迎头赶上。(斯年)

(编辑:SN031)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