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创拳击战术对抗日美
《法制文萃报》 专稿 作者:徐寅
近期,美海军战争学院副教授詹姆斯·霍姆斯和东京坦普尔大学防务专家罗伯特·杜加里克在日本《外交家》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就中国如何与日美较量进行讨论。
日本对华三大选择
10月25日,杜加里克发表《日本在东海的三大选择》一文。文章称,当前,东京面对北京拥有三种选择:
一、无所作为。杜加里克认为,日方做出反应可能会产生相反效果,而在今后几个月甚至几年内静观事态发展则可以避免风险。此外,要想在对华政策上采取主动,需要稳定且高质量的领导,而东京政府恰恰不具备这一点。
二、寻求对华妥协。日本可以试着接受中方的一些要求,包括考虑各种形式的联合开发、调整捕鱼区等。然而,考虑到日本的国内政治,在缺乏一名魅力型首相的情况下,要想实施妥协政策将会是一件很棘手的事。
三、保持攻势。文章称,2010和2012年,北京“两度越过标准线”,与日本“大打经济战”。2010年,中国暂停对日稀土出口并延迟日货通关;2012年,中国出现打砸抢烧日货、政府支持取消赴日旅游、延误对日通关手续办理等行为。因此,日本有人呼吁“给中国一点颜色看看”。
杜加里克认为,日本要想对华采取战略攻势,应当在外交和经济方面双管齐下。外交方面,如果日本能够承认韩国对独岛(日本称竹岛)和俄罗斯对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享有完全主权,并改善与两国的关系,届时中国将会被认为是“唯一的麻烦制造者”。经济方面,日本可以采取几大手段。首先,日本海关可以延迟中国货物通关,优先关注从别国进口的货物。其次,加大对赴日中国航班和旅行社的税务审计、检查力度并提高其他相关门槛。此外,日本往往是中国出口商获得高科技组件的唯一渠道,东京可以放缓此类出口。
解放军“倚绳战术”战胜美军
杜加里克之所以要为日本出谋划策,缘起于霍姆斯9月24日在《外交家》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对中美开战进行假想,称解放军将效仿拳王阿里,以弱胜强。
文章称,通常情况下,对于中国反介入战略的讨论都只关注解放军的武器技术,而忽视了中国军队将怎样运用这些装备。人们常说,战争有一个墨菲定律,那就是战士们使用的武器其实是出价最低的投标商制造出来的。这本是个厌世的笑话,却道出了有关硬件在战争中作用的严肃真理。美海军著名舰队战术专家、退役上校韦恩·休斯曾指出,战略是战术和装备的结合。如果战场上的部队不能够打赢战术对抗,哪怕战略战役层面的计划再漂亮也无济于事。
霍姆斯认为,在武器的运用方面,中国军队将会做出几大“不”。
首先,不会进行死板的外围防御。克劳塞维茨认为,战略的第一要义是在合适的时间在地图上决定性的地点集中优势兵力。文章认为,中美一旦开战,解放军将通过岸基远程火力来迟滞对手的跨太平洋进攻,从而降低海军舰队作战的风险性。
其次,在美军深入“反介入区”之前,解放军不会进行决战。霍姆斯认为,中国军队将会采用拳王阿里的“倚绳战术”来对付美军。在1974年世界拳王大赛上,阿里靠在拳击围绳上任由福尔曼攻击,一直挨到第8回合终于瞅准机会将其一举击倒。
文章称,在太平洋地区,北京的军事思想与“倚绳战术”颇有几分相似。毛泽东曾鼓励红军使用这一战术来对抗强大对手。他曾指出,两名拳击手进行搏击时,聪明的一方通常会在开始做出少许退让,而愚蠢的一方则会疯狂地冲进赛场,很快就用尽所有力气,到最后被击败。
在实际作战中,解放军甚至都不需要让自己的“拳击手”——海军舰队耗费体力或受到伤害,便可以在远程让敌人尝到苦头。从陆基飞机、导弹发射车、潜艇、快速巡逻艇等平台发射的远程火力可以在美军舰队刚刚越过以关岛为核心的第二岛链后便对其发起攻击。解放军不仅可以等待美国太平洋舰队在远程奔袭的途中把战线拉得过长,还可以通过折磨美军舰队来进一步强化“倚绳战术”的效果。在造成舰机损失的同时,持续不断的骚扰也能够削弱人员的战斗意志。最后,解放军海军舰队才会在第一和第二岛链之间伺机作战,并很有可能取得成功。
文章认为,解放军将会通过分层防御迟滞美军进攻。一旦美军舰队进入某款反介入武器的射程之内,解放军将会使用该武器发起攻击。因此,“倚绳战术”的实施可能会按以下顺序实施:攻击机和反舰弹道导弹构成第一波打击力量,沿岸潜艇发射的导弹和鱼雷紧随其后,武装导弹巡逻艇则进行第三轮进攻,岸基巡航导弹部队将构成最后一道防线。美军太平洋舰队离岸越近,遭到的抵抗也将越来越密集。
霍姆斯指出,西太平洋地区类似于陆战中的平原,是战斗的开阔地带。然而,美军也可以通过印度洋和南海靠近中国。一旦到了西太平洋以外的地区,解放军的“倚绳战术”并不能奏效。这是因为政治因素从中作梗。如果中国向印度洋发射导弹,就意味着在另一亚洲强国的后院和自己的能源和原材料补给线上开战。因此,北京可能会暂不使用远程打击火力,而依靠精确度更高的短程武器进行战斗。
在结尾部分,文章得出结论称,解放军要想对美采取“倚绳战术”,在东面开战胜算更大。一旦中美在东南亚爆发冲突,解放军可能更早地将海军舰队置于危险之中。
对日使用“太极拳战术”
10月25日,霍姆斯又发表《中国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吗》一文,就中国的“拳击套路”进行进一步分析。文章称,在对抗美国的过程中,中国扮演的是小巧灵活的阿里,而在与日本的竞争中,则更多的是扮演福尔曼的角色。
霍姆斯指出,日本海上自卫队退役海军中将、哈佛大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香田洋二同样曾将拳击运动与中国的和平时期战略进行类比。他认为,北京正在东海与亚洲邻国大打太极拳。
与各国单独交手使中国成为更强的一方,因为北京“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例如,中国可以在钓鱼岛附近部署执法船只,派海军舰队穿越宫古海峡及其他水道,对资源有限的日本自卫队和执法部门造成过大压力。文章称,北京可以使日本的海上力量过度运行,削弱并分散其力量,同时让日本领导层和选民逐渐失去信心。最终东京可能会主动认输,“承认自己跟不上节奏”。
与日本相反,中国的海军和海上执法部门可以“在不出现装备损坏和人员疲劳的情况下永远保持这一节奏”。这就是和平时期竞争中更强一方的优势。因此,在与日本的对抗中,采用“太极拳”战术比“倚绳战术”更为有效。采用这一战术的拳手是准备靠点数获胜。
霍姆斯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在围观赛事的观众看来,这样不会显得以大欺小。这种情况下,最大的挑战不是对手而是自己。因为拳手必须要满足于依靠点数取胜,而要忍住诱惑不去击倒对手获得更大荣誉。对于一直想要洗刷被日本侵略耻辱的中国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注】:原题《解放军创拳击战术对抗日美》